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医疗器械的良性发展离不开资本的支持。 A股市场在拓宽医疗器械企业融资渠道、促进资本形成、优化资源分配、分散市场风险等方面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A股市场上,医疗器械企业申报IPO的相关数据,也成为观察行业状态的重要窗口。 在2023年上半年,A股仅2家医疗器械企业完成IPO上市,但却有7家企业终止进程。 A股医械IPO数据堪称“惨淡”,渗着凉意。不过,也潜藏着趋势。 01仅2家上市,医械IPO或将创年度新低 今年上半年,A股医疗器械成功IPO的企业数量仅为2家,要与2022年的16家齐平,下半年的任务量巨大。如无意外,A股医疗器械企业IPO数量将达成“两连降”。
四川港通医疗的注册已经生效,于7月13日发布《港通医疗: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网上摇号中签结果公告》,上市在即。但即便加上四川港通医疗,数量依然偏低。 而且,虽然杭州安杰思与重庆西山科技成功上市,但两家企业上市以来的股价走势也不太美妙: 5月19日,杭州安杰思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发行价为125.8元,上市首日股价-1.19%。随后股价就一直在发行价附近来回波动。 ▲杭州安杰思股价走势 6月6日,重庆西山科技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发行价为135.80元/股,募资约18亿元。上市首日,重庆西山科技股价上涨+40.79%,市值超百亿元。 不过此后,股价一路下行,截至7月12日收盘,股价已经跌至125.21元/股,低于发行价,市值也跌至67亿元左右。 ▲重庆西山科技股价走势 当然,IPO的“凉意”也不仅仅体现在医疗器械行业。 好消息是,如果顺利的话,有7家企业有望在下半年或者明年成功完成IPO。其中,
另外,今年上半年发布的公告中,有11家申请IPO上市的医械企业处于【已问询】状态,1家【已受理】。这12家医械企业,都将成为冲刺IPO的种子选手。 12家企业中,9家选择冲刺科创板,占比达到75%。 02主动撤回成为新常态 在成功上市企业数量低迷的同时,终止IPO进程的医疗器械企业数量多达7家。 包括:
这些企业分处不同的细分领域。 7家终止企业中:
近年来,终止和撤回IPO申请不是什么新鲜事。 根据证券日报在7月12日发布的数据,今年以来,130家企业(不分领域)终止首发上市申请,其中120家为主动撤回,占比超九成。业内认为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主动撤回材料,终止IPO进程,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从主动撤回情况来看,医疗器械领域的6家均是拟上市企业被监管部门进行了问询后作出的选择。 从上市板块来看,创业板成为A股撤单高发区,4家(过半数)撤单公司申报创业板。 事实上,在全面注册制发布以来,密集撤单基本上成为IPO审核的新常态。更加严格的全过程监管,业绩佳、申报材料经得起问询才是IPO发审过关的硬道理。 除了7家终止IPO之外,在6月30日,3家医疗器械企业因为需要进行财报更新而【中止】IPO进程。这三家企业均拟上市科创板。 03谁在逆势爆发? 注册制、两票制、带量采购、DRG支付等政策,推动国产医疗器械朝着高技术水平、高性价比方向不断发展,加速实现国产替代,进而强化中国医疗器械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但究竟哪些领域是热门赛道?哪些领域已经从风口上跌落?我们让数据说话。 IVD企业上市风潮已过 毕马威发布的《医疗器械行业IPO手册》显示,2020年-2022年6月30日,共有75家境内医疗器械企业在A股、港股或美股IPO上市。从行业分布来看,IVD行业上市企业最多,达30家。 到了2023年上半年,根据医趋势统计,更新上市动态的32家医疗器械企业中,仅3家与IVD板块相关:
显然,由疫情需要所带来的IVD上市潮已经成为过往。 植介入类(心血管/骨科/神经)爆发 更新上市动态的32家医疗器械企业中,8家属于植介入类高值耗材(覆盖心血管、骨科、神经介入等领域),占比1/4。 其中,5家目前处于【已问询】阶段,包括:
近年来我国植入介入医疗器械国产化替代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一个普遍的观点是,市场占有率超过50%就能被视为实现了国产替代。在此逻辑下,我国目前已实现国产替代的植入介入产品,包括冠脉支架、封堵器、主动脉介入等。 但在心脏起搏器、冠脉通路类、外周血管介入、神经介入、电生理器械等植入介入领域,仍被外资巨头垄断。借着国产替代的东风,聚焦于这些领域的企业或能更多地受到资本的青睐。 外科手术器械火热寻求IPO 外科手术器械领域也是寻求IPO上市的热门赛道,尤其是微创外科领域。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微创手术渗透率从2016年的8.8%增长到14.2%;预计2022年将达15.8%,随着医保政策改革以及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未来选择微创外科手术的中国患者将越来越多。这也进一步带动了中国微创外科器械企业的发展。 2023年上半年,共有7家外科手术领域企业更新了IPO动态。 上半年里唯二完成IPO上市的两家企业(聚焦于手术动力装置的重庆西山科技,聚焦于内镜微创诊疗器械的杭州安杰思)均属于该领域。 其他5家企业均处于不同的阶段:
科创板、创业板最受器械企业青睐 根据【拟上市地点】,上半年更新上市动态的32家医疗器械企业中:
也就是说,科创板和创业板受到大部分医疗器械企青睐。 7月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谈到了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医疗器械监管、创新医疗器械、医疗器械网售等行业关心议题。 会议指出:近年来,累计批准了创新医疗器械217个,仅今年上半年就有28个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通过这些年药品、医疗器械产品的受理量、审批量,包括今年上半年的受理量和审评量,就能够明显看出我国的药品医疗器械创新成果已经进入了爆发期。 在“鼓励创新医疗器械上市”的环境下,A股医疗器械的IPO是否会在下半年迎来逆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