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天津生物芯片的技术支撑下,突破了刺参复杂基因组测序和组装技术瓶颈,采用新一代测序技术获得132gb高质量dna序列数据,覆盖全基因组160倍。科研人员利用针对高复杂度基因组组装的创新策略,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完成了野生刺参的基因组组装,目前获得的框架图总长度达到765mb,组装叠连群contign50达112kb,该数值优于国际迄今已发表的多数水产动物基因组图谱的指标。
(1) 真菌
Oklahoma州立大学和Oklahoma大学的科学家联手研究独黑粉菌基因组,该真菌以厌氧状态寄生在大型家畜的胃肠道中,负责降解植物类材质,该研究有望揭示并合理利用降解功能基因,最终发表在ASM journal Applied and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标题为The Genome of the Anaerobic FungusOrpinomyces sp. Strain C1A Reveals the Unique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aRemarkable Plant Biomass Degrader。经分离的C1A菌株拥有大型真菌基因组,超过100Mb,共16000个以上的编码基因。这项研究的难点是,C1A菌株的GC含量超低,仅17%,可以说是他们见过的GC含量最低的物种。不仅如此,这个菌株还有一个非常罕见的特征,即基因间的非编码区域非常大,占据了73%,里面大量SSR,占整个基因组5%的比例,可以说是他们见过的最复杂的真菌。
研究人员最开始基于Illumina的Paired-End技术,测了290X覆盖度,但组装效果非常糟糕,Contig数为82325个,N50仅为1666bp,而且其中32.4%都是长度仅300-900的短Contig,于是他们只好加测了10X覆盖度的PacBio数据,最终使QV值达到59.7,即准确率接近99.9999%。“最终的组装结果使N50/N90获得了不可思议的提升,特别是发现了大量之前在Illumina结果中丢失的内含子信息,其中主要都是SSR。”参与研究的 Mostafa Elshaheda教授说道。
有了接近完整图的基因组信息后,研究人员进行了下一步的功能性研究。他们发现C1A菌株是个令人非常震惊的生物降解器,对植物材质的适用性非常广泛,比如对柳枝、 玉米秸、 苜蓿等这些性质不同的植物都可以降解,几乎所有他们尝试的植物都可以适用,这一特点使得C1A有望应用到生物燃料生产中去。
(2) 细菌
PacBioRS II测序系统无需PCR的建库技术,大大减少了高GC基因组所带来的偏好影响;领先的超长测序,reads 读长10-14kb,有效提高基因组组装精准度和完整性,可更精确检测基因组变异及修饰情况,更适用于微生物基因组研究。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和Pacific Biosciences的研究人员利用PacBio的单分子实时(SMRT)测序技术,解析了与肠杆菌(Enterobacteriaceae)相关的医院获得性感染中质粒介导的抗生素耐药性。这项成果发表在2014年的《科学-转化医学》上。
最近几年,美国频频出现“超级细菌”感染。当研究人员筛查超过14,200个患者样本及数百个从医院环境中采集的样本时,研究小组追踪到10名患者,携带了包含KPC阳性质粒的肠杆菌。还有两名患者在出院后被检测出KPC肠杆菌呈阳性。
研究人员之前试图利用短读取(short-read)测序技术对含有KPC的质粒进行测序和追踪,但遇到了一些问题。Segre解释道,部分原因在于含有抗性基因的质粒往往含有大的、移动的遗传元件。
她指出,以这项研究中的碳青霉烯耐药性质粒为例,KPC基因的两侧伴有Tn4401转座子,伸出去多达10,000个碱基。因此,在试图鉴定每个细菌细胞中的多个质粒时就面临挑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决定利用PacBio的RSII系统来产生单分子的长读取,这让他们能够同时查看细菌基因组的序列和质粒的序列。
利用这种方法,他们对2012-2013年鉴定出的12名KPC阳性患者的分离株进行了测序,同时对2011年爆发期间采集的2个分离株和医院内的6个环境监控样本进行了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