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242|回复: 5

[分享] 有哪本书,你恨不得把它全部内容都背诵下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26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26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本比较冷门的书《设计规则:模块化的力量》,虽然豆瓣上只有58个评价,但是确实能学到很多东西。
这本书对我非常深远。不是是投资,创业,还是其他领域,模块化思想都能帮上你。这本书告诉我们生万物的规则。
书籍电子版PDF(建议及时保存,避免被和谐):https://pan.quark.cn/s/aa40d59295df (在 设计类 文件夹)
备用链接:https://drive.uc.cn/s/639245b1f41a4





这本书谈的是机制设计,机制设计就是系统运行规则的制定,是一个复杂系统的构建。无论是创业做一个公司,开发一个产品,还是创作一篇文章,都是在构建一个复杂系统。
那么如何构建一个复杂系统呢? 本能的反应就是先局部,再组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这就是模块化的思维。
《设计规则:模块化的力量》是关于模块化的一本神书,是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教授写的,通过讲解如何用模块化的方式构建一个复杂稳定运行的系统。
鲍德温教授]认为模块化系统应由下面三个要素组成:
• 设计规则:每个模块间的相互依赖性形成一定的规则;
• 模块:每个模块都要遵循统一的设计规则,而内部可以独立设计;
• 系统集成与检测: 监测并协调各个模块组件集合成整体后的不适合部分。
这里需注意一点,模块是可以递归的,即能够「大盒套小盒」,也就是说模块还可以分解为多个子模块,如有必要,子模块仍然可以进一步分解。将复杂事物分层是帮助我们认清它的一个有效努力,但也不应分太多层,层数太多,设计规则会变复杂,最后整合时发生矛盾的可能性就成倍增加
有用的话,请帮我点个赞!
我们逐个分析这三个步骤:
第一步,设计规则
首先来看设计规则,在模块化过程中,设计规则是纲领,是指导方针,鲍德温教授说明确的规则有三种:
• 结构:确定系统有哪些模块构成,即怎样将模块分解,分类,以及他们如何发挥各自作用;
• 界面:定义模块的边界,模块排序方式,空间、时间的安排,模块间的关系以及信息传递方式;
• 标准:检验模块是否符合设计规则,对模块性能测验和评定。
除明确的规则外,还有一种「隐形的设计规则」,这种规则只在模块内部有效,而对设计其他模块没有影响。而模块内部的决策,可被代替或者事后再定,因此也就没有必要与同它平行的模块知道,我们选择将它「隐藏起来」。
第二步,操作模块
规则有了,那具体如何操作模块呢?鲍德温教授的《规则设计》一书总结了六种不同的模块操作程序:
1.分解:将任务或系统分解为多个模块;
2.替代:用某个模块去替代另一模块;
3.排除:去除某个模块;
4.扩展:增加某个模块;
5.归纳:将多个模块中相同要素归纳合并到一起,组成一个新的模块,这意味将原来的隐藏信息移动到设计层级,使之对其他模块组可见;有点像一个公司中,原来每个项目组都有一个人负责营销,现在将各项目组营销人员整合起来,组成一个新的营销部门,负责所有项目组的营销任务。
6.移植:系统中的某个模块还负责其他同级模块的一些功能,有挣脱该层级的需求,于是就将它升级到上一层。这就像在企业中,一个小组长是多面手,既管营销,又管生产,都干的很好,小组长这个职位已经不能充分发挥它的才能,领导就升迁他做了副经理。
第三步,系统集成与检测
模块化系统中最后一个要素是系统集成与检测。如果高质量的完成了规则设计和模块操作,那么系统集成会很顺利。但结果总跟预想的不一样,因此需要对各模块检查验收,以及协调和消除各模块间的摩擦。一般来说,系统集成与检测是平行于其他模块的一个实现特殊功能的模块。这有点像建筑施工中监理单位的工作,监理和施工单位是平行的,负责检查各单位工作的完成质量和进度,也协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保证项目既快又好地竣工。
这本书因为含金量极高,跨学科,理论性很强,读起来会有点难度,我读了三遍,做了几万字的笔记,才摸到点门。
如果对这个主题感兴趣,有本比较薄,好读的书,名叫《模块时代:新产业结构的本质》,日本人写的,是对这个领域的一些概述,相对好读很多,读完感兴趣,意犹未尽,可以再啃设计规则。
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原文书籍电子版PDF(建议及时保存,避免被和谐):https://pan.quark.cn/s/aa40d59295df (在 设计类 文件夹)
备用链接:https://drive.uc.cn/s/639245b1f41a4







