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小桔灯网 门户 资讯中心 医械出海 查看内容

中国医疗器械出口,下一站会是日韩吗?

2024-6-26 13:34| 编辑: 归去来兮| 查看: 157| 评论: 0|来源: 医疗器械创新网

摘要: 日韩整体出口向好,但挑战并存


近日,美国公开宣布,将针对从中国进口的180亿美元商品提高关税,其中就包含了注射器和针头、个人防护用品、呼吸器口罩及医用橡胶手套等医疗器械耗材。

 

中国外交部和商务部立即做出回应,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自身正当权益。此消息一出,有媒体称美国这一举措对中国医疗器械出海带来新一轮压力,美国作为中国的第一大出口国,承担了我国较大出口占比,此举或将影响到多家医疗器械耗材企业例如蓝帆医疗、英科医疗等耗材龙头。据数据分析统计,2024年一季度对美出口细分产品中,注射器、PVC手套、硫化橡胶制医疗、外科、牙科或兽医用手套、矫正视力、护目眼镜等产品出口增幅显著,新冠检测试剂、其他针、导管、插管等产品出口降幅明显。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集采政策的实施,国内医疗器械企业面临着激烈的价格竞争和质量标准的不断提高,这不仅加大了同质化竞争的压力,同时也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医疗器械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国际市场,但随着美国及欧盟不断对中国实施政治及经济压力,我国未来出口走向迷雾重重。


那中国企业的出口市场下一站会是哪里?

 



01

日本,我国第二大出口国


2024年,我国医疗器械对外贸易开局平稳向好,一季度进出口总额为196.37亿美元,同比微涨0.21%。其中,出口额为109.93亿美元,同比上涨1.69%,在经历了为期4个季度的负增长后,终于重回正增长轨道;进口额为86.45亿美元,同比微降1.61%。
 

在出口国方面,从近半年(2023年10月至2024年3月)总体数据来看,亚洲市场为最大出口贸易市场,市场份额占比达34.34%。中国对RCEP国家、“一带一路”和东盟出口总额分别是601.86亿元、521.96亿元、259.86亿元,中国医疗器械的主要出口地为美国、日本、德国,美国为中国最大的出口贸易国家,占中国出口市场的23.2%,日本占比6.5%。中国出口医用耗材的金额占比最高,达44.05%。

日本是我医疗器械第二大出口市场,2024年一季度,我对日本出口额为7.14亿美元,同比下降了10.67%,这主要是受疫情结束后口罩、检镜切片机、彩超诊断仪等产品对日出口下滑所致。

图片来源: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



02

RCEP全面生效满一年,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6月2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满一年。2020年11月15日,东盟10国和澳大利亚、中国、日本、韩国、新西兰共同签署RCEP,并推动协定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2023年6月2日,RCEP对菲律宾正式生效,至此,协定对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

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RCEP通过降低关税壁垒,为我国企业进出口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准入条件,增强了区域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企业可以利用成员国间的关税减免,降低出口成本,提升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同时,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成本下降,有助于企业优化生产成本结构,提高盈利能力;此外,统一的贸易规则简化了通关流程,减少了非关税壁垒,促进了贸易便利化,加速了商品流动。

从RCEP各成员国来看,2023年我国医疗器械贸易总额排名第一的是日本,进出口总额为77.62亿美元,占比36.33%,其进口额与出口额均位列第一,贸易额分别为44.37亿美元、33.25亿美元,占比分别为50.05%、26.60%。进口额排名第二、三分别的是韩国13.82亿美元(15.59%)、新加坡9.41亿美元(10.61%)。出口额排名第二、三位的分别为韩国15.37亿美元(12.29%)、澳大利亚13.83亿美元(11.06%)。

 2023年我国医疗器械与“RCEP”国家贸易额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MDCLOUD(医械数据云)

不过,去年,中日、中韩的双边贸易额较上年均有下降;韩国出现两国建交31年来的首次对华贸易逆差,日本对华贸易也开始出现逆差。究其背后,数据下行与疫后全球经济复苏艰难、全球贸易受阻,以及中日、中韩关系低迷等多重因素有关。

以某医疗器械进口事例,解释RCEP项下进出口贸易为何能在上海得到中外企业重视并取得较快发展:

