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4762|回复: 0

[分享] IVD产品经理系列-生化知识细说之性激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1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有奖并可浏览互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
图片7.jpg
小桔灯提供了知识文库的服务,这周分享的是第八部分8.生化检测,提到即时检测就必须要提及当前生化检测常见检测项目—性激素。
性激素的生理作用是什么?
下丘脑-垂体-卵巢构成一个轴系(HPOA),下丘脑调节垂体功能,垂体调节卵巢功能,卵巢激素再作用于多种靶器官如子宫等,同时卵巢激素对下丘脑-垂体有正、负反馈调节作用。
HPOA的功能正常,是维持女性生育功能的基本条件之一。
月经的正常生理、卵子的发育成熟、受精、早期胚胎的着床发育,均是在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调控下进行的,有赖于体内正常的内分泌环境。
正常女性卵巢每月经历1次周期性变化。在卵泡早期,血清卵泡刺激素(FSH)水平逐渐升高,卵巢内一组窦状卵泡群被募集,FSH使颗粒细胞继续增殖,激活颗粒细胞的细胞色素P450芳香化酶,促进雌二醇(E2)的合成与释放。到月经周期第7天,被募集的发育卵泡群,FSH阈值最低的卵泡优先发育成为优势卵泡,优势卵泡生成和分泌更多的E2,反馈抑制了垂体FSH的分泌,使其它卵泡逐渐退化。
优势卵泡决定了该周期卵泡期的期限,血清及卵泡液E2水平与优势卵泡的体积呈正相关关系。月经周期第11~13天,优势卵泡迅速增大,分泌E2,达到300pg/ml(1100pmol/L)左右,由于E2高峰的正反馈作用,垂体大量释放黄体生成素(LH)及FSH,使卵母细胞最终成熟并发生排卵。
排卵后的优势卵泡壁细胞结构重组,颗粒细胞与卵泡内膜细胞黄素化,约在排卵后5天内先后形成血体及黄体,黄体可生成与分泌孕酮(P)及E2,为接纳孕卵着床及维持早期胚胎发育做准备,排卵后5~10天黄体功能最旺盛。
若卵子未受精,黄体的寿命为14?2天,黄体退化使血E2、P水平下降,FSH水平又升高,新的卵巢周期开始;若卵子受精着床,则黄体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作用下转变为妊娠黄体,至妊娠3个月末才退化。
检测女性H-P-O-A各激素的水平,对不孕症的病因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及生殖生理作用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激素水平的测定一般抽取外周血检验,常用方法有放射免疫测定法和化学发光法。
                              
性激素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㈠     雌激素
育龄期妇女体内雌激素(E)主要来源于卵巢,由卵泡分泌,分泌量多少取决于卵泡的发育和黄体功能。孕妇体内雌激素主要由卵巢、胎盘产生,少量由肾上腺产生。妊娠早期E主要由黄体产生,于妊娠10周后主要由胎儿-胎盘单位合成。至妊娠末期,E2为非妊娠妇女的100倍。
雌激素包括雌二醇(E2)、雌酮(E1)、雌三醇(E3)。E2是生物活性最强的雌激素,是卵巢产生的主要激素之一;E3是E2和E1的降解产物,活性最弱,其相对比为100:10:3。
雌二醇检验值系数换算:pg/ml*3.67=pmol/L
1.雌激素基础值及月经周期变化
(1)基础E2:卵泡早期E2处于低水平,约为91.75~165.15pmol/L(25~45pg/ml)。
(2)E2排卵峰:随卵泡发育E2水平逐渐升高,理论上每个成熟卵泡分泌雌二醇918~1101pmol/L(250~300pg/ml)。
卵泡开始发育时,E的分泌量很少,至月经第7日开始卵泡分泌的E2量逐渐增加,排卵前1~2天迅速上**到第1次峰值,称为排卵峰;自然周期排卵前E2可达918~1835pmol/L(250~500pg/ml)。
E2排卵前高峰大多发生在LH峰前1天,持续约48小时于排卵后迅速下降。排卵峰的出现预示在48小时左右可能排卵,可根据LH值、卵泡大小及宫颈粘液评分考虑HCG用量及注射时间。
(3)E2黄体峰:排卵后E2水平下降,黄体成熟后(LH峰后的6~8天)E2再次上升形成第2高峰,称为黄体峰,峰值459~918pmol/L(125~250pg/ml),约为排卵峰之半数。如未妊娠E2峰维持一段时间后与P值高峰同时下降,黄体萎缩时E水平急剧下降至早卵泡期水平。