如果文章对你有用的话,请帮我点个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26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英耀篇》。
原来是江湖算命师傅忽悠人的口诀。
大概就是如何察言观色,然后给出判断,让人惊呼好准好准,然后骗钱的。
但是生活用在观人观色实在好用。
不算是一本书,就是两千字的文章 ,目前正在背,估计是背不下来了。
但是如果能背下来,效果恐怖!
以下是全文:


英耀赋
入门先观来意,既开言切莫踌躇,天来问追欲追贵,追来问天为天忧。 八问七,喜者欲凭子贵,怨者实为生孙近古。 叠叠问此件,定然此件缺,频频问原因,其中定有因。 一片真诚,百说慕名求教,此人乃是一哥,笑问看我贱相如何?此人若非火底就是畜生。

砂砾丛中辨金石,衣冠队内别鱼龙,僧道纵清高不忘利欲,庙廊之士志在山林,初贵者志极高超,久困者志无远大,聪明之子家业常寒,百拙之夫财终不匮。眉精眼锐,白手兴家之人,碌碌无能,终生工水之辈。破落户穷极不离鞋袜,初发家初起好炫金饰。神暗额光,不是孤孀亦弃妇,妖婆媚笑,倘非花底定宠姬。满口好对好,久居高位,连声是是是,出身卑微。

面带笑容,而心神不定,家有祸争,招子闪烁,而故作安祥,祸发自身。好勇斗狠,多遭横祸。怯懦无能,常受人欺。志大才疏,终生咄咄空抱恨。才偏性执,不遭大祸亦奇穷。治世重文学之臣,乱世发草莽英雄。通商大邑竞工商,穷乡僻壤争林田。

急打慢千,轻敲响卖,隆卖齐施,敲打审千并用,十千九响,十隆十成,敲其天,而推其比,审其一而知其三,一敲即应,不妨打蛇随棍上,再敲不吐,何仿拨草寻蛇,先千后隆,无往不利,有千无隆,帝寿之材,故曰无千不响,无隆不成,学者可执其端,而理其绪,举一隅而知三隅,随机应变,鬼神莫测,分寸己定,任意纵横,慎重传人,不出帝寿,斯篇玩熟,定教四海扬名。

入门先观来意,出言先要拿心。先千后隆,乃兵家之妙法。轻敲响卖,是江湖之秘宗。有问不可迟答,无言切勿先声。谈男命,先千后隆,谈女命,先隆后千。人人后运好,个个子孙贤。三五成群,须防有假。嘻呵成,必定无心。来意殷勤,前运必非好景。言词高傲,近来必定佳途。

言不可多,言多必败。千不可极,千极必隆。父年高而母年细,定必偏生庶出。己年细妻年高,当然苟合私逃。子年与妻年仿佛,非填房定偏室坐正。父年与己年相等,不是过继定螟蛉。老年问子,虽多亦寡,忧愁可断。少年问子,虽有亦女,立即分清。早娶妻之人,父业可卜。迟立室者,祖业凋零。当家早,父必先丧。当家迟,父命延长。少年问亲娘,有病在牙床。老父问娇儿,定必子孙稀。

来意神清,定必无心谈事。出言心乱,定当有意问灾凶。少年过于奢华,其人必然浪子。老人过于朴实,此辈定是愚人。年嫩志诚,千金可托之肖子。老来白霍,万事无成之鄙夫。男儿问娼女,此乃终日谈烟花之俗子。妇人问翁姑,其人固念病体忧愁之贤女。男人身配独锁匙,未断有室。妇人襟头常带乳,不是无儿。

气滞神枯,斯人现困境,谋事十谋九凶。色润声高,此子近处吉祥,十成九就。入门两目流连,必多心而无专一。身摇浪定,定小相而带轻浮。衣服朴而洁,铜匙坠带,生意场中之能人,可卜权衡早创。履华而整,银圆满袋,游乐场上之浪子,当决家业将倾。田园近有,定卜先贫而后富。家业变尽,必然先富后贫。

