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科兴生物发布年报,去年营收约194亿美元(合1280亿元人民币);归母净利润约85亿美元,同比增长80倍。尽管与辉瑞新冠疫苗的收益相比,仍是相差甚远,但也足够科兴登顶中国“疫苗之王”。
科兴之外,康希诺的腺病毒疫苗“超级工厂”在一年内从开工到投产;得益于多年积累的制造业底子,当全球新冠检测试剂告急,中国IVD企业迅速响应,几周内扩产到数十亿份;起步于2010年前后的CXO行业,也在海内外摸爬滚打十年后,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品质,承接跨国企业新冠特效药的大额订单……面对新冠病毒防疫、诊断、治疗的巨大需求,众多生物医药企业参与其中,在极限承压的状态下抢占先机,逆风中收获财富机会,实现5倍、10倍、乃至百倍的业绩增长。通过梳理新冠疫情涉及生物医药产业链图谱,可以发现,看似偶然的命运馈赠,其中有许多必然的要素。我们盘点了近两年多在新冠疫苗、检测、特效药细分赛道中,部分10倍增长的企业、以及有10倍增长潜力的企业。尽管在mRNA疫苗、抗病毒新药研发及上游原料、耗材领域,仍然有许多“卡脖子”的难题待解,但产业链各环节已经动了起来,纷纷寻找下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