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1427|回复: 5

[分享] 怎么知道一名研究生有没有科研潜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8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8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一个学生家贫、貌丑、听老板的话就是圣旨;进实验室就像回家,熬夜加班像吃饭喝水一样自然,与此同时还身体倍儿棒、没有对象,那么这个学生可算是有很大的科研潜力,值得重点培养。
如果一个学生本地土著、家境中产;同时英文口语不错,参加学术会议可以和各路大佬谈笑风生;更妙的是脸皮厚到足够挡子弹,可以每两三个月缝补拼凑一篇毫无卵用的水文而不感到羞耻,甚至还能引以为荣 ——
那么这个学生不仅科研潜力巨大,简直就是一颗冉冉升起的科研新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8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这个问题,我自己反思了我自己,也回顾了此前参与指导硕士生和本科生的过程,还反思了与博士同学合作的过程,分享几点。
特别强调,由于学科差异较大,我这里主要谈我熟悉的社会科学领域,至于自然科学领域,我不太熟,没有发言权。
第一,科研兴趣。你对科研生活和工作方式感兴趣,对科研议题充满好奇。说实话,大部分研究生恰恰缺乏必要的科研兴趣。
第二,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明确的是,光有兴趣是做不了科研的,因为兴趣太容易磨灭。科研实际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而不仅仅是中小学纯粹的学习。我们经常会遇到很多研究困惑、研究方案设计与选择的纠结,这需要导师的指导,但根本上这是自己的工作,是工作中遇到的麻烦,更多要依靠自己。本质上,你跟导师是合作关系。如果你导师认为你根本没有能够跟他合作的水平和态度,他不大可能会给你更多帮助。我曾经对我的师弟师妹、朋友说:
如果我完全依赖于我导师,靠导师来给我安排科研任务以及论文写作,那我很可能到现在一篇论文都没有。我所有的论文都是自己先写好研究设计,找导师、同学来讨论,主动推动他们来帮助我。在讨论的基础上,我的论文才能够写出来。
我在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指责导师不指导,导致自己没有科研产出。诚然,这一方面有导师方面的问题,但是很多研究生习惯把自己当成学生,等老师来“投喂”,期盼导师来一直督促,或者导师不督促就不去搞科研,仿佛研究工作是导师的事儿:这种心态和认知是非常有害的。
我永远都记得我导师在我刚入学时跟我说过的一段话:
你不是我的学徒,也不要做乖乖的学生。你是独立的年轻学者,是我的学术同行,我也会有不对的地方,你要跟我进行学术争论。
你要认真安排自己的科研工作,来提醒我帮助你。不要指望我像中学老师那样跟在你后面督促你——因为这是你的工作,你要为你的工作负责。你来找我,我一定会帮你。
我一直把这段话奉为圭臬。正是因为我自己主动推着老师来帮我,现在很多论文我导师喜欢找我合作。导师不傻,他为什么要找一个不太可能有产出的人来合作呢?正如你找合作者,你肯定也是找主动、靠谱、有能力的人。
所以当你抱怨导师不指导你的时候,特别是师门其他人得到导师更多帮助时,你也要反思自己,是不是在你的合作者——导师的眼中,你不配跟他合作?
第三,学术写作能力。首先,由于我教过语文,我对文字表达非常看重。很多人的文字表达、标点符号、语言逻辑都是不达标的。很多人脑子里有很多想法,但是就是不愿意转化成文字。发散的思维转化成线性的逻辑,再凝练成简约的文字,这中间差了“十万八千里”。所以,学术写作能力蕴含着你勤奋写作的意志力。
一篇合格的学术论文,最重要的是理论性。很多人既没有理论意识,也没有方法论意识。写的论文没有学术或理论自觉,而是凭着自己的感觉去写。写完后还往往自我感觉良好,实际他的论文处处都是漏洞。
我经常问一些人,你的问题意识是什么?你的理论对话在哪里?你研究方法的选择是基于什么来考虑的?你研究遵循的是(后)实证主义还是诠释主义的路径?你是怎么考虑你的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的?你最大的学术贡献是什么?你的研究存在什么不足?
