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4日,商务部一纸公告震动生物医药界。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基因测序领域标杆企业——因美纳公司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这不仅是对一家美国高科技企业的制裁,更是一场抢占生命科学至高点,关乎技术主权、数据安全与产业链自主的“觉醒宣言”。
基因测序,是AI时代生命科学领域新突破的基础能力,也是AI最为深远的应用领域-医疗保健的起点。测序技术及其工具,就像芯片一样,是中美在生命科学领域角逐的关键局点。
因美纳(Illumina, Inc.),这家成立27年的美国企业,其在全球市场的主导地位几乎无可匹敌,在中国市场更一度占据85%的绝对优势。其技术霸权背后,隐藏着三场“暗战”:
因美纳长期通过专利诉讼、设备捆绑销售等方式挤压竞争对手。例如,2019年起因美纳在全球对华大智造发起多起专利诉讼,直至2022年以支付3.25亿美元赔偿达成和解。这种锁定技术生态的策略,最终触发了中国市场的反制。
因美纳设备屡被曝存在远程操控漏洞,可能威胁数据主权。而美国《生物安全法案》的推进,更可能有将基因数据“武器化”的风险。中国此次反制,既是对企业行为的回应,更是对生物安全“新边疆”的守护。
随着因美纳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也意味着现有因美纳用户也亟需寻找替代方案,以避免现有业务受影响甚至中断的风险。标志着国产替代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破局”,也是本土基因测序技术发展成熟,并能满足各种应用场景需求的体系化支撑。
这次因美纳事件,对国内的基因检测市场格局又会造成什么影响呢?先来看看几大重要赛道,其实情况各不相同。首先,在最为成熟的生育赛道,NIPT国产化进程已基本完成,市场格局趋于稳定;而在感染赛道,还没有mNGS或tNGS的产品获批,切换起来比较灵活。影响最大的还是肿瘤赛道,自2015年以来,肿瘤NGS检测市场已经成为成为精准医疗的主战场。据悉,目前获批的测序仪中,因美纳占据了超过大半江山,此次事件,会导至多少厂家面临困境,甚至可能退出市场,不言而喻,国内肿瘤NGS赛道将面临重新洗牌。![](data/attachment/portal/202502/08/172518vx4a0uoaddx5p5a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