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427|回复: 0

[分享] 一起了解一下什么是抗体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5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有奖并可浏览互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
抗体(antibody)是指机体由于抗原的刺激而产生的具有保护作用的蛋白质。它(免疫球蛋白不仅仅只是抗体)是一种由浆细胞(效应B细胞)分泌,被免疫系统用来鉴别与中和外来物质如细菌、病毒等的大型Y形蛋白质,仅被发现存在于脊椎动物的血液等体液中,及其B细胞的细胞膜表面。抗体能识别特定外来物的一个独特特征,该外来目标被称为抗原。


简介

        抗体是一类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抗体按其反应形式分为凝集素、沉降素、抗毒素、溶解素、调理素、中和抗体、补体结合抗体等。按抗体产生的来源分为正常抗体(天然抗体),如血型ABO型中的抗A和抗B的抗体,和免疫抗体如抗微生物的抗体。按反应抗原的来源分为异种抗体,异嗜性抗体,同种抗体和自身抗体。按抗原反应的凝集状态分为完全抗体IgM和不完全抗体IgG等。抗体在医疗实践中应用甚为广泛。如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临床上用丙种球蛋白预防病毒性肝炎、麻疹、风疹等,国际上用抗Rh免疫球蛋白预防因Rh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症。诊断上如类风湿因子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抗核抗体(ANA)、抗DNA抗体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精子抗体用于原发性不孕症的诊断等;治疗上如毒素中毒用抗毒治疗以及免疫缺陷性疾病的治疗等。
        19世纪后期,Von Behring及其同事Kitasato研究发现,用白喉或破伤风毒素免疫动物后可产生具有中和毒素作用的物质,称之为抗毒素(antitoxin),随后引入“抗体”一词来泛指抗毒素类物质。抗体(antibody,Ab)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糖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清等体液中,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功能。1937年,Tiselius和Kabat用电泳方法将血清蛋白分为白蛋白、α1、α2、β及γ球蛋白等组分,并发现抗体主要存在于γ区,因此抗体又被称为γ球蛋白。随后,经1968年和1972年的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免疫学会联合会讨论决定,将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统一命名为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Ig可分为分泌型Ig(secreted Ig,SIg)和膜型Ig(membrane Ig,mIg)。SIg主要存在于血液和组织液中,行使抗体的各种功能;mIg主要构成B细胞膜表面的抗原受体。


主要功能

       抗体的功能与其结构密切相关。同一抗体的V区和C区的氨基酸组成和顺序的不同,决定了其功能上的差异。不同抗体的V区和C区在结构变化上具有一定的规律,又使得其在功能上存在共性。V区和C区的组成和结构,决定了抗体的生物学功能。
一、中和毒素和阻止病原体入侵
识别并特异性结合抗原是抗体的主要功能,执行该功能的结构是抗体的V区,其中CDR部位在识别和结合特异性抗原中起决定性作用。抗体有单体、二聚体和五聚体,因此结合抗原表位的数目也不相同。抗体结合抗原表位的个数称为抗原结合价。Ig单体可结合2个抗原表位,为双价。SIgA是二聚体,可结合4个抗原表位,为4价。IgM是五聚体,理论上可以结合10个抗原,应该是10价,但由于立体构象的空间位阻,使IgM一般只能结合5个抗原表位,故为5价。
       抗体的V区与抗原结合后,借助于c区的作用,在体外可发生各种抗原抗体结合反应,有利于抗原或抗体的检测和功能的判断;在体内可中和毒素、阻断病原体入侵、清除病原微生物;B细胞膜表面的IgM和IgD构成B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能辅助B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分子。
二、激活补体产生攻膜复合物使细胞溶解破坏
人IgG1~3和IgM与相应抗原结合后,可因构象改变而使其CH2和CH3结构域内的补体结合点暴露,从而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系统,产生多种效应功能,其中IgM、IgG1和IgG3激活补体系统的能力较强,IgG2较弱。IgA、IgE和IgG4本身难以激活补体,但在形成聚合物后可通过旁路途径激活补体系统。通常情况下,lgD不能激活补体。
三、调理吞噬和ADCC
IgG可通过其Fc段与表面具有相应受体的细胞结合,产生不同的生物学作用。
1.调理作用(opsonization)指IgG抗体(特别是IgG1和IgG3)的Fc段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表面相应的Fc受体结合,从而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例如,细菌特异性的IgG抗体可通过其Fab段与相应的细菌抗原结合后,以其Fc段与巨噬细胞或中性粒细胞表面相应的Fc受体结合,通过IgG的Fab段和Fc段的“桥联”作用,促进吞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
2.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指具E有杀伤活性的细胞(如NK细胞)通过其表面的Fc受体识别包被于靶细胞表面抗原(如病毒感染细胞或肿瘤细胞)上的抗体的Fc段,直接杀伤靶细胞。NK细胞是介导ADCC的主要细胞。抗体与靶细胞上的抗原结合是特异性的,而表达Fc受体细胞的杀伤作用是非特异性的 。
四、介导I型超敏反应
IgE为亲细胞抗体,可通过其Fc段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IgE高亲和力Fc受体结合,使其致敏。当相同的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可以直接与致敏靶细胞表面的特异性IgE结合,促使这些细胞合成和释放生物活性物质,引起I型超敏反应。
五、穿过胎盘屏障和黏膜
在人类,lgG是唯一能够通过胎盘的抗体。胎盘母体一侧的滋养层细胞可表达一种特异性的IgG输送蛋白,称为FcRn。IgG可选择性地与FcRn结合,从而转移到滋养层细胞内,并主动进入胎儿的血循环中。IgG穿过胎盘的作用在于这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被动免疫机制,对于新生儿抗感染具有重要意义。另外,sigA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的黏膜,在黏膜局部免疫中发挥重要的免疫防御作用。
  抗体规律

        凡能产生抗体的高等动物(包括人类),当注入胸腺依赖性抗原(TD抗原)进行免疫时都有着相同产生抗体的规律,即存在初次免疫应答(primary immune response)和再次免疫应答(secondary immune response)。初次免疫应答是指机体第一次接触某种抗原物质引起特异性抗体产生的过程。其特点是潜伏期长(一周以上),产生的抗体滴度(效价)低、维持的时间短,产生的抗体以IgM为主;再次免疫应答是指机体以后再次接触同样的抗原后所产生的抗体应答过程。其特点是产生抗体的潜伏期短、抗体滴度高,维持的时问长,产生的抗体以IgG为主。
非胸腺依赖性抗原(TI抗原)引起的体液免疫由于不产生记忆细胞,因此只有初次免疫应答,没有再次免疫应答。

原文地址:https://zhuanlan.zhihu.com/p/692106393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