第四,学术表达能力。学术的本质是insight competition,你要在insight的市场中胜出,靠的是理论性和逻辑性。要做到这点,除了自己多读多写,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学术交流与表达。你要学会跟学术同行交流,带着批判的眼光看别人的研究,也要虚心听他人对你的研究的批判。学术就是在交流与碰撞中不断往前进。
我们听别人的研究,能不能抓到别人的核心观点和主要逻辑,能不能在批判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性建议,这是你学术能否走远的关键。批判要有理有据,同时,只批判别人相对简单,更重要的是“建设性批判”,你能够基于批判来给他人进一步完善研究的建议。
很多人听了别人的研究,要么乱批判一通,要么提不出任何想法,只会附和别人的观点,或者一味说“好研究好研究”:这不是成熟的学术交流。
此外,你要在10-15分钟内讲清楚自己的研究,让别人能够理解你的研究,这是要锻炼的。我们经常受到的训练是,只能在5分钟的时间内说清楚自己的论文/研究,甚至2分钟说清楚它,这就需要良好的学术表达能力。很多人经常在论文汇报时,讲半天还讲不到重点,讲半天都讲不清楚。所以,这是需要锻炼的能力。
当然,从交流工具上,除了良好的中文表达能力,还要努力培养英文表达能力。
我好几次参加国际会议,有几位中国学生,他们的英语表达太差,我完全没有兴趣听下去。而当时的评委听完他们的研究,笑了笑,只能说:“An interesting research”(求老外的心理阴影面积)。
第五,耐操的心态。科研往往要苦心孤诣,产出往往会被否定,被拒稿。因此,客观和淡定地理解科研常有的失败,是必修课。这依赖的是你耐操的心态。
我记得我第一次被拒稿,很受伤。
可是,当我调整好心态,有了相对理性的认知,当我在同一天,三篇论文被拒稿时,才没有太多纠结,而是告诉自己:“好好修改,还有进步空间。学术是我选择的路,没啥抱怨。”
同时,你投每一篇论文的时候,都要做好修改几十遍的心理准备。好论文是写出来的,但归根到底是改出来的。这需要极强的耐心和意志力。
综上,如果我是导师,要识别研究生的科研潜力,我会让他去做一个他感兴趣的小研究,给他一定时间,由他主导,我可以参与讨论。DDL到了后,他最后的呈现、表达、思考、心态会帮助我判断他的科研潜力。
————
相关链接:
难得糊涂:本科毕业论文不会写怎么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8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跟三个老板(均外国人,一位美国,两位欧洲)细聊过这类话题,两次是在面试,一次是实验室初次见面聊课题研究领域。
我一直都不属于那种闪闪发光的学霸/天才选手,很多地方甚至有一些短板存在,之所以能幸运的得到一点点赏识我自己分析加上和老板探讨有以下几点因素:
一、诚实
这是多么宝贵和稀缺的品质。你可能觉得有这么重要吗?但试想一下,一个课题,从一些细碎的想法出现,到一个大概的idea,然后实验的构思、执行、数据分析和最后的论述,是一个团队在齐心协力。大家都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付出努力。你有想过自己辛辛苦苦参与进去,期待早日出结果,但是你的同伴可能在一些细则中出现问题,但是又想浑水摸鱼过去,最后提供了一个“假”的东西出来,那么造成的后果是,大家长久的努力结果为0,或者冒着将来被查出学术不端的风险。
那么对于一个leader来说,他承担着团队所有的重大责任,还有项目基金等等。大家都喜欢天资聪颖的选手,却更放心把一些重要的事情交给值得信任的人。
在面试的时候,我就跟老板说我的论文不是SCI,它很普通,老板问我你是怎么想这个project,我就把怎么产生的灵感,怎么有了关键词,怎么检索相关文献,构思一个实验,具体实施办法描述了出来。老板很满意,这种满意不是对我的研究项目,而是他在通过这个过程检验我是不是真的自己做出来的。
申博士面试的时候,老板会提问一些实验室技术,我就坦诚讲一下自己会的,还有自己不会的,老板就提问一些我会的那些实验中某个细则,其实也是在检验我是不是在说实话。
昨天在实验室跟小老板聊项目,一个以前我不太擅长的领域,还讲到了具体操作过程。我在提问的时候会说自己的观点和疑惑,同时也会说自己之前这方面的经验有限,实验技术中有的地方我不会。老板听了以后,非常耐心的宽慰我,然后告诉我在面试的时候就非常欣赏我的诚实,也研究过我的背景资料,知道我实验室经验有限,但读博需要的是学术诚信和专注、创新思维,实验技术这方面可以慢慢学起来,而且还有实验员,他们需要的是一个有想法的博士,而不是技术员。最后他告诉我他非常信任我能做好。这个让我真的好感动。
有一些同学为了能有一个好机会,包装自己都很正常,但不少是过度包装。每年都有博士退学,或者研究生劝退的,因为在简历上写自己的语言优秀,实验技术也是高大上的,加入过怎样的课题组,但是导师真正用你的时候,发现语言有障碍,简历上的实验压根就不会,聊到课题一头雾水,这种“造假”行为会产生不信任感,也就有了劝退或者辞退。