2.雌二醇测定的临床意义
(1)诊断女性性早熟:E2是确定青春期启动及诊断性早熟的激素指标之一。8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血E2升高>275pmol/L(75pg/ml)可诊断为性早熟。
⑵E1/E2>1提示E1的外周转化增加,为睾酮(T)增加的间接证据,如绝经后和PCOS。
⑶E2水平过高可见于颗粒细胞瘤、卵巢浆液性囊腺瘤、肝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肥胖、吸烟者、正常妊娠及糖尿病孕妇。
⑷卵巢早衰隐匿期:基础E2升高、FSH正常,是界于卵巢功能衰竭和正常者之间的中间阶段,即卵巢早衰隐匿期。随着年龄及卵巢功能衰竭,就会出现高FSH、LH,低E2状态。
⑸卵巢功能衰竭:基础E2降低而FSH,LH升高,尤其FSH≥40IU/L时,提示卵巢功能衰竭。
⑹基础E2、FSH、LH均呈低水平,为低促性腺激素(Gn)缺乏症,提示病变在下丘脑-垂体,如希恩综合征等。
⑺多囊卵巢综合征:雌激素维持在较高水平,无周期性变化,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一个内分泌特征,这包括了E2和E1水平的升高,T及LH分泌增多,FSH分泌减少,LH/FSH>2~3。
⑻妊娠早期E主要由黄体产生,于妊娠10周后主要有胎儿-胎盘单位合成。至妊娠末期,E2为非孕妇女的100倍。E2可作为流产患者保胎治疗的观察指标。
⑼预测超促排卵(COH)效果及妊娠率
①基础E2<165.2pmol/L(45pg/ml)者,妊娠率明显高于E2≥165.2pmol/L者。
②基础E2>293.6pmol/L(80pg/ml),无论年龄与FSH如何,均提示卵泡发育过快和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在IVF周期中若基础E2>367pmol/L(100pg/ml),COH疗效不良,因卵巢低反应或无反应而造成的周期取消率明显增加,临床妊娠率下降。
⑽监测卵泡成熟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指标
①促排卵治疗时,当卵泡≥18mm,血E2≥1100pmol/L(300pg/ml),停用HMG,肌肉注射HCG10 000IU。
②促排卵治疗卵泡成熟时E2<3670pmol/L(1000pg/ml),一般不会发生OHSS。
③促排卵治疗时,有较多卵泡发育,E2>9175pmol/L(2500pg/ml)~11010pmol/L(3000pg/ml)时,为发生OHSS的高危因素;
④超促排卵时E2>14 680pmol/L(4000pg/ml)~22 020pmol/L(6000pg/ml)时,OHSS发生率近100%,并可迅速发展为重度OHSS。

㈡孕激素
P由卵巢、胎盘和肾上腺皮质分泌,在妊娠期主要来源于胎盘。月经周期中外周血中的P主要来自排卵后所形成的黄体,其含量随着黄体的发育而逐渐增加。
卵泡期P一直在低水平,平均0.6~1.9nmol/L,一般<3.18nmol/L(1ng/ml);排卵前出现LH峰时,成熟卵泡的颗粒细胞在LH排卵高峰的作用下黄素化,分泌少量P,血P浓度可达6.36nmol/L(2ng/ml),P的初始上升为即将排卵的重要提示。排卵后黄体形成,产生P浓度迅速上升;黄体成熟时(LH峰后的6~8天),血P浓度达高峰,可达47.7~102.4nmol/L(15~32.2ng/ml)或更高。若未妊娠排卵后9~11天黄体开始萎缩,P分泌浓度骤减,于月经前4天降至卵泡期水平。整个黄体期血P含量变化呈抛物线状。
孕酮检验值系数换算:ng/ml*3.18=nmol/L

