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小桔灯网 门户 资讯中心 市场观察 查看内容

2025年IVD并购:巨头分拆VS明星破产,谁在改写规则?

2025-7-23 11:39| 编辑: 归去来兮| 查看: 172| 评论: 0|来源: MedTrend医趋势

摘要: 2025开年,IVD行业期待着大规模并购。
2025开年,IVD行业期待着大规模并购。
无并购,不巨头”已成为IVD领域的共识。纵观全球IVD领域巨头的发展历程,并购往往是其发展的基本路径之一。究其原因,医疗器械的制造属性使其细分领域差别较大且产品更新迭代速度较快,同时各细分领域天花板明显。因此,并购成为企业突破单一细分领域天花板的有效手段

从数据上来看,据普华永道的相关分析:截至2025年5月15日,美国医疗服务市场(含医院、实验室服务及部分诊断业务)共披露445宗交易,总交易金额约640亿美元,同比下降8%。而根据360Dx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球IVD行业共宣布了13起全公司并购交易,相较于2024年同期的9起有所增加。

生物梅里埃加码POCT赛道,到西门子将AI与数字孪生技术注入生命科学;从快奥森多调整分子诊断战略聚焦床旁应用,到Illumina跨界蛋白质组学延伸基因测序优势,顶级巨头并购的背后暗藏着对技术、场景的战略押注。然而,这场始于年初的全球并购潮,并非孤立的资本游戏,随着私募融资与IPO的回暖全球诊断行业开始对技术趋势、市场需求集体回应。

其中重点案例包括:

相比之下,国内IVD持续承压从并购数量的断崖式下滑,到私募融资的 “量价齐跌”,再到头部企业财报中刺眼的利润跌幅,国内IVD企业正集体经历一场 “生存大考”。
私募融资上,2025年第一季度仅完成18起,相比同期下滑超40%。近日,11家国产IVD企业发布2025半年报预告,“哀鸿遍野”。7家明确亏损1家虽然盈利但同比暴跌行业整体步入“盈亏分化”的深水区。2025对于国内IVDl来说,是一场“生存鏖战”。
进入2025下半年,全球顶级诊断又传出新消息:BD医疗175亿美元的交易将其分拆的生物科学诊断部门并入实验室设备制造商沃特世赛默飞世尔正以约40亿美元的价格寻求出售其诊断部门的部分业务。一场顶级诊断巨头的分拆,正在上演,正悄然成为下半年全球IVD舞台的新主角。
01
始于顶级诊断的“并购潮”

在这场始于顶级诊断企业的并购潮:年初,生物梅里埃1.38亿欧元(约合1.40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SpinChip Diagnostics,强化POCT产品组合。4月,西门子以5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生命科学研发软件提供商Dotmatics,将工业AI、数字孪生技术延伸至生命科学。
6月,快奥森多分子诊断战略进行重大调整,以约1亿美元(约7.185亿人民币)对价全资收购LEX Diagnostics公司,同时决定中止旗下Savanna平台的开发工作,重点强化床旁分子诊断领域的布局。同月,Illumina豪掷4.25亿美元收购SomaLogic正式进军蛋白质组学领域,试图将其在基因测序领域的优势延伸至蛋白质层面。
据海外IVD观察家数据显示,2025上半年全球诊断行业已经宣布了超过13项全公司并购,高于2024年同期9项。与2024年同期相比,2024年上半年诊断领域最大一笔交易为3.4亿美元,且没有单笔超过5亿美元的并购,整体市场活跃度低迷。相比之下,2025年上半年已从去年的“冰冻”状态中逐渐解封。
Outcome Capital董事总经理Craig Steger表示:“大型诊断公司如赛默飞世尔丹纳赫安捷伦雅培罗氏诊断等,仍然是市场的主要买家,它们的需求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在市场偏好方面,有多不同。丹纳赫侧重于数字PCR技术上半年其诊断业务的呼吸道检测需求超出预期。罗氏诊断则是领衔NGS技术,其与康圣环球、福君基因、真迈生物等,围绕NGS技术在遗传病检测、血液肿瘤应用场景下协同破局雅培依旧是POCT领域重点布局呼吸道病原体、肝病检测、自动化等安捷伦则更多专注于质谱液体活检技术。

私募融资方面,2024年全年为54笔,但2025年上半年就有35笔投资,私募融资超过同期。其中,2月,胃肠道健康诊断公司Geneoscopy完成1.05亿美元融资。4月,生命科学公司Caris Life Sciences完成一轮1.68亿美元的融资,拓展其基因组检测平台。6月,诊断公司 deepull成功完成超额认购的C轮融资,融资额达5700万美元。可以看出IVD企业的吸金能力依然强劲

IPO也略有增加,2025上半年有3起重要IPO事件:2月份,安博生物科技完成800万美元的IPO。5月份,新加坡microrna完成1.128亿美元IPO。6月份,癌症诊断公司Caris Life Sciences登陆纳斯达克,IPO募资4.94亿美元。相比之下,同期2024上半年仅有一起重大IPO:2024年6月,Tempus AI在纳斯达克上市IPO募资4.107亿美元
不过,可以看出投资者心态发生了转变。随着2024年IVD行业“冰封”,投资者不再愿意为尚未成熟的技术或产品支付高昂的溢价,2025年,全球资本更倾向于流向那些已具备商业化能力、有明确盈利路径和监管批准的公司,而非早期研发阶段的项目。

02
本土IVD“遇冷”