少年赞他寿长,老人许加福泽。恶人勿言恶,只许傍借而此,隆千齐下。善人当言善,反正而说福寿同施。中年发业兴家,此人善营善作。老来一筹莫展,是老失运失时。远客异方,祖宗每多富贵。近营内地,可断兄弟贫穷。

小人宜以正直义气隆他,万无一失。君子当以诚谨俭让临之,百次皆同。得英切勿尽吐,该防真里有假。失英最忌即兜,留心实内藏虚。见水切宜用意,不可露轻视鄙贱之心。过火理当谨慎,最好看定方向开言。刚柔并用,拷夹齐施,有千有隆。携琴祖宗有隆有千,火响连天。坐立顶正大,言语要庄严,军马不可尽出,声气定要相连。淡定吞吐,得意不宜再往。言词锋利、失之不可复言。声响视正君子相,目横语乱小人形。

男女同来,分清老少亲戚方可断。单身再问,审定方向形势始能言。寡妇询去留,定思重配。老媪多叹息,受屈难言。病询自身,虽佑亦宜慢泄。老询寿元,未可即断死亡。有子而寡,宜劝守节,将来必有好景。无儿问去,当要著其别栖为高。

此乃看其人之年岁为立言。童儿身上,反复追寻,前儿难养。老大问自身,查寿元,现有病符。瞻前顾后,必当高声唱问,以定其身。拉衣牵裙,定要暗里藏讥,以求其实。

十六七之少女问男,春情己动,异性亦然。五六十之老翁问女,冬雪既降,同偶何嫌。因人情而谈世故,忖心理以顺开言。俏遇硬鼻高头,千中带夹。

不受则隆。隆而吐则可,不吐连消带打,高声呼喝。千他古运将来,使其惊心动魄,言语要真诚。若逢低首浅笑,隆中带打,不声则千。千而吐则可,不吐要逐路微拷。低语讲话,隆其苦尽甘来,使其扬眉喜气,言语要温柔。

男子入门,志气轩昂,袒胸露臂,高谈雄辩,非军政之徒定是捞家之辈。每要留心讲解,恐失言以招灾。女子进来,言柔步淡,低头羞答,非闺秀之人,定名门之女,为势必听。我军马须从容,旁敲侧引。视同来而眨眼,恐非有意寻求。对自己作疏言,未必无心试探。非得真英,不可落军马。须防马失前蹄。

眼观四面,耳听八方,坐立必要端方。军马出须坚定,切忌浮言乱言,又忌俗语虚言。先用人品涤荡一番,英耀未到,军马单刀直入,自然马到功成。

但论叩经叩策之法,如官府升堂审案,必要寻根寻鸿。一层一层,至紧深究根底。祸福此法,如入大座高楼,由浅入深,由轻至重。大概论之。至紧问自身日后,次开谋望新花,次家宅占病,亦宜挨入自身可决。

断自身之法,人生品行,一世好运丑运,可为议论。亦要在自身入脉,可能知得内里因由。大约之法,如行兵调将,务要随机应变,仔细留心,不能一概而论。真乃变化无穷也。

古人云,出人头地,须用苦心。工夫后学必要常常念熟,自有进步。书云,学而不思则妄,思而不学则怠。凡间更新守旧,必定夹定男女。

若男问必生意打工求财。若女问恐入八复飞。必要一一夹清。见生意,启军马,必须镇定。

贪者必贪,君子引为大戒,佛门亦为五戒之首,故做阿宝者的罪过,咎不在相而在一。

贪官者,民贼也,好商者,民橐也,豪强者,民之虎狼也,其或以知欺愚,恃强凌弱,欺人孤寡,谋人财产,此皆不义之财也,不义之财理无久享,不报自身,亦报儿孙,不义之财,人人皆得而取之,故曰做阿宝者,非千也,愿天之罚而已。