P测定的临床意义:
1.正常基础值 在整个卵泡期P值应维持在<1ng/ml,0.9ng/ml是子宫内膜分泌期变化的最低限度。P值随LH峰出现开始上升,排卵后大量增加。
2.卵泡早期P>1ng/ml预示促排卵疗效不良。
3.判断排卵 黄体中期P>16nmol/L(5ng/ml)提示本周期有排卵(LUFS除外);<16nmol/L(5ng/ml)提示本周期无排卵。
4.诊断黄体功能不全(LPD) 黄体中期P<32nmol/L(10ng/ml)、或排卵后第6、8、10天3次测P总和<95.4nmol/L(30ng/ml)为LPD;反之,黄体功能正常。
5.黄体萎缩不全 月经4~5天P仍高于生理水平,提示黄体萎缩不全。
6.判断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预后
⑴肌注HCG日P≥3.18nmol/L(1.0ng/ml)应视为升高,可导至内膜容受下降,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均下降。P>4.77nmol/L(1.5ng/ml)有可能过早黄素化。
⑵在IVF-ET长方案促排卵中,肌注HCG日即使无LH浓度的升高,若P(ng/ml)?1000/E2(pg/ml)>1,提示可能卵泡过早黄素化,或卵巢功能不良,临床妊娠率明显降低。
7.妊娠监护
⑴P在妊娠期的变化:妊娠早期P由卵巢妊娠黄体产生,自妊娠8~10周后胎盘合体滋养细胞是产生P的主要来源。随妊娠进展,母血中P值逐渐升高,妊娠7~8周血P值约79.5~89.2nmol/L(25~28.6ng/ml),妊娠9~12周血P值约120nmol/L(38ng/ml),妊娠13~16周血P值约144.7nmol/L(45.5ng/ml),妊,21~24周血P值约346nmol/L(110.9ng/ml),至妊娠末期P可达312~624nmol/L(98~196ng/ml),分娩结束后24小时内P迅速减退至微量。P是用于流产患者保胎治疗的重要观察指标。
⑵P在监护胚胎发育中的应用:早期妊娠测定血清P浓度,评价黄体功能和监测外源性P治疗作用,可明显改善妊娠预后。
妊娠早期P水平在79.25~92.76nmol/L(25~30ng/ml)范围内,提示宫内妊娠存活,其敏感性为97.5%,而且随着孕周的增长,孕激素水平缓慢增长。早期妊娠P浓度降低提示黄体功能不全或胚胎发育异常,或两者兼而有之,但有10%的正常妊娠妇女血清孕酮值低于79.25nmol/L。
妊娠期P<47.7nmol/L(15ng/ml),提示宫内妊娠发育不良或异位妊娠。
妊娠期P水平低于15.85nmol/L(5ng/ml)提示妊娠物已死亡,无论是宫内孕或宫外孕。
8.鉴别异位妊娠
异位妊娠血P水平偏低,多数患者P<47.7nmol/L(15ng/ml),仅有1.5%的患者≥79.5nmol/L(25ng/ml)。正常宫内妊娠者的孕酮90%>79.5nmol/L,10%<47.6nmol/L。血P水平在宫内与宫外孕的鉴别诊断中,可以作为参考依据。

㈢FSH和LH的测定
FSH和LH均是由腺垂体嗜碱性Gn细胞所合成和分泌的糖蛋白激素,受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和雌孕激素共同调节。FSH作用于卵泡颗粒细胞上受体,刺激卵泡生长发育和成熟、并促进雌激素分泌。LH的生理作用主要是促进排卵和黄体生成,并促进黄体分泌P和E。
在生育年龄,FSH和LH的分泌随月经周期而出现周期性变化,FSH在卵泡早期水平略升高,随卵泡发育至晚期,雌激素水平升高,FSH略下降,至排卵前24小时达最低,随即迅速升高,排卵后24小时又下降,黄体期维持低水平。LH在卵泡早期处于较低水平,以后逐渐上升,至排卵前24小时左右达高峰,24小时后迅速下降,黄体后期逐渐下降。
FSH和LH的基础值均为5~10IU/L,排卵前达到高峰,LH峰值可以达到40~200IU/L。随着晚卵泡期分泌的E2呈指数上升,在2~3天LH水平增高10倍,FSH水平增高2倍,排卵通常发生在LH峰值后的24~36小时。
测定卵泡早期的FSH、LH水平,可以初步判断性腺轴功能。FSH在判断卵巢潜能方面比LH更有价值。

