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过敏性鼻炎,又称为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全世界最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AR主要指由过敏性个体与变应原接触后,它引起IgE介导的介质(主要是组胺) 的释放,并且通过各种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鼻黏膜的过敏性I型非感染性炎性疾病。另外,AR的发病与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有关。另一方面,生活环境和肠道微生物菌群在AR的发病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流行病学
根据世卫组织的数据,全球平均患病率高达20%左右。近年来中国AR成人鼻炎的平均发病率以每年3%~5%的速度增加,由11.1%上升到17.6%。 三、治疗原则
AR的治疗原则为“防治结合,四位一体”,包括环境控制、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和健康教育。AR的治疗方法包括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前者目前主要采用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简称免疫治疗),后者包括药物治疗和外科治疗等。 AR 常用治疗药物分为一线用药和二线用药(表1)。一线治疗药物包括鼻用糖皮质激素(简称鼻用激素)、第二代口服和鼻用抗组胺药、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二线治疗药物包括口服糖皮质激素、口服和鼻用肥大细胞膜稳定剂、鼻用减充血剂、鼻用抗胆碱能药。四、药物研发进展
目前,过敏性鼻炎创新型靶点药物是兵家必争之地。 奥马珠单抗是一种抗IgE单克隆抗体,能选择性与IgE结合,抑制过敏原与IgE结合,从而治疗AR。但由于成本或剂量限制,奥马珠单抗不太可能广泛用于AR的治疗。人源化单克隆抗IgE抗体 XmAb7195能通过螯合IgE 和 FcγRIIb介导的抑制机制发挥作用,抑制分泌IgE的浆细胞的形成,并降低IgE的水平。相对于奥马珠单抗,XmAb7195降低了人类总IgE水平多达40倍,提示其可作为潜在的药物。 另外,PD-1/PD-L1 通路的阻断促进了AR 患者 CD19、CD25 和 Bregs 的凋亡,提示程序性死亡蛋白-1/程序性死亡蛋白受体-1 (PD-1/PD-L1)通路可能是 AR 的有效靶标。有研究者发现AR 患者鼻刷标本中存在高水平的 HMGB1 和 TLR4mRNA 表达,与 IL-4、IL-5、IL-13 或 IL-17A 成正相关,与 IL-10成负相关,表明 HMGB1/TLR4 信号通路可能是 AR 的靶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