凡做阿宝,博观而取之,慎始更慎终,未算其利,先防其弊,未置梗媒,先放生媒,故善为相者,取之不竭其力,不伤其根,上顺天理,下怏人心,并使之有所畏怯而不敢言。不善相者,竭一之力,伤之一内,取非不义之财,上违天理,下招人怨,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凡一皆可札飞也,君子敬鬼神而远之,小人畏神鬼而陷之,或求妻财子禄,或畏疾病灾祸,非有所惧,即有所求,察其所惧,观其所求,而善用军马,则一无不唯命是从,故曰:“我求他,不能他求我。”

札飞之术,贵在多方,幻其真耶,神化莫测,小验然后大响,众信而后大成,鬼神无凭,唯人是依。一犬吠形,百犬吠声,众口烁金,曾参杀人,虽明智之士齐所疑惑,何况一哉。善为相者,莫不善用甲媒,故曰:“无媒不响,无媒不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26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Science Research Writing for non-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
我读博士期间,真的把这本书背下来一大半。一直到现在,也会时不时背一下。
推荐需要写paper的博士生背下来,写文章事半功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26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则短篇《判决》,常看常新,当时把全文手打下上传在公众号里,在此分享一下:
—————以下为全文———————

恰好,这里有一位自杀者由于苦恼而发的议论,不用说,这人是唯物主义者。
“······说真的:这大自然有什么权利把我生到这世界上来,它这样做基于自己的哪些永恒法则?我生而有知,也意识到这个大自然:它有什么权利未经我的允许就把我生成一个有意识的人呢?既然我有意识,因此我就有痛苦,但是我不想痛苦——因为我凭什么要同意接受这痛苦呢?大自然通过我的意识向我宣告,存在着某种总的和谐。于是人的意识便从这一宣告中造出了若干宗教。大自然告诉我,虽然我心里很清楚,我不能也永远不会参与到这总的和谐中去,而且也根本不可能了解它究竟是什么——但是我仍旧必须服从这一宣告,必须逆来顺受,为了总的和谐而接受这痛苦,同意活下去。但是如果让我自觉选择,那么,不用说,我宁愿仅仅在我存在的那一瞬间是幸福的,至于这整体及其和谐云云,在我消灭之后,与我毫不相干——在我去世之后,这整体及其和谐是否仍旧存在于这世上,还是与我一起立刻同时消灭,在我都一样。再说,我凭什么要操心在我去世之后它是否依旧还存留——这倒是个问题?还不如我生来就像所有的动物那样,也就是尽管活着,但是不能理性地意识到自己那样;我的意识恰恰不是和谐,而是相反,是不和谐,因为有意识的我不幸福。诸位不妨看看,说在世上幸福?什么人同意继续活下去?恰恰是那些形同畜生,就他们不发达的意识而言,更接近于动物类型的人。他们很乐意活下去,但是他们的生活条件却像动物一样,即吃喝睡觉,安家立业,生儿育女。至于要像人一样吃喝睡觉,那就必须发财,必须掠夺,至于要成家立业,那就必须主要靠掠夺。有人会反驳我说,似乎可以在理性的基础上,可以在有科学依据的、正确的社会原则上成家立业嘛,何必靠此前出现过的掠夺呢?就算这样吧,但是我倒要请问:因为什么?为什么要成家立业,为什么要花费大力气来正确地、理性地、合乎道德和循规蹈矩地在人类社会中成家立业呢?对于这个问题。当然,任何人也不能给予我正确地回答。他们能够回答我的无非是:“为了享受”。是的,如果我是一朵花或是一头母牛,我倒能得到享受。但是,像现在这样,不断地向自己提出问题,我是不会得到幸福的,即使我处在爱他人和人类对我的爱(注:爱他人的人们彼此相爱,是基督教最基本的信条)这种最高级的最自然的幸福中,我也不可能幸福,因为我知道明天这一切就会统统消失:而我,这整个幸福,这整个爱,以及整个人类——将统统化为乌有,化为过去的一片混沌。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无论如何不能接受任何幸福——倒不是因为我不愿接受它,也不是因为我因原则而产生的某种固执,而不过是因为明天我就可能变为零,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不会幸福,也不可能幸福。这是一种感情,一种自然而然的感情,而我却战胜不了它。好吧,就算我死了吧,可是只要人类能代替我而永远存在下去,那么,也许,我毕竟还能得到某种慰藉。但是,要知道,我们的星球不是永恒的,而且人类的生存也是有期限的——同我一样,一刹那而已。因此不管人类在这地球上安排的如何合乎理性,如何快乐,如何公正和神圣——这一切,到明天,都将成为那同一个零字。虽然,根据大自然的某种万能的、永恒的和僵死的法则,不知为什么,这结果似乎是必需的,但是请相信,蕴含于这一想法中的,却是对人类的某种极大的不敬,是对我深深的侮辱,更因为这事无法归罪于任何人,因而令人更加无法忍受。
