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低价产品”来背这口锅吗? “太卷了,快活不下去了” 最近和行业里很多朋友交流,类似的表述一直被大家挂在嘴边。 卷,看上去是一个公认的事实。 但对于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大家的理解则不尽相同。 有精准吐槽是“xx友商不讲武德的低价策略” 也有灵魂质疑“这技术实际没解决任何问题啊” ...... 如是总总,不一一列举。 那么,究竟是谁把肿瘤NGS推进当下这个火坑的? 如昨天所说,知道问题虽然大概率没有能立马改变局面的“速”解,但至少可以避免我们去选择错误的解法。 借着这个话题,我抛砖,期待引玉。 1. 祛魅的技术 2. 内卷or内耗 3. 选择的权力 PS:本文引用资料均来自公开渠道,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留言区探讨。 01 “祛魅期” 技术的演进有很多经典的模型,比如Gartner Hype Cycle(技术成熟度曲线): 萌芽期、膨胀期、谷底期、复苏期、成熟期 但这些模型往往时间跨度太长,作为个人的我们很难完整的感受。 肿瘤NGS行业大部分伙伴的入行时间应该和我类似(2016年前后),事实上我们感受到的是这么三个阶段: 狂热期、退烧期、祛魅期 当前毫无疑问是“祛魅期”。 虽然祛魅期是问题最多的时候,但并不天然和行业乱战挂钩。 02 “内卷 or 内耗” 任何行业都终将进入祛魅期。 差别只在于进入的姿势:一种是内卷,一种是内耗。 我们以“巧克力饼干”做一个通俗的举例:
这个举例很荒缪对不对? 因为正常人肯定能分辨出来,并不会选择吃奥利给。 大多数消费品行业都是如此,奥利给即使做成了巧克力味让第一波人上了当,也会快速的被市场出清,比如耳熟能详的保时泰。 这里有一个前提:产品的好坏是能被轻易区分的。 而一旦无法区分,行业就会进入内耗。 03 “反面教材” 而肿瘤NGS恰好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 ——它的产品好坏是很难区分的。 是的,虽然大家想尽了各种办法去证明自身的质量,但很可惜,它是几乎“无法感知”的。 为此做出过诸多努力的朋友们可能不服气,但很抱歉,但事实就大概如下面这张图。 我举个例子大家就能明白。 最近几天新药圈的一个大新闻是BMS的KRAZATI被FDA批准,成为第一个用于CRC患者的KRAS G12C靶向药。 在所有的CRC患者中,携带KRAS G12C的比例大约是4%左右,而根据药物获批的KRYSTAL-1临床实验,KRAZATI的ORR(客观应答率,可以简单理解为用了药能看到效果)为34%,相比于目前的标准治疗(化疗±VEGF/VEGFR抑制剂)提升了至少5倍。 我们假设有两个NGS产品:
从数值上看,质量天差地别,对吧? 如果在平行宇宙α用产品A检测100个CRC患者,而在平行宇宙β改用产品B的话,会发生什么?
最近在了解感染检测赛道的时候,最大的learning是: 医生在乎的是最后的治疗效果,而不是检测结果本身。 代入这句话去看上面的结果: 一位医生能有多大概率、在多大程度上感受到这两者的真实差距? 所以我从不认为“低价低质的产品”应该为行业的内耗去背锅,这只是部分玩家在当前局面下选择了一个“自身最优解”。 这是“果”,不是“因”,道德有瑕疵,但并不犯罪。 当产品的好坏不能被轻易感知的,行业就一定会进入“纯价格竞争”的内耗吗? 倒也未必,因为市场里不只有“消费者”。 04 “瘸腿的证” 技术的“短板”是无国界的。 中国肿瘤NGS遇到的“个体感知上无法区分质量”在鹰酱和霓虹酱那也会遇到。 那为什么他们没进入内耗? 因为区分质量的方法除了“感知”还有“认证”。 还是上面平行宇宙α和β的例子,中国每年新发的结直肠癌患者是大约55万例,假如是这个检测基数呢? 真实的差距不再仅仅是“产品数值差异”,而是清晰的“获益感知差异”。 基于这种大基数下的“感知差异”,一定有一个东西能够清晰的给产品A和产品B进行区分。 我们管这个叫:“拿证”。 有了证,即使是技术已经进入了祛魅期,依然可以通过在应用端严格的准入和使用限制来避免奥利给带来的内耗。 比如霓虹国,可以清晰的看到在拿证体系下是如何去梳理市场竞争的。 “都是托您的福” “不,是雅您的思” 等等,国内不是也有证吗? 基因江湖的九哥整理了目前所有拿证的肿瘤NGS试剂盒,从2018年开始一共有19个: 但,很可惜,这些都是“瘸腿”的证。 何为瘸腿? 仔细看看这19张证,如果严格按照获批的预期用途,有哪一张是兑现了NGS技术优势并真正满足临床实际需求的呢? 瘸腿的证,当做某些商业模式的“敲门砖”自然够用,但期待它能“拨乱反正”未免有点强人所难了。 有时大家会聊到“拿证无用论”,大抵也是因为如此。 05 “何以解忧” 理论上,我是说理论上,肿瘤NGS走出“内耗”的解法并不难。 当“拿证”的产品能够真实满足临床需要时,一切的规则都可以围绕着这些注册证被建立起来 ——奥利给会被市场淘汰,奥利奥和趣多多则会在成本、服务上“内卷”。 内卷并不会弄死行业,内耗才会。 但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速”解。 中国医疗器械注册体系的正式建立是2000年,当年的1月4日公布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满打满算不过24年。 而就算以1976年《医疗器械修正案》的通过为节点,美国的这套体系也已经有48年,多了一倍的实践时间。 时间上的差距,勤奋、好学能够弥补一部分,但有一些依然只能靠时间。 除了时间呢? 还得有先行者。 海王说“早一步是先驱,早两步可能成了先烈”,但精准踩点这种事情往往只是神话故事。昨天预告发出后也有朋友跟我聊到“为了早知道一点撞的头破血流,意义是什么呢”。 因为“成为先驱”往往是建立在“甘当先烈”的基础上。 我经常不赞同“拿证无用论”,倒不是真的觉得现在多拿一两张证能解决行业的问题。 但如果大家都因为“内耗”的现状而放弃了拿证的努力,放弃了和监管部门在沟通、推动中共同成长,这行业才真的没希望了。 最终解就在那,总得有人去西天取经。 万幸的是,目前依然有不少“不合群”的逆行者。 从内心里,我希望他们都能成为先驱。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