FSH测定的临床意义:
1.正常基础值 月经周期第1~3天检测FSH,了解卵巢的储备功能及基础状态。FSH在卵泡期保持平稳低值,达5~10IU/L。基础FSH与促排卵过程中卵子质量和数量有关,相同的促排卵方案,基础FSH越高,得到的卵子数目越少,IVF-ET的妊娠率越低。
2.排卵期FSH约为基础值的2倍,不超过30IU/L,排卵后迅速下降至卵泡期水平。
3.基础FSH和LH均<5IU/L为低Gn闭经,提示下丘脑或垂体功能减退,而二者的区别需借助GnRH兴奋试验。也可见于高泌乳素血症、口服避孕药后、药物性垂体调节后等。
4.基础FSH值连续两个周期>12~15IU/L,提示卵巢功能不良,促排卵疗效不佳。结合CC兴奋试验、GnRHa兴奋试验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卵巢储备功能,预测在IVF-ET中COH效果和妊娠率。
5.基础FSH值连续两个周期>20IU/L,提示卵巢早衰隐匿期,预示1年后可能闭经。
6.基础FSH值连续两个周期>40IU/L、LH升高,为高Gn闭经,即卵巢功能衰竭;如发生于40岁以前,为卵巢早衰(POF)或卵巢不敏感综合征(ROS)。

LH测定的临床意义:
1.正常基础值 5~10IU/L,略低于FSH,卵泡期保持平稳低值。
2.预测排卵 排卵前LH≥40IU/L时,提示LH峰出现。LH峰发生在E2峰之后突然迅速升高,可达基础值的3~10倍,持续16~24小时后迅速下降至早卵泡期水平。排卵多发生在血LH峰后24~36h,由于LH峰上升及下降均极快,有时检测的所谓峰值并非LH的最高值,需4~6h检测1次。尿LH峰一般较血LH峰晚3~6h。LH结合B超、宫颈评分等预测排卵更准确。
3.E2峰后LH<10IU/L,卵泡>18mm,是注射HCG的最佳时机。
4.卵泡期如E2峰未达标而LH>10IU/L,预示LUF、LUFS。
5.基础LH<3IU/L提示下丘脑或垂体功能减退。
6.基础LH水平升高(>10IU/L即为升高)或维持正常水平,而基础FSH相对低水平,就形成了LH与FSH比值升高,LH/FSH>2~3,提示PCOS。
7.FSH/LH>2~3.6提示卵巢储备功能不足,患者可能对COH反应不佳。
8.LH升高在临床上往往造成不孕和流产。这主要是由于卵泡期高LH水平(>10IU/L)对卵子胚胎和着床前EM均有损害,特别是LH诱导卵母细胞过早成熟,造成受精能力下降和着床困难。

㈣泌乳素
PRL是由腺垂体嗜酸性的PRL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多肽蛋白激素,受下丘脑催乳激素抑制激素和催乳激素释放激素的双重调节。PRL在血循环中具有3种形式:
单节型:相对分子质量为22 000,称为小分子泌乳素,在血循环中占80%~90%。
双节型:由2个单节型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50 000,占8~20%,称为大分子PRL。
多节型:有多个单节合成,相对分子量可大于100 000,占1%~5%,称为大大分子PRL。
小分子PRL具有较高生物活性,大分子PRL与PRL受体结合能力较低,但免疫活性不受影响,临床测定的PRL是各种形态的PRL的总和,因此,在临床上有些患者的血清PRL升高,但生殖功能未受影响,主要因为血循环中多节型PRL所占比例高所致。
垂体分泌PRL是呈脉冲式的,分泌不稳定,情绪、运动、乳头刺激、性交、手术、胸部创伤、带状疱疹、饥饿及进食均可影响其分泌状态,而且随月经周期有较小的波动;具有与睡眠有关的节律性,入睡后PRL分泌增加,晨醒后分泌逐渐下降,上午9~11时最低。因此,根据这种节律分泌特点,测定PRL应在上午9~11时空腹、安静状态下抽血。
对闭经、不孕及月经失调者无论有无泌乳均应测PRL,以除外高泌乳素血症(HPRL)。PRL显著升高者,一次检查即可确定;首次检查PRL轻度升高者,应进行第2次检查。对已确诊的HPRL,应测定甲状腺功能,以排除甲状腺功能低下。
泌乳素检验值系数换算:ng/ml*44.4=nmol/L