最后,如果,甚至假设,这个关于人在地球上终究会在合乎理性和科学的基础上安置下来的神话,是可能的,并且相信这一神话,相信人们的幸福终将到来,但是,一想到大自然根据它的某种因循守旧的法则,在使人达到这一幸福之前,却必需千千万万年地先把人折磨个够,一想到这点,就使人无比愤慨,不能容忍。现在,再来说那个终于使人达到幸福的大自然,不知为什么,明天必须把这一切都化为零,尽管人类为了达到这幸福已经受尽了各种各样的苦难,而且,主要的是,凡此种种,它对我和我的意识还毫不隐瞒,可是它却向母牛隐瞒,不想让它知道,这就使人不由得产生一个非常滑稽可笑,但又令人不能容忍的可悲的想法:“如果我来做一次大胆而又无礼的实验,把人插进泥土,目的只是为了看看这类生物是不是适合在泥土里生长,那又会怎样呢?”主要是,这想法的可悲之处在于这里仍旧没有可以指责的人,谁也没有作过这样的试验,也无人可以诅咒,而这一切无非是根据我完全不能理解的大自然僵死的法则产生的,而我的意识无论如何没法同意这些法则。Ergo(拉丁文:因此,所以):
因为我就幸福所提及的问题,我通过我的意识从大自然那儿得到的回答仅仅是,我只有在总的和谐中才能得到幸福,舍此,别无他法,对于我来说,这显而易见:我永远无法理解这种所谓的总的和谐——
因为大自然不仅不承认我有要它说明的权利,甚至对我的问题根本不予理睬——倒不是因为它不想回答,而是因为它回答不了——
因为我深信,大自然为了回答我的问题,肯定会将我自己指定给我(无意识地),并通过我的意识来回答我(因为我自己就一直在对我自己说这一切)——
因为,最后,既然是这样,我就同时担任了既是原告又是被告,既是受审人又是法官的角色,因此我认为这出喜剧就大自然方面而言是完全愚蠢的,而忍受这样一出喜剧,就我而言,我认为甚至是屈辱的——因此,我作为既是原告又是被告,既是法官又是受审人的这一无可置疑的角色,我判决这个无礼而又无耻地把我生出来受苦受难的大自然——与我一起同归于尽·······可是,因为我无法消灭这个大自然,因此我只能消灭我自己一个人,唯一的原因就是因为忍受这种暴虐太苦恼了,而在这种暴虐中,居然并无可以归罪的人。
                            N.N.(拉丁文 Nomen  nescio 的缩写,意为某人,某某)
——————附上原书全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26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官场小说《沧浪之水》,唯一强烈推荐。摘录部分语句(不代表本人同意其观点):
1、最深刻的思索也改变不了最简单的事实,因此最简单的事实有最深刻的内涵。
2、我看了几十年,就看清了一个人字。人有偏见,人永远站在自己利益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所以人从来不讲道理,他只从自己的立场去讲道理。
3、依我看,在一个按实力分配利益的时代高唱理想是可笑的,由既得利益者来主唱更是滑稽,他们的理想在高唱中已经实现。他们过得那么好,我过得那么差,我还要听他们讲奉献和牺牲。
4、首先是生存,然后才是生命。在还被生存问题困扰着就去谈生命,那太奢侈了,那是圣人的选择,我是凡人,我有欲望,我有一大堆生存的问题要去解决。
5、说是说那一套道理,做则是按需要操作,习惯了,也就脸不红心不跳气不喘了。大家都这样,反而成了一条游戏规则,不懂规则的人把他的话信以为真,用他说的话去要求他,那这个游戏就玩不下去了。
6、世界上没有比钱更浅薄的东西了,可也没有比钱更深刻的东西了,人活着就要解决一大堆问题,解决问题就要用钱,这是怎么也绕不过的硬道理,比合金钢还硬。
7、一个人在他特别关注的事情上,由于情感还有利益的遮蔽,总会有盲点,使他不能客观地去认识事情,人就是有偏见,有了偏见就不可能有客观性,也不可能有自觉的公正。
8、有些东西,一定要在那个位子上才会有,否则什么都没有,连尊严感都没有。我的体会是尊严不能建筑在一种空洞的骄傲之上,世界就是这样冷漠,甚至无耻。
体制内瞎混10年,读完这本书后捶胸顿足,如果早10年读这本书,我不会混的这么失败,有醍醐灌顶之感。
如果有兴趣,下面我详细说说这本书。