相比于全球顶级诊断并购潮,国内市场整体“遇冷”。2024年,国内IVD领域收购事件共计43起,涉及金额约80亿元,同比增长66.67%。而2025年上半年国产IVD并购不足10起,整体下滑。

其中年初圣湘生物以人民币8.075亿元收购中山海济100%股权,强化诊疗一体。紧接着2月,圣湘生又以7560万元收购红岸基元生物54%股权,杀入血球POCT赛道。5月,艾迪康以2.29个亿拿下两家IVD公司,布局血液检测与IVD供应链领域。
不仅如此,2025年,IVD产业与资本(私募融资、IPO和兼并重组)的市场表现,比料想的还要“凛冽”。2024年,IVD领域共完成130笔私募股权融资交易,融资聚焦于免疫诊断多组学POCT领域。2025年第一季度仅完成18起,相比同期下滑超40%,聚焦领域主要在分子诊断POCT质谱检验自动化
并购与资本的发力,背后离不开集采的施压。2024年底,1轮生化、1轮发光集采延续,众多IVD企业都游走在在亏损和亏损的边缘行业一片哀嚎。
2025年Q1 国产IVD企业出现了断崖式下跌:60家上市国产IVD企业中仅9家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行业整体跌幅达五年来最大值。IVD头部如迈瑞净利润下滑16.81%、万孚下滑13.37%、安图下滑16.76%、乐普下滑21.44%、九强下滑30.99%、亚辉龙下滑84.63%、迪安下滑190.66%......
近日,11家IVD企业又发布2025半年报预告,“哀鸿遍野”。7家明确亏损1家虽然盈利但同比暴跌行业整体步入“盈亏分化”的深水区
  • 7家亏损企业分别是,达安基因(亏损1.4亿至2亿元)、金域医学(亏损6500万至9500万元)、科华生物(亏损1.2亿至1.7亿元)、润达医疗(亏损1.1亿至1.3亿元)、贝瑞基因(亏损2200万至3300万元)、万泰生物(亏损1.3亿至1.6亿元)、塞力医疗(亏损5500万至6600万元)。

  • 1家利润暴跌企业是明德生物,实现净利润1000万至1500万元,但同比大幅下降77%-85%

不仅如此,今年以来,国家从政策层面针对检验科的改革,推行检验收费下调检验套餐解绑检验结果互认三项,直指IVD企业的“七寸”。
如此高强度的政策与集采下,IVD企业终于“扛不住”了。2025年,接连传来IVD企业破产、倒闭或暂停生产的消息。3月21日,江苏一诺生物科技传出破产消息;5月8日和合医学资金链断裂,宣布旗下12家子公司陷入经营困境;5月20日,挂牌新三板的璟泓科技股票停牌,或将破产清算;5月22日,立凯生物面临破产清算;5月25日,成立10年的蓝韵生物面临破产;同日,国内POCT血球的先驱者创怀医疗面临倒闭......
2025年,对于IVD企业而言,不是并购大笔花钱的时候,活下去才是终极命题。
03
下半年,或许分拆才是“主角”

Craig Sergott认为,资产剥离可能成为下半年的一大趋势
而这场2025年下半年可能的分拆浪潮,BD率先打响。
7月14日,BD医疗宣布以175亿美元的交易将其分拆的生物科学诊断部门并入实验室设备制造商沃特世(Waters)公司。分拆后,碧迪股东将持有“合并公司”约39.2%股权,沃特世股东持有约60.8%
此次BD分拆的“生物科学和诊断部门”,包括综合诊断解决方案(IDS)涵盖标本管理技术,和生物科学(BDB)包括其最著名的流式细胞仪、癌症检测等产品,分拆的本质是战略聚焦
在诊断技术边界日益模糊的今天,BD选择分拆,换取在医疗技术领域的绝对专注沃特世依靠着原BD诊断部门,有望成为全球顶级生命科学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BD医疗股价年内已经下跌23%
除了BD分拆,近日,外媒《FINANCIAL TIMES》报道,赛默飞世尔正以约40亿美元的价格寻求出售其诊断部门的部分业务,包括生产传染病检测设备的微生物学部门拍卖流程不保证最终成交,公司可能选择继续持有该资产)。
而此次计划剥离的诊断业务年销售额约14亿美元,年调整后收益约3亿美元,占其专业诊断部门的三分之一

赛默飞股价今年已下跌20%,分拆背后业绩乏力是原因之一。
2025年Q1,赛默飞虽整体营收达52亿美元、同比增长9.8%,但业务板块分化严重。其医疗部门表现亮眼,收入增长17.3%;而生命科学部门增速骤降至0.7%,较去年同期下滑9.3个百分点
就算是顶级诊断巨头,在2025年也开始剥离拖累整体增长的业务“包袱”将资源倾注于更具增长潜力的核心赛道不过,这一趋势对国内IVD同样具有启示意义。当下国产IVD面临生死考验,与其在全链条布局中分散精力,不如借鉴全球顶级巨头的“聚焦”逻辑,让业务更“轻”、战略更 “精准”,才能在资本趋紧的环境中找到生存支点,在行业洗牌中积累转型动能。

“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考场。”回过头来看2025年的全球诊断产业,正在撕裂为两个平行世界

一端是顶级巨头以分拆重组寻找新航向另一端国内IVD的“生存鏖战”,当“活下去”成为首要命题,战略腾挪的空间正急剧收窄。
不过,这场淬炼最终只有强者才能留下

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小桔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联系授权。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小桔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所有再转载者需自行获得原作者授权并注明来源。

最新评论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