PRL测定的临床意义:
1.非妊娠期PRL正常值 5~25ng/ml(222~1110nmol/ml)。
2.妊娠期PRL变化 妊娠后PRL开始升高,并随妊娠月份逐渐增加,孕早期PRL升高约为非孕期的4倍,中期可升高12倍,孕晚期最高可达20倍,约200ng/ml以上。未哺乳者产后4~6周降到非孕期水平,哺乳者PRL的分泌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3.PRL升高与脑垂体瘤
PRL≥25ng/ml为HPRL。
PRL>50ng/ml,约20%有泌乳素瘤。
PRL>100ng/ml,约50%有泌乳素瘤,可选择性做垂体CT或核磁共振。
PRL>200ng/ml,常存在微腺瘤,必须做垂体CT或核磁共振。
多数患者PRL水平与有无泌乳素瘤及其大小成正比。血清PRL水平虽然>150~200ng/ml,但月经规则时要除外。
4.PRL升高与PCOS 约30%PCOS患者伴有PRL升高.
5.PRL升高与甲状腺功能 部分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者TSH升高,导至PRL增加。
6.PRL升高与子宫内膜异位症 部分早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PRL升高。
7.PRL升高与药物 某些药物如氯丙嗪、抗组胺药、甲基多巴、利血平等可引起PRL水平升高,但多<100ng/ml.
8.PRL升高与闭经
PRL101~300ng/ml时86.7%闭经。
PRL>300ng/ml时95.6%闭经。
垂体腺瘤患者94%闭经。
某些患者PRL水平升高>150~200ng/ml,而没有相关临床症状或者其症状不能解释升高程度,需要考虑是否存在大分子PRL和大大分子PRL。
9.PRL降低 希恩综合征、使用抗PRL药物如溴隐亭、左旋多巴、VitB6等,泌乳素有不同程度降低。

㈤睾酮
女性的雄激素主要来自肾上腺,少量来自卵巢。卵巢的主要雄激素产物是雄烯二酮和睾酮。雄烯二酮主要由卵泡膜细胞合成和分泌;睾酮主要由卵巢间质细胞和门细胞合成与分泌。排卵前循环中的雄激素升高,一方面促进非优势卵泡闭锁,另一方面提高性欲。女性血循环中主要有4种雄激素,即睾酮(T)、雄烯二酮(A)、脱氢表雄酮(DHEA)、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T主要由A转化而来,A50%来自卵巢,50%来自肾上腺。女性的DHEA主要由肾上腺皮质产生。生物活性由强到弱依次为T、A和DHEA。T的雄激素活性约为A的5~10倍,为DHEA的20倍。在绝经前,直接和间接来自卵巢的T占总循环总量的2/3,间接来自肾上肾的T占总量的1/3,因此血T是卵巢雄激素来源的标志。绝经后的肾上腺是产生雄激素的主要部位。
在生育期,T无明显节律性变化,总T的98%~99%以结合体的形式存在,仅1%~2%游离而具有活性。因此,测定游离T比总T能更准确地反映体内雄激素活性。
睾酮检验值系数换算:ng/ml*3.47=nmol/L