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网络奔现为啥会有“见光死”,本质上大家反感的是造假和过度包装的行为。有一说一,让对方有一个清楚的预判好过于最后剧情反转出现的愤怒。
所以,诚信是科研潜力的第一标准,也会是老板考察你适不适合做研究生或者博士的候选人。
二、有自己的想法
不要担心自己的想法不够高级,问题弱智,也不用担心之前很多人做过,很多人到研究生、博士甚至博后,都是由leader的课题,然后参与进去。等到所有技能成熟后才会有成熟的创造性思维。这种参与不是接盘,要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你觉得有些细节可能有更优化的办法大胆提出来,有疑惑的主动提问,绝对不能是那种“填鸭式”。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包括自己的灵感,怎么设计实验,要有主动性。
独立思维和主动性,是非常重要的品质,也是将来判断有没有科研潜力的标准。
那些被放养的孩子们也不要太担心啦,虽然跟那些有导师指导的同学比、走的会慢一点,但是这个过程却极大的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5858390/answer/1814972682
三、要勇于承认错误,勇敢面对自己的失败
越挫越勇是非常重要的品质,科研是漫长而艰辛的,失败是兵家常事,如果内心比较脆弱,不敢面对自己是一个普通人,自己的种种失败,是无法给将来创造成功机会的。有错误勇于承认,让大家和上司及时帮你纠正和调整才能更快步入正轨。
我刚开始做双夹心法Elisa的时候,幸运的是第一次就很成功,老师就放手让我自己去做,有一次做多样本的CRP,连着三次结果都不是很理想,但是我仍然硬着头皮把每次的数据和曲线主动上传给了老师,老师问我有没有分析结果?我回答了一系列分析理由,最后又找了一个同学跟我用同样的试剂做了一次,排除试剂问题(当然也发现了一个试剂太久,最后更换掉了),然后我记录每一个计算步骤,每一次加样和孵育时间,tips里是否有气泡等等,再去跟老师反馈,在老师的帮助下,找出了可能存在的一些不够标准的操作,,这可能都会造成结果误差。然后经过我再三练习,做出来的曲线近乎完美。
我想这就是不断总结失败,分析原因才能感受到一点点小进步吧。
一定不能怕输。
四、专注和勤奋
这个就不赘述了。
想起来再更吧

更一波:
那些对于科研环境不满,或者对于“诚信诚实”深表无奈的,我只能说“让子弹飞一会儿”,很多东西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一个不诚实的研究不仅有可能为自己的将来埋下隐患,也同样可能成为别人的隐患。毕竟研究之路都是踩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往上爬,最大的例子就是“心肌干细胞”,也让多少研究人员费了多少心血最后发现是个笑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8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国,组会爱发言,而且又能讲到点子上去,同时赞美别人工作亮点,否决老板一些拍脑袋的idea,就是有科研潜力的表现。
因为我国科研课题组的治理,儒家宗法色彩太重。天地君师亲嘛。从大老板到二老板,到工作人员,一级一级往下排。学生一般是没有啥发言机会的。
那么,组会爱发言,抢话说,表明脸皮厚,不把宗法当一回事,这就是一个勇,遇事不怂,敢上刀山那种。这样选题的时候,就会选一些重要的,困难的题目。
讲到点子上去,说明认真听会了,专注度高,而且有兴趣。其次是,基本功好,有洞察力。不是爱出风头,发言不得要领那种。
赞美别人工作亮点。头高于顶,乱喷一气容易,但是发掘亮点,赞美别人,才是高段位,而且树敌少。critical thinking,往往被侧重理解为批评,这个也是一个误区。在学术系统中,赞赏一个工作,特别是发现潜在的意义,才是功力。很多时候,低阶期刊的论文,不乏有闪光点的文章,可以提升。而高阶杂志,往往被那些牛文的作者吃干榨净了。
当场否决老板的拍脑袋idea,说明能拎得清,在让大老板不爽和自己浪费职业时间的时候,立场坚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8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得分几部分说,一名研究生一般都会面临入门、做事和讲故事三个步骤的工作。
那入门其实就是看文献,想idea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两个核心的能力:
一、Learning ability
这个其实包含了很多东西,比如,最基本的,你的英语水平,因为我们知道现在基本好点的论文都是英文的,而你只有去读这些英文的论文才能走在相关领域的前列,所以,你多久可以看一篇英文论文决定了learning ability的上限,一般来说,不管你智商再高,如果英文阅读速度慢,时间长了也会和别人拉开质的差距,比如,有人1个小时一篇,一天8-10篇,你一天才能磨磨唧唧看完1篇,那你从起跑就已经输了。其次,这个learning ability还包括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就像你在大学里学习中文课程一样,有的人老师讲了就会,有的人下来琢磨半天还是不懂,有的看一遍就记住,有的看十遍还是记不住,有的公式瞅一眼就知道含义,有的即使把每个项代表什么告诉他他也不太理解,有的人每天都和实验室小伙伴catch up大家最新的科研见解,有的人一到这种场合就变成了透明人也不懂得怎么去从别人的方向中找寻自己的契机,类似这些都是learning ability的区别。
