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3日,强生内部邮件宣布,强生中国区主席、强生医疗科技中国区总裁宋为群经慎重考虑已向公司提出辞呈,寻求外部发展机会。宋为群将在今年9月底前继续担任强生中国区主席及强生医疗科技中国区总裁职务,全面负责公司的经营业务和日常管理,确保平稳过渡和交接。 2003年以当年唯一一位全球管理培训生的身份在美国总部加入强生公司,Will Song至今履历只有一家公司:强生。 强生公司第一位土生土长的中国区主席。 一个人的辞职,似乎象征着一个时代的落幕。 众所周知,强生在中国曾获得辉煌的业绩和利润。 1985年,强生在华成立了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1994强生医疗器械进入中国,是美国强生集团在中国的独资企业。几年间从亏损数亿元到2004年销售额14亿元,迅速成为强生在华子公司中发展速度最快的。 2003年,宋为群加入强生,彼时非典型肺炎(SARS)爆发——这场卫生危机暴露了中国公共卫生系统的不足,催生了医疗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投资的增加。 2005年,新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修订实施,加强药品审批过程,提高药品上市门槛,确保药品质量安全。 2006年,他回国后,先后出任爱惜康中国事业部负责人、爱惜康内镜外科及高级灭菌产品部门负责人; 2017年,国务院医改办会同八部委联合印发通知,公布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两票制”的国家方案,通过减少药品流通环节,进一步推动降低药品虚高价格,减轻群众用药负担。 2017年初,开始药品价格谈判,之后几年医保谈判药品的平均降价幅度基本在50%~60%。 2018年,宋为群同时担任强生中国区主席; 2018年,国家医保局成立。 2019年,在宋为群的主导下,强生成为首家将中国市场定位为“全球创新引擎”的世界500强公司。 2018年开始,带量采购政策重磅发布。器械不断降价。 看到自己招聘来的员工纷纷离职,看到办公室越来越小,看到昔日的繁华渐渐逝去,想必心中是失落的。 对于跨国外资企业来说,哪个国家赚钱,就去哪里。哪里过了增长期,就可以减少资源配置,甚至放弃,看财务回报决策。 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并没有那么多选择。 我们处在这个时代中。 中国集中采购政策,自2018年实施,对外资药企和械企在中国的经营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集中力量采购,政府压低药品和医疗器械的价格,以减轻公众和政府的医疗负担。于是: 1. 药品价格大幅下降集中采购通过竞标的方式显著降低了药品价格。在一些案例中,中标药品的价格比原来降低了90%以上。这对于依赖高价药品的外资药企来说,意味着其利润空间大幅缩减。 2. 市场份额的重新分配尽管价格下降,一些外资药企通过降价赢得了集中采购合同,保持或增加了市场份额。然而,这通常以牺牲利润率为代价。对于未能中标的产品,它们可能面临市场份额的严重流失,进一步压缩利润。 3. 对研发和创新药物的产生双重影响集中采购政策促使企业重视成本效益,对研发投资产生双重影响。一方面,企业可能减少在中国市场的研发投资,特别是对那些可能难以回收成本的新药研发。另一方面,政策也推动了对具有明显治疗优势或成本效益的创新药物的投资。 4. 外资企业战略调整,要么离开、要么大力本地化许多外资药企开始调整其在中国的战略,包括加强在中国的研发活动,以适应集中采购政策对创新和本地化的需求。此外,一些企业通过与本地企业合作,试图维持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也有一些,选择离开。 与药品相比,医疗器械的集中采购对外资企业的影响略有不同。由于医疗器械产品涉及更多技术和服务因素,价格不是唯一的竞争要素。尽管价格战也在此领域发生,但技术优势和品牌影响力仍是外资械企保持市场地位的关键。 长期来看,集中采购政策可能导至外资药企和械企在中国市场的业务模式发生根本性改变。这包括从单纯的产品销售向提供综合医疗解决方案转变,以及增强与政府、医疗机构和其他卫生保健利益相关者的合作。 最后,再看看故事主角的辉煌职业历程。祝福他未来走向下一个辉煌。 # 关于强生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