睾酮测定的临床意义:
1.正常基础值 女性总T1.04~2.1nmol/L(0.3~0.6ng/ml),生理上限2.8nmol/L(0.8ng/ml);游离T<8.3nmol。T在35岁以后随着年龄增加逐渐降低,但在绝经期变化不明显,甚至轻微上升;绝经后T水平<1.2nmol/L。
2.性早熟 阴毛和腋毛过早出现,伴DHEAS>1.1umol/L(42.3ug/dl),提示肾上腺功能初现。
3.PCOS T可能正常,也可能呈轻度到中度升高,但一般<5.2nmol/L(1.5ng/ml)。A可有升高,部分患者有DHEAS升高。若治疗前雄激素升高,治疗后下降,可作为评价疗效的指标之一。
4.迟发型21-羟化酶缺陷 T升高并DHEAS升高,同时观察血17-羟孕酮(17-OHP)及ACTH激惹试验的DHEAS反应。
5.间质-卵泡膜细胞增殖症 T升高,但DHEAS正常。
6.产生雄激素的肿瘤 短期内进行性加重的雄激素过多症状,T水平>5.2 nmol/L(1.5ng/ml),DHEAS水平>18.9umol/L(726.92ug/dl),A>21nmol/L(600ng/dl)时,提示卵巢或肾上腺可能有分泌雄激素的肿瘤。
7.多毛症 40%~50%总T升高,游离T几乎均升高。女性多毛症若T水平正常时,多考虑毛囊对雄激素敏感所致。
8.DHEAS是反映肾上腺雄激素分泌的最好指标,>18.2umol/L(700ug/dl)为过多。
9.T<0.02ng/ml,预示卵巢功能低下。

T(雄激素):
雄激素升高见于真性或假性性早熟、多囊卵巢综合征(因高LH刺激)、柯兴氏综合征、特发多毛症、雄激素不应征;雄激素降低见于原发男性性机能减低(无睾、隐睾)、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男性Turner综合症(染色体病),高PRL血症。
临床上除了测定总雄激素值,还可对其分类测定。雄激素分类包括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GB)、雄烯二酮(Androstenedione)、游离睾酮(Free_Testosterone)以及雌酮_(Estrone)、17α-OH孕酮(17α-OHP).
1.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
脱氢表雄酮大部分都以硫酸盐形式(DHEA-S)存在,由DHEA在肾上腺经过酶作用转化而来,是合成睾酮和雌激素的前体物质。DHEA-S在胎儿和新生儿时期血清水平较高,儿童期降低,青春期又增高。30岁以后DHEA-S的水平进行性降低,DHEA-S是肾上腺合成雄激素功能的标志物。
DHEA-S升高:女性男性化、肾上腺腺瘤腺癌、21-羟化酶缺乏症、3β-羟内固醇脱氢酶缺乏症、女性多毛症、肾上腺增生、多囊卵巢综合征。
DHEA-S降低:肾上腺功能减退、妊娠。
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正常参考值
平均值(ng/ml) 浓度范围(ng/ml)
男性 1921 63-4586
女性 1174 32-5871

2.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GB)
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又名类固醇结合球蛋白,是血清中的一种糖蛋白,能与类固醇高特异性结合,包括睾酮、二轻睾酮以及雌二醇。这些激素与性激素结合蛋白结合后失去生物活性,因为性激素结合蛋白对于调节血中这些类固醇激素的活性发挥着重要作用。性激素结合蛋白在肝脏中合成,其合成和释放过程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甲状腺激素、雌激素、应激状态、苯妥英钠、过多的摄入碳水化合物等起促进其合成作用,肥胖、睾酮、泌乳素、生长激素、女性更年期、孕酮、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则起抑制作用。
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正常值60-80nmol/L,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升高见于甲亢、肝脏疾病(肝硬化、慢性肝炎、脂肪肝)、男性性腺机能减退等;性激素结合蛋白降低见于:肥胖、甲低、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多毛症及男性化。