二、Creating ability
在你吸收了很多前人的知识之后,作为一名研究生,就需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去创新了,你能不能将现有的前沿成果组织起来,准确找到其中的漏洞或者机会,来构建你自己的idea,这个是入门的科研新手需要去突破的很大问题,当然,一开始的idea可能不会很好,那你能不能在发现其问题后根据你的知识储备对其改进,能不能在一个差的idea的基础上通过实验验证观察和理论推导衍生出一个更高级的idea,能不能在一个idea其中某个细节发现不对的时候,通过修正这个细节来弥补它,这些都是creating ability的体现。
如果你能做到上面两点,那恭喜你,你已经非常有成为一名有潜力的研究生的潜质啦,剩下的,大部分不在于你的天赋,而在于你的努力,当然,会努力有时候也是一种天赋和后天培养的结合。
关于做事部分:
一、Being persistent
做科研是一份十分苦逼的活儿,你在决定之前可以问问你自己有没有准备好,其最大的挑战在于所有科研的收获都有延迟满足的现象,而且,这个延迟的时间不一定,有几天几个月的,也有几年几十年的,比如,当你要验证一个东西,你一开始想到一个验证方式,验证了一周之后发现这个方式根本就是错的,现在你需要换一个,直到你换到第十种的时候你发现这个方式可以,然而,计算软件(实验设备)又被别人抢先用了,你必须再等两周,等了两周之后,可能实验设备又出故障了,自己维修一周,种种不一而足,当你最后把这个东西验证出来之后,可能早已没有一开始想出idea那时的兴奋劲儿了,而且,这还是能验证出来的情况,极有可能这个东西是验证不出来的,那你又需要另一个idea,根据我见过的,大概5-10个idea能最终产出为一份有意义的科研成果转化率就算不错了。
二、Being careful
基本所有的实验或者理论工作都需要有一个比较细致的工作计划,这个计划细致到你每天要干什么,怎么干,你可以不用写下来,但是记得一定要细心地完成它,因为对于科研工作来说,可能一个小小的细节就会导致最终完全不一样的现象/结论,从而导致实验失败而浪费之前长期的准备工作时间,比如,你今天制样忘记加一个很重要的前驱体,那很可能等你发现制样失败已经是在你多次重复试验重复不出来的时候了,这样你起码会浪费2-3天甚至更多的时间,研究生时间本来就非常宝贵,所以要记得一定要细心地去做,而且要细心地观察现象,有的时候,新的idea可能就在你无数失败的实验里,所以,有时候说,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失败的实验,只存在不合格的研究者。
三、Being Patient
有的idea,可能有多种不同的验证方式,或者有的样品,可能有多种的用途,比如,样品效果不好,那这种样品对机理研究会不会有贡献,核算一下成本和效益的关系,会不会其实它更加便宜,我见过许多人随便试一下这个样品不行就慌忙地要开始下一个样品,Calm down朋友,你要想,你制备这个样品可能已经花了一周的时间,多花半天时间去想想它还有没有别的用途为科学的进步作出贡献,往往这种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情况是很多的,这样比你多花一周时间去制备另一个样品还不确定它是否有效要好得多,不然你可能整个研究生都在奔忙,最后问你做了什么,你却说所有的东西都失败了。
最后,说说讲故事的部分,也就是展现你的研究成果,不论你是写sci论文,会议论文,专利甚至ppt,你如果不分享你的研究成果,那也无法为科技进步作出贡献,所以,怎么将你的成功展现给大众,也是一名研究生研究潜力的体现:
一、Being professional
首先,你才是本领域的专家,所以你懂得肯定要比别人多,这个时候,你必须展现出你专业的一面,才能使大家信服,去深究你做的这个东西,从而对它们今后的研究产生益处。
二、Being understandable
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精确、简洁地把你的成果展现出来,这样首先可以保证你展现出来的东西并没有浪费大家多余的时间去克服复杂语言所带来的的阅读障碍,其次,也可以让一些刚刚入门本领域的人更快地理解你的成果。
三、Being attractive
其实说白了,展现研究成果就是一个讲故事的过程,同样一个故事有多种不同的讲述方式,怎么讲述才能最吸引你的听众和读者,选取最好的讲述方式,才能有利于你的成果更快更广地被传播出去。
如果你能做到上面这些,你不一定是一名优秀的研究生,因为可能很多领域的研究需要很高的天赋,但是,你应该是合格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