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这几年呼吸道分子检测非常火,2020年开始陆续有产品上市。按照一般的推广规律,2年的时间,一个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单品,应该已经出粮了。但是和宣传火热形成巨大反差的是,现实中做呼吸道检测产品的几个厂家,都不温不火。甚至部分自媒体都说了“老板,呼吸道产品不好卖啊!”呼吸道分子检测是不是不行了呢? IVD有一句老话(我刚编的):当你不知道做什么项目的时候,去看看大厂在做什么,你就知道了。
有时候小厂也不用费劲巴拉的去做什么市场分析,没钱没人没力气,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盯着大厂在做什么就好了,拉一个现有项目清单,找找现在这些产品的不足点,做一些微改动,迅速迭代。这些又虚又费钱的前端调研工作让大厂去做就好了。 大厂用真金白银去投这个赛道,这个赛道目前的表现为什么像**呢? 总结起来一句话:不是大厂要做阿斗,是在新冠面前,大家都是阿斗。 1、新冠检测挤占了大部分分子检测的人力,设备,空间资源。 疫情三年,分子检测市场看似极大扩大,实质上,普通分子检测项目的市场规模缩小了。原有的市场推广逻辑行不通了,大部分的实验室不愿意开展新的项目。通路堵塞导至新项目开展的速度进展极其缓慢。至少在这个节点,不知道这个状态什么时候结束。 2、核酸检测极大的提升了检测预期。 核酸检测实现了,单检到T(m)NGS的大跃进。19年前,市场上呼吸道检测相关的产品非常稀少,且大部分以流感单检为主。到了22年,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上直接跳过了多重PCR的检测产品,直接上到Tngs,一次检测,出50-100种结果。症候群的检测以这样LDT的形式在国内实现了完美应用。在分子检测领域,目前TNGS就是增速最快的市场。在这个市场,广大第三方都有机会,目前这个赛道的核心关键点还不是规模,而是TAT时间,属地化布局的第三方优势最强。 3、目前的产品形态还不太完美。 目前拿证的产品,都是基于普通PCR平台。普通PCR平台的产品时效性较弱,且脱离不了实验室环境,在使用中还存在比较大的局限性。后续呼吸道的产品在迭代升级上还存在比较大的空间。 简单延伸几个问题: 1、普通PCR呼吸道多重检测的产品,还有没有必要做? 做,一定要做。新冠检测解除挤占之后,第一波进入市场的产品一定有呼吸道普通PCR多联检。普通PCR检测产品不完美,但是目前住院必检应该已经成为儿科医生共识。 2、普通PCR试剂要不要做冻干? 不要,做了冻干,相比目前液体试剂没有价格优势,目前国内的运输成本较低,使用冻干,平白无故增加成本。且液体试剂更容易批量操作,大批量检测,效率更高。一定要记住,普通PCR试剂,是中心实验室产品,不是POCT产品。中心实验室的产品,没有任何必要也不需要做冻干(特指国内)。从市场端角度,我实在没有想清楚,国内普通PCR产品做冻干的意义是什么? 3、分子POCT做呼吸道多联检是不是好生意? 是,借用刚竹汤博的一句话,如果一个季度能卖8亿美金的赛道不是好赛道,那什么是优质赛道?对于分子poct的呼吸道多联检,我建议有钱的厂家投重注,深挖洞,广积粮,时间会给你回报的。特别注意两点: 3.1 仪器别搞太贵,不要没有赛沛命,得了赛沛命,海外市场都是只换不修的,仪器成本要求高。 3.2 单人份试剂成本搞下来,在有限的条件下实现产品检测最优解。 4、国内会不会有单品巨头跑出来? 这个领域至少会出现5-6家的上市公司。一如HPV之于凯普,HBV之于圣湘。空间足够大,组合足够多,增长足够快,产线足够长,护城河足够高。这个赛道你稍微切一下,tNGS,mNGS,PCR,分子POCT,症候群一体机各自都能有自己的细分市场和目标人群。 5、这个赛道目前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目前来看,主要是两点: 5.1 产线布局,呼吸道涉及到的病原体多样,产线布局越全,能解决的临床问题越多 5.2 核心技术平台:普通PCR只能解决部分场景和市场,核心的分子POCT产品在市场上是极度稀缺的,注意我用的是极度。我只能说,便宜,好用,快速的分子POCT产品,至少在国内,在当下这个节点,是极其具有竞争力的。不是缺市场,而且缺产品。 关于呼吸道市场的前景,早有定论,市场需求是确定存在的,无论这个需求以何种方式去满足。 不要犹豫,不要迟疑,抓紧入场,抓住这个百亿赛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