提供了知识文库的服务,这周分享的是第八部分8.生化检测,今天将提到生化检验的项目--骨代谢相关检测
骨代谢相关检测是什么? 参考《骨质疏松症诊治的进展与骨代谢标记物简介》 第 三 军 医 大 学西南医院内分泌科
骨组织的构成成分:无机物:占骨重70%, 有机物:占骨重30%。 骨的作用: 【基本过程】去除旧骨(破骨) 形成新骨(成骨) 【细胞基础】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表现形式】骨的塑建 骨的重塑 骨代谢相关检测都是什么项目?参考《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骨代谢生化指标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骨代谢生化标志物: 在骨转换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代谢物,叫骨代谢生化标志物或骨转换标志物。
直接标志物 形成标志物: 代表成骨细胞活动及骨形成时的代谢产物 吸收标志物: 代表破骨细胞活动及骨吸收时的代谢产物,特别是骨基质的降解产物。 间接标志物 在骨重建过程中,许多激素和细胞或体液因子影响骨的重建过程,通过促进或抑制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发育及提高或抑制其活性对骨转换起加速和抑制作用。
(一)钙的代谢 钙(calcium, Ca)是人体内含量最丰富的矿物质,约占人体体重的1.5%~2.2%,分布于细胞内外,其中骨骼是细胞内、外钙的最大储备库。 (二)磷的代谢 磷(phosphorus, P)占成人体重的0.8%~1.2%,分布于细胞内外,其中骨骼是细胞内、外磷的最大储备库。 (三)甲状旁腺激素 人的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1p15上。PTH由甲状旁腺主细胞合成和分泌。 (四)维生素D及其代谢产物 ①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 ②促进肾小管钙磷重吸收, ③促进骨钙动员到循环中, ④促进钙盐在骨基质内沉积。 25羟维生素D(25(OH)D)半衰期21天,是维生素D在体内的主要储存形式;1,25二羟维生素D(1,25(OH)2D)是25(OH)D经过1α羟化酶羟化后的产物,是最具活性的维生素D代谢产物,但半衰期只有4~6小时,且血中浓度仅为25(OH)D的千分之一。因此临床上常用25(OH)D来反应人体维生素D的营养状态。 (五)降钙素 合成与分泌:人降钙素(calcitonin,CT)基因定位于11号染色体的短臂上(11p15),与PTH基因毗邻, CT由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合成、分泌 。降钙素的作用:降低血钙和血磷。降钙蛋白能增强CT降低血钙的作用。 骨形成标志物成骨细胞中含有大量Ⅰ型前胶原,成骨时被分泌到细胞外,裂解为Ⅰ型前胶原N端肽(P1NP)、Ⅰ型前胶原C端肽(P1CP)、Ⅰ型胶原。 Ⅰ型胶原被组装在类骨质中,钙磷沉积其中形成羟基磷灰石(即类骨质的矿化);P1NP及P1CP作为代谢产物进入血尿中,及临床上检测的反应骨形成的标志物。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由成骨细胞分泌,肝功能正常人,来源于骨骼及肝脏的ALP各占总ALP的一半,当bALP生高时,总ALP也相应升高,故总ALP也可反映骨形成的状态。 骨钙素(OC)产生较晚,在成骨细胞合成类骨质时释放到细胞外骨基质,同时破骨时OC也会生高,故其事反应骨转化水平的总和指标。骨钙素的大N端片段比OC全片更稳定,敏感性及重复性更佳。 骨吸收标志物在骨组织中,Ⅰ型原胶原两端的非螺旋氨基端肽区——Ⅰ型胶原交联N-末端肽(NTX) 或羟基端肽区——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通过吡啶啉(Pry)或脱氧吡啶啉(D-Pry)将两个相邻的Ⅰ型原胶原分子相连,而羟脯氨酸(HOP)在胶原分子内部通过氢键起到稳定胶原纤维的作用。 当Ⅰ型胶原在赖氨酰氧化酶作用下降解后,即释放出HOP、NTX、CTX、Pry、D-Pry,着五种标志物反应了骨吸收过程中的胶原降解。 常用的CTX有α-CTX及β-CTX,两者均含有Ⅰ型胶原分子间交联物的重要区段和近似交联物的残基,其结构可保护其不受肾脏降解,稳定性较好。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是由破骨细胞产生的非胶原蛋白质,破骨细胞将降解的胶原代谢产物吞入细胞中,并和含有TRAP-5b的细胞囊泡相融合,在囊泡中胶原代谢产物被TRAP-5b产生的氧化应激产物所破坏并和TRAP-5b一起从基底外侧的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因此,外周循环所测的TRAP-5b与骨吸收呈正相关。 骨质疏松症节选《骨质疏松诊疗中心》浙江省人民医院应 奇 峰Pornmer最早于1885年提出来此概念,直到1990、1993年在丹麦、香港举行的第三、四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上,骨质疏松才有世界公认。 定义:原发性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胳疾病。 每年的10月20日“国际骨质疏松日”。 目前全世界大约有2亿骨质疏松患者, 患病率: 美国>65妇女为15.1%(白人妇女为21%)。 我国>60岁妇女为21.7%(70岁以上为26.9%,80岁以上为35.4%), 男性各年龄段患病率仅为同年龄段女性1/2左右。用于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医疗费用已位于各种疾病耗资的第7位。 2011-5北京骨质疏松会议 •目前我国5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6944万人患有骨质疏松症,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占半数以上。 有研究显示 女性一生中发生骨质疏松骨折的危险(40%)高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总和, 男性一生中发生骨质疏松骨折的危险(13%)高于前列腺癌。 骨质疏松症的分类分三类,原发性、继发性、特发性(儿童、哺乳女性)原发性占95%以上, 原发性可分为两型: Ⅰ型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为高转换型,多发生在绝经后妇女; Ⅱ型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为低转换型,一般发生65岁以上的男性老年人(国外把70以上的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症也列为Ⅱ型)。 小编将会在知识文库免疫专栏 陆续为大家数字解析当前热门免疫项目哦,尽情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