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桔
金币
威望
贡献
回帖0
精华
在线时间 小时
|
一、来源与结构 琼脂(Agar)和琼脂糖(Agarose)都源自红藻(如石花菜、江蓠)的细胞壁多糖,但它们的化学组成截然不同。琼脂是天然混合物,由琼脂糖(约70%)和琼脂胶(agaropectin,约30%)组成,后者含硫酸基团和羧酸基团,带有负电荷;而琼脂糖则是通过反复纯化去除琼脂胶后的中性线性多糖,仅由D-半乳糖和3,6-脱水-L-半乳糖交替连接而成。
二、物理化学性质 1.凝固与熔化温度: •琼脂的凝固温度约32-40℃,熔化温度85℃以上,高温下稳定性强,适合需要反复加热的微生物培养基; •琼脂糖凝固温度更低(约28-36℃),熔化温度62-65℃,对温度敏感的特性使其更适合DNA电泳(避免高温损伤核酸)。 2.凝胶强度与透明度: •琼脂凝胶强度高(≥900 g/cm²),但透明度差,常呈乳白色,胶体内杂质可能干扰光学检测; •琼脂糖凝胶透明度接近玻璃(透光率>90%),但强度较低(普通琼脂糖约300 g/cm²),高纯度低电渗型号可减少DNA拖尾。 3.电渗效应: •琼脂因含带电的琼脂胶,电泳时会产生强烈电渗流,导至小分子物质反向迁移,完全不适合核酸分离; •琼脂糖经脱硫处理,电渗效应极低(尤其是低熔点琼脂糖),能确保DNA条带按分子量精准分离。
三、应用场景 1.琼脂: •微生物培养:1.5-2%琼脂配制固体培养基,支撑细菌菌落生长,耐高温灭菌(121℃ 20分钟不分解); •食品工业:果冻、软糖的胶凝剂,利用其高凝胶强度和耐酸碱性; •植物组培:添加激素后支持愈伤组织分化,成本低于琼脂糖。 2.琼脂糖: •核酸电泳:0.8-2%琼脂糖凝胶分离DNA片段,EB或GelRed染色后紫外观察; •蛋白质纯化:4%琼脂糖微球(如Sepharose)用于亲和层析,偶联抗体或镍离子捕获目标蛋白; •细胞3D培养:低熔点琼脂糖(37℃液态)包裹细胞,模拟体内微环境研究肿瘤侵袭。
四、如何选择 1.实验目的优先: •培养细菌/真菌 → 选琼脂; •核酸电泳/蛋白纯化 → 选琼脂糖。 2.纯度要求: •普通微生物实验用工业级琼脂(灰分<5%); •分子生物学实验必须用高纯度琼脂糖(硫酸盐含量<0.3%)。 3.凝胶强度: •需要支撑大体积培养基(如大号培养皿) → 高凝胶强度琼脂(如1.5%浓度); •需快速凝固的染色体步移实验 → 快速凝固琼脂糖(如SeaKem LE)。 4.透明度需求: •激光共聚焦观察细胞 → 低背景荧光琼脂糖(如NuSieve GTG); •普通菌落计数 → 常规琼脂即可。 5.特殊功能: •DNA回收 → 低熔点琼脂糖(熔化温度≤65℃); •抗回生(抑制凝胶重复凝固) → 添加卡拉胶的复合琼脂。 6.成本控制: •高通量筛选 → 低成本琼脂(价格约为琼脂糖的1/10); •精密实验 → 投资高纯度琼脂糖(避免杂质干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