3.雄烯二酮(Androstenedione)
雄烯二酮是一种雄激素,雄激素还包括了睾酮和脱氢表雄酮。睾酮是最重要的具有生物活性的雄激素,由雄烯二酮在外周转化而来。雄烯二酮和睾酮每日的浓度变化很大,早晨的浓度最高。
在女性,雄烯二酮生长过多是由卵巢功能不良或肾上腺疾病造成的,一般见于多毛症,同时还伴有其他雄激素如睾酮、DHEA-S浓度的升高。多囊卵巢综合征、21-羟化酶缺乏症、3β-羟内固醇脱氢酶缺乏症、女性男性化也可引起循环雄烯二酮的浓度升高。雄烯二酮的浓度显著降低见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外阴硬化性苔藓样增生、男性假两性畸形等。
雄烯二酮(Androstenedione)正常参考值
正常值(ng/ml)
男性 0.91-3.0
女性 0.57-2.63
性激素的样本采集要求是什么?
标本采集与送检  女性性激素检查最好在月经来潮后的第3-5天采血,这一段时间属于卵泡早期,可以反应卵巢的功能状态。早上9点空腹采集静脉血检查,效果最为精准。男性只要没有剧烈运动,生活规律,上午8-11点空腹可随时采集静脉血检查。
  
分泌
  
器官
  
激素名称
化学
  
性质
作用部位
生理作用
分泌异常症
下丘脑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蛋白质
垂体
刺激垂体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蛋白质
垂体
刺激垂体合成并分泌促性腺激素
  
生长激素
蛋白质
全身
促进生长,主要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过多:a幼年:巨人症
  
    b成年:肢端肥大症
  
过少:a幼年:侏儒症
  
       b成年:影响糖、脂质、蛋白质代谢
促甲状腺激素
蛋白质
甲状腺
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和发育,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促性腺激素
蛋白质
性腺
促进性腺的生长和发育,调节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甲状腺激素
氨基酸衍生物
全身
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过多: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能吃但身体消瘦,体温高,易激动)
  
过少:a幼年:呆小症
  
b成年甲状腺机能不足(行动迟缓,目光呆滞)
  
A细胞
胰高血糖素
蛋白质
肝脏
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升高血糖浓度
B细胞
胰岛素
蛋白质
全身
调节糖代谢,降低血糖浓度
  
胸腺
胸腺激素
蛋白质
免疫器官
调节T细胞发育、分化和成熟,同时还进入血液影响外围免疫器官和伸进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睾丸
雄性激素
固醇
全身
促进雄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精子的生长,激发并维持雄性的第二性征
过少:不育症
卵巢
雌性激素
固醇
全身
促进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卵细胞的生长,激发并维持雌性的第二性征和正常性周期
过少:不孕症
肾上腺髓质
肾上腺素
氨基酸衍生物
全身
与甲状腺激素协同作用增加机体产热;与胰高血糖素协同作用升高血糖
下丘脑的神经细胞分泌,垂体释放
抗利尿激素
蛋白质
肾脏(肾小管和集合管)
加强肾脏对水的重吸收,使尿液浓缩,尿量减少
卵巢
孕激素
固醇
全身
促进子宫内膜和乳腺的发育,为受精卵着床和泌乳准备条件
     
性激素的检测方法是什么?
常用激素检测方法有生物活性法、受体结合竞争法、HPLC、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及免疫法。其中生物活性法一方面仅为半定量,另一方面受影响生物反应性因素的影响,现已趋于淘汰。受体结合竞争法因需复杂的受体制备,难以在临床常规检测中应用。HPLC和HPCE由于需特殊仪器及大多要进行样品预处理,亦未能在国内临床常规检测中推广。因此,免疫法为临床激素常规检测的主要方法。
性激素的参考值(罗氏)
卵泡期
排卵期
黄体期
绝经期
  
FSH(IU/L)
3. 5-12.5
4.7-21.5
1.7-7.7
25.8-134.8
  
LH (IU/L)
2.4-12.6
14-95.6
1.0-11.4
7.7-58.5
  
E2(pmol/L)
46-607
315-1828
161-774
18.4-201
18.4-99.1
  
(1-10岁)
P(nmol/L)
0.6-4.7
2.4-9.4
5.3-86
0.3-2.5
  
T(nmol/L)
0.22-2.9
PRL(μg/L)
4.79-23.3
FSH
  
(IU/L)
LH
  
(IU/L)
E2
  
(pmol/L)
P
  
(nmol/L)
T
  
(nmol/L)
PRL
  
(μg/L)
  