其实要说官场小说,我看过《侯卫东官场笔记》《官场局中局》《首席医官》《我和高雅美丽女处长的故事》等。
看得多了,对官场小说毫无兴趣,觉得无非那一个套路:从基层做起,因为自己的优秀和幸运,意外得到某大领导赏识,然后一路提拔,风生水起,同时还女人缘不断,是个女人都能爱上自己,看着很爽。
可就在前段时间,一个朋友在群里强烈安利这本书,并感叹说如果他早读过这本书,或许他的人生就不同了。
我听了有点想笑,一本书能有这么大魔力?不过我也很好奇,这本书到底说的什么,感觉还是有必要读一下,于是就买来看了看。
花了2天时间,一口气读完,大受震撼。
这本书太写实了,我甚至很意外这样的小说竟然能出版,里面对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描述之真实,对人性刻画之准确,绝对是前无古人。
主人公池大为在提拔方面的犹豫和困惑,其成家后所面临的房子、孩子上学、医疗等问题,他所经历的所有事情,都在我自己身上发生过。所以,对于池大为的思索、困惑、痛苦以及心理挣扎我都感同身受。
这本书好就好在,它毫不留情地揭露了很多生活真相,面对这些残酷的潜规则,年轻公务员池大为表面佛系,但内心其实也想过给领导送礼,只是和大部分一样,过不了自己那一关。
好在,池大为在50多岁的老科员晏之鹤点拨之下,发现了官场的真相,并努力去适应规则,最终改变了命运。这本书揭露了4个官场中的真相:
真相一:你所谓的与世无争,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

《沧浪之水》主人公叫池大为,北京中医学院硕士毕业后,分配到省卫生厅工作。一开始,因为他是第一个硕士,厅长很看好他,池大为也一心希望凭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成就一番事业。
在一次民主生活会上,厅长让大家对厅里的工作提意见,要求知无不言,批评越多越好。池大为这个毛头小伙子,就对厅里花30万买进口车的事提了点意见,认为不该这么浪费,接着又把自己家乡假药泛滥的事也提了出了。自此以后,厅长没再给过他好脸色,他在厅里受到大家排挤,处处碰壁,很快被调离省卫生厅机关,去中医学会坐冷板凳了。
池大为认为,冷板凳就冷板凳,与世无争,事少,工资又不少,还有时间写论文,于是他慢慢接受了坐板凳的事实,不知不觉就这样过了4、5年。
然而,你自认为的与世无争,其实全都是假象,现实很残酷。
分房子。和他一起来厅里的公务员,早已提拔做了副处长,顺利分到了两室一厅,而他却连个科级干部也不是,好不容易抢到了一套老旧的一室一厅。妻子屡次向他抱怨住宿环境差,他却毫无办法,有了小孩后,岳母来照顾小孩,一家四口挤在一个小屋里,中间只拉着薄薄的一层帘……说出去他都不好意思。
儿子夜里烫伤要住院,他作为卫生厅的干部,却连一个床位也搞不到,就因为他在中医学会这个边缘部门,于是他不得不求他一直不屑的人,孩子才得到及时救治,
儿子要读书了,他拼了命去走关系,却仍然没办法让儿子进去一个好点的幼儿园,但是他一直看不起的副处长,却顺利把儿子送进了好学校。他的坚持、他的信念开始崩塌了。
很多人都和池大为一样,包括我。
我曾做了7年科员,开始也是一腔热血,后来时间久了,发觉提拔很难,于是就变得佛系,想着这样也挺好。
然而,当跟女朋友谈婚论嫁时,要买房。可想要买到好的房子好的户型,甚至不是钱的问题。这时候我才明白,财迷油盐酱醋茶才是终究要面对的问题,年轻时所期许的风花雪月、仗剑天涯在生活面前不堪一击。
孩子上学,我想送他去一所好的幼儿园,可去好的幼儿园要找关系,自己人微言轻,谁会买自己的账呢?
同学聚会,眼看人人都有了一官半职,问起来就自己还是个科员,就算自己不觉得丢人,别人听到回答也会觉得不好意思,那种尴尬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懂。
《这个杀手不太冷》里,玛婷达问里昂,人生总是这么痛苦吗?还只是小时候是这样?里昂回答道,总是如此。
人生不总是痛苦的,但是人生总是会遇到生活的刁难,很多人所谓的与世无争,在世俗面前不堪一击,你要生孩子么?你要去医院么?你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刁难,而这些事,你解决不了。
真相二:守住初心太难,我们终将变成自己不喜欢的人。

