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小桔灯网 门户 资讯中心 企业动态 查看内容

方太,跨界杀入IVD!

2025-7-23 15:01| 编辑: 鹏哥| 查看: 204| 评论: 0|来源: MIR医学仪器与试剂

摘要: 值得注意的是,这不是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第一次在微流控领域进行专利布局。

近日,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公开了一件名为“一种微流控检测系统和检测方法”的发明专利,可用于居家检测,由专利的说明书中内容所述,该检测系统不仅可以单独使用,还可以与电动牙刷或冲牙器等产品结合使用。


图片


该系统包括:微流控芯片和检测设备,检测设备中设置有芯片安装槽、进样模块和进液驱动组件,芯片安装槽用于放置微流控芯片;微流控芯片包括:进样口、试剂槽和反应腔;试剂槽包括放置抗体液试剂包的检测试剂槽和放置显色液试剂包的显色试剂槽;进样口与试剂槽、反应腔均连通,用于检测样本和试剂槽内的试剂进样,并在反应腔发生反应;进样模块包括穿刺组件和旋转组件,穿刺组件的底部位于试剂槽上方,旋转组件用于控制穿刺组件向下移动刺破试剂槽中的试剂包;进液驱动组件与微流控芯片的芯片出口连通,用于控制微流控芯片中的液体流动。本说明书实施例不需要专业技巧就可以快速实现健康检测。


值得注意的是,这不是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第一次在微流控领域进行专利布局。


经在平台检索,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在微流控领域公开的专利已达14件,其中2件为发明专利,12件为实用新型专利,是在微流控领域布局专利最多的传统家电企业之一。


image.png


方太集团创建于1996年,是一家以智能厨电为核心业务的幸福生活解决方案提供商。目前,方太在全国设立了95个分支机构,并建立了涵盖专卖店、家电连锁、传统百货、橱柜商、电商、工程精装等全渠道销售通路系统。


电器》杂志社发布的《中国家庭健康家电用户体验调研报告》显示,接近七成的受访者认为,家庭需要具备健康功能或健康属性的家电产品。


而且,已有家电领军企业已经跨界进军大健康领域。海尔在2019年就推出大健康生态品牌“盈康一生”,旗下聚集了海尔生物、盈康生命、上海莱士三家上市公司,分别对应生命科学、临床医学和生物科技三大领域。美的医疗如今也已发展成为与智能家居、工业技术等并驾齐驱的重要业务板块。



但目前家电企业对于健康的布局主要聚焦在产品层面,将健康作为主要发展战略的企业并不算多,所以我们还是聊一聊一个注定要被深度产业化的技术——微流控。


根据国际MEMS专业咨询公司Yole Developpement 2022年7月发表的《Status of the Microfluidics Industry 2022》研究报告显示,预计到2027年全球微流控芯片市场份额将达到323亿美元,就细分市场来说,到2027年,微流控市场份额预计排名前3的领域分别是即时检验、制药与生命科学研究以及临床检验,市场份额分别为113亿美元(CAGR 9.1%)、94亿美元(CAGR 13.1%)和86亿美元(CAGR 10.3%)。


微流控指的是使用微管道 (尺寸为数十到数百微米)处理或操纵微小流体(体积为微升、纳升甚至阿升)的系统所涉及的科学和技术,是一门涉及化学、流体物理、微电子、新材料、生物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的新兴交叉学科。该尺度下流体运动的典型特征是受表面力(表面张力、流体阻力)而非体积力(重力、惯性)主导。


图片


因为具有微型化、集成化等特征,微流控装置通常被称为微流控芯片或者芯片实验室。


微流控芯片由微米级流体的管道、反应器等元件构成,与宏观尺寸的分析装置相比,其结构极大地增加了流体环境的面积/体积比,以最大限度利用液体与物体表面有关的包括层流效应、毛细效应、快速热传导和扩散效应在内的特殊性能,从而在一张芯片上完成样品进样、预处理、分子生物学反应、检测等系列实验过程。


具体来讲,微流控芯片具有四大优点:


图片


目前,微流控技术的主要应用场景为即时检验(Point of Care Testing,POCT)、制药/生命科学研究等领域。


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人均消费水平提高、居民健康意识增强,政府推动分级诊疗等因素推动POCT行业快速发展,而大部分POCT产品依赖微流控技术进行支撑。



POCT作为微流控技术落地最为成熟的应用场景,目前已经成功落地多款商业化产品且市场表现不错。甚至可以说,目前市场上几乎大部分商业化的分子POCT产品都是基于微流控芯片平台技术实现的。


图片


不少企业争相布局,IVD领域POCT成为微流控技术应用最广泛领域。


图片


国内企业在一些全球优秀微流控POCT产品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以及优化改进,目前已经推出多款微流控POCT产品,且在市场上反响不错。


生化领域,天津微纳芯、万孚生物、锦瑞生物、斯玛特科技、普施康生物等都开发了生化微流控POCT系列产品;


免疫领域深圳微点生物、成都微康生物等都有布局。


分子诊断领域,博晖创新、万孚生物、迪奇生物等企业争相进入。


血气领域,深圳理邦的i15秉承了i-STAT的技术路线,市场反响也不错。


凝血领域普施康生物打造了微流控凝血系列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分子诊断领域的自动化程度仍然偏低,高端自动化产品体积较大价格很高,应用微流控技术可以产生较好的产品竞争优势,故而是近些年来行业内各企业关注的重点。


此外,诸多行业专家认为,微流控行业目前发展快速但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行业整体无论是对于微流控技术的把握还是对技术本身的认识和见解还都处于浅层次,目前挖掘出来的应用场景还只是冰山一角,还有诸多应用场景尚未发掘到微流控技术的潜力,微流控创造的颠覆性应用还需进一步发掘与探索。


未来随着国家对于交叉学科的持续建设和投入推动,将会有更多的应用场景被发掘从而显现微流控技术更大的发展潜力。同时伴随着微流控芯片成本的进一步降低以及高端芯片的设计制造技术进一步提升,行业将迎来爆发。

图片
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小桔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联系授权。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小桔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所有再转载者需自行获得原作者授权并注明来源。

最新评论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