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文章

图文播报

查看: 539|回复: 0

[分享] CUT&Tag技术,解锁比ChIP-seq更精准高效的DNA和蛋白质互作研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21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有奖并可浏览互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
蛋白质与DNA的相互作用是基因转录调控的关键,也是启动基因转录的前提。能够与DNA互作的蛋白质主要包括组蛋白、转录因子、DNA甲基化酶和染色质重塑复合物等。为了研究蛋白质-DNA互作,目前有多种方法:凝胶阻滞、DNaseⅠ足迹实验、甲基化干扰、体内足迹、酵母杂交、ChIPseq  等。
其中 ChIP-seq可以真实、完整地反映结合在DNA序列上的靶蛋白,是一种研究蛋白质-DNA互作的传统且经典的方法。但该技术需要投入大量细胞、步骤繁琐、耗时较长、得到的数据背景较高且需要的测序量大、实验重复性差,这些缺点限制了其在低起始细胞量实验上的应用。因此,需要新的替代方法。  
CUT&Tag是近年兴起的一种新型蛋白质–DNA相互作用研究方法,该方法利用Protein A/G能和抗体相互作用的原理,通过融合的Protein A/G-Tn5转座子,将转座体富集在靶抗体周围的区域,从而实现目标特异性的片段化反应。

相较于传统的ChIP-seq,CUT&Tag操作相对简单、无需甲醛交联、信噪比较高、所需测序量少,且适用于极低起始量和单细胞的应用场景。
CUT&Tag技术的基本原理   
在抗体引导下,ChiTag酶仅在目的组蛋白修饰  标志、转录因子或染色质调控蛋白结合染色质的局部进行目的DNA的片段化,同时添加测序接头,并释放到细胞外。由于绝大部分无关的染色质还留在细胞核内,因此整个实验的信噪比大幅提高,同时简化了实验步骤。该方法可一管式高通量应用,并可与单细胞测序平台“无缝”结合。
ChiTag酶在打断基因组的同时加上接头,不需要繁琐的补平加A加接头,在一天内可以完成从细胞到测序文库制备全流程。
CUT&Tag的主要流程
01  ConA beads 和细胞结合;     
02  表面活性剂digitonin透化细胞,并进行一抗和二抗孵育;      
03 
  洗去多余的抗体,通过ProteinA  / G-Tn5转座体使其结合在靶位点附近;   
04 
  洗去多余的转座体,通过镁离子的活化转座体作用,在37℃的条件下进行片段化反应;   
05 
  加入SDS终止反应,乙醇沉淀DNA片段;  
   
06 
  进行PCR  建库以及二代测序获取文库信息。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1/3 下一条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参与交流!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参与交流!
网站定期开展行业相关话题互动交流活动!对认真参与讨论的桔友将有金桔奖励!欢迎参与。

查看 »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