经历了种种的打击的池大为,在妻子的唠叨中,看着儿子烫伤的疤痕,最后终于决定放弃自己的坚持,向现实妥协。
他开始学着巴结在任的马厅长,讨好自己曾看不起的人。当中医研究院的院长舒少华准备揭发马厅长时,池大为为赢得马厅长的信任而连夜去马厅长家里告密。事后,他重新得到了马厅长的信任,他发现当他杀死以前的自己后,开始变得如鱼得水,很快做了科长,房子也换了一套大点的,妻子的工作也如愿调动了。
他意识到,尊严是什么?一个人守着自己所谓的尊严,反而得不到尊严,只有自己先把尊严抛弃了,反而才可以得到尊严。此时他终于明白那句话:我们每个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只要战胜了自己,就没有人能阻挡自己。
在房子,孩子教育,医疗等现实问题面前,池大为不得不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这个选择很有普遍意义。这些现实问题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面对生活的刁难,我们不得不选择成为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
我们总是讲坚持初心,因为初心真的很难坚持。
我认识一些考公务员的年轻人,说等考上了公务员,也不想着提拔,就打算每天做完自己的工作,然后去做副业。这也算是一种初心,但是这种初心我不知道能坚持到什么时候,或许是被比自己年轻的领导使唤来使唤去的时候?
或许是看着别人可以把孩子安排进好的学校,自己却无能为力的时候?
真相三:人生不是非黑即白,中间还有灰色。

坐了几十年冷板凳的老科员晏之鹤,清高了一辈子,他的内心毫无波澜么?并不,他也想过改变,可为时已晚。在池大为当上领导后,这个从来没开口求过人的老科员,还是来求池大为帮忙给自己的女儿调动工作。
因为看不惯马厅长的一言堂作风,一心想扳倒他的中医研究院院长舒少华,向上级反映了马厅长的五大罪状,他是好人吧?可他也给自己的儿子谋了很多好处。
池大为当上厅长以后,解救了那些被马厅长压了十几年的知识分子,给他们评了职称,也努力解决家乡假药泛滥的问题,可到了厅里要分房子的时候,他努力不让自己的积分排第一名,可下面的人都已经帮他打点好了,他妻子看上的那套最好的房子,大家都主动不去选,最后还是他分到了。
晏之鹤、舒少华,还有池大为,和马厅长比起来,他们都是好人,但是如果是他们是绝对的好人,也不恰当。他们都是处于黑色和白色之间的灰色,或许他们曾经想做过一个100%的白色,可现实不允许。
我们应该允许这灰色的存在,因为这个灰色可能恰恰就是在残忍的规则下打磨出来的最合理的存在。
我们也要明白,人相对环境来说,终究显得有些渺小,我们在进行一些改变的时候要审时度势,量力而行,最终找到适合我们自己的灰色。
真相四:不要把领导当傻子,他们比谁都聪明。

你一开始的坚守,后来的犹豫不决,再到最后的尽力讨好,在领导眼里都一览无余,因为他们也是这么过来的,所以你完全不用掩饰。
你所有的心思,他们都有过,你所有的犹豫不决,他们都挣扎过,你考虑过的问题,他们肯定也考虑过。
所以,不要自作聪明。
以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