1.5-12.4
1.7-8.6
  
0.73-4.3
9.9-27.8
4.04-15.2
0-18
<18.4-73.4
  
≥19
28-156
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标准和诊疗指南介绍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至今病因尚不明确,诊断标准不统一,治疗药物的使用方案混乱,对远期并发症也缺乏合理的防治措施。

一、PCOS概述

PCOS
占生育年龄妇女的5%~10%(中国尚无确切患病率报道),占无排卵性不孕症患者的30%~60%。目前,我国尚缺少全国性、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结果。PCOS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有研究认为,其可能是由于某些遗传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

1.
遗传因素:PCOS有家族聚集现象,被推测为一种多基因病,目前的候选基因研究涉及胰岛素作用相关基因、高雄激素相关基因和慢性炎症因子等。

2.
环境因素:宫内高雄激素、抗癫痫药物、地域、营养和生活方式等,可能是PCOS的危险因素、易患因素或高危因素,尚需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后,完善环境与PCOS关系的认识。

二、PCOS的诊断

1.PCOS
诊断标准:

国际标准:20035月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协会( ESHRE)和美国生殖医学会(ASRM)荷兰鹿特丹专家会议标准:(1)稀发排卵或无排卵;(2)高雄激素血症的临床表现和(或)高雄激素血症;(3)多囊卵巢;(4)上述3条中符合2条,并排除其他致雄激素水平升高的病因,如: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柯兴综合征、分泌雄激素的肿瘤等,以及其他引起排卵障碍的疾病如:高泌乳素血症,卵巢早衰和垂体或下丘脑性闭经,以及甲状腺功能异常。

中国标准:2011.12.1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Ws 330-2011):(1)月经稀发或闭经或不规则子宫出血(必须条件);(2)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或高雄激素血症;(3)超声表现为PCO。符合(1+2/3)仅为疑似PCOS,确诊需排除其他可能引起高雄激素的疾病和引起排卵异常的疾病。

2.
标准的判断:(1)稀发排卵或无排卵:判断标准:初潮23年不能建立规律月经;闭经(停经时间超过3个以往月经周期或≥6个月);月经稀发,即周期≥35 d及每年≥3个月不排卵者(WHO 类无排卵)月经规律并不能作为判断有排卵的证据;基础体温(BBT)、B超监测排卵、月经后半期孕酮测定等方法有助于判断是否有排卵;(2)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痤疮(复发性痤疮(≥3个月),常位于额、双颊、鼻及下颌等部位)、多毛(上唇、下颌、乳晕周围、下腹正中线等部位出现粗硬毛发)。(3)高雄激素的生化指标:总睾酮、游离睾酮指数[游离雄激素指数(FAI)=总睾酮/SHBG浓度×100]或游离睾酮高于实验室参考正常值;(4)多囊卵巢(PCO)诊断标准:早卵泡期(月经规律者)或无优势卵泡状态下阴超示,一侧或双侧卵巢中直径29 mm的卵泡≥12个,和(或)卵巢体积≥10 ml{Vml)=0.5×长(cm×宽(cm×厚(cm}

3.PCOS
诊断的排除标准:

1)其他引起排卵异常的疾病

甲功异常:甲亢:FT4TSH;甲减:FT4TSH

高催乳素血症:先排除生理性、药物性及甲减等原因,20%~35PCOS的患者可伴有泌乳素轻度升高(<40ng/ml);若PRL≥100ng/ml,予头颅及蝶鞍区MRI排除垂体瘤;

卵巢早衰:FSHE2

低促性素闭经:FSHLH

2)其他可能引起高雄激素的疾病

迟发型肾上腺皮质增生:血17α羟孕酮↑→肾上腺分泌硫酸脱氢表雄酮

cusing综合征(皮质醇增多症):24h尿游离皮质醇

卵巢或肾上腺分泌雄激素肿瘤:男性化表现,T≥150ng/dL-200ng/dLT>6.9nmol/LB超、盆腔CT等有助诊断;

卵泡膜细胞增殖症:卵巢活检;

其他:特异性多毛家族史,药物性。

4.
青春期PCOS诊断标准:由于难以鉴别生理状态与PCOS状态的区别,且尚缺乏循证医学的证据,目前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