据上海海关关税处原产地管理科负责人张正介绍,这家企业进口的医疗器械模组虽从越南进境,但原材料来自日本,无法适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过去须按4%最惠国税率征收税款。而RCEP将区域内成员方视作一个整体,企业通过适用RCEP累积规则,就可享受到零关税优惠。2023年全年,这家企业享受到RCEP税款减让红利达2500万元。

“在这个事例中,由于越南、日本均为RCEP成员方,相关企业可适用RCEP累积规则的红利,多边经贸合作的确带来了多赢效果。”张正说。
 


03

日韩整体出口向好,但挑战并存

中国对日韩医疗器械领域的出口情况总体上表现良好,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变化。

从历史数据来看,中国是亚洲主要的医疗器械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2010年,中国对日本的医疗器械出口额位居亚洲各国之首。2022年5月,中国对日本的医疗器械出口中,未列名塑料制品和X光发生器、检查用家具等产品占比最大。然而,2023年中国对日韩市场的医药产品进出口贸易额有所下降,医疗器械类产品出口额同比下降18.61%。

01

合作依旧紧密



尽管如此,中国与日韩的经贸合作依然紧密。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实施为中日韩经贸合作注入了新的动力,2022年1-10月中国对韩国、日本的出口额分别增长16.3%和8.1%。此外,2023年5月中国医疗器械的主要出口地包括美国、德国、日本,其中日本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之一。

未来,中国是否会加大对日韩的出口倾斜,这取决于多方面因素。首先,中日韩三国在经贸领域的合作前景依然乐观。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发表的《中日韩合作未来十年展望》显示,三国致力于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强化现有国际规则。此外,中国与日本、韩国的合作日益深化,2022年中国与这两国的贸易总额约7200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11.4%。

01

地缘优势,相同习性带来更多便利



日韩与中国作为近邻,享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这种紧密的地理位置不仅为三国之间的交通运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更在市场操作层面赋予了无与伦比的灵活性。

在交通往来上,无论是铁路、公路还是航空线路,都实现了高效互联互通。旅客和货物能够迅速穿越国界,抵达各自的目的地。这样的交通便利性极大地促进了人员交流和经贸合作,为各国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而在市场操作上,由于文化差异相对较小且经济体系互补性强,中日韩三国的企业在进行贸易和投资时往往能够更容易地达成共识。无论是消费者需求还是市场环境,都有着很高的相似性,这为企业在区域市场拓展中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01

贸易及技术交流频繁,成为合作有利基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推进,中日韩三国之间的贸易和技术交流愈发频繁,尤其在电子产品领域的跨国技术合作和市场互通更是取得了显著成果。这一坚实的基础也为中韩日之间的医疗交易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广阔的空间。

在医疗领域,中日韩三国都拥有各自独特的优势和资源。日本在医疗器械、制药和医疗技术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韩国的医疗产业也发展迅速,尤其在生物技术、医疗信息化等方面取得了不少突破。而中国则在医疗市场规模、医疗资源以及医疗技术创新等方面展现出强大的潜力和活力。

01

贸易逆差,医疗依赖程度降低



然而,出口日韩也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例如,自2022年5月以来,韩国从中国的进口连续数月大于对中国出口,呈现逆差。此外,中国对日韩贸易依赖程度有所下降。

  在全球医疗领域,日韩两国具有较强的医疗创新能力和生产基础,然而,尽管他们在医疗技术和服务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成本高、产品不全的问题。

日本作为世界领先的科技大国,其在医疗领域的创新实力尤为突出。凭借着先进的科研体系和丰富的研发资源,日本在医疗设备、药物研发等方面成果斐然。韩国虽然在科技地位上略逊于日本,但在医疗领域也有着不俗的表现。两国在医疗创新领域的突破,为全球患者提供了更多有效的治疗方案和康复机会。

然而,高昂的成本成为制约两国医疗产品普及的主要因素。由于研发和生产过程中投入巨大,导至产品价格较高。

虽然当前中国对日韩医疗器械领域的出口情况总体良好,但未来是否会加大对日韩的出口倾斜还需根据中日韩经贸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来判断。考虑到三国之间的紧密合作关系和RCEP的影响,未来中国可能会继续保持对日韩市场的出口,但具体情况还需关注未来的政策调整和市场需求变化。

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小桔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联系授权。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小桔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所有再转载者需自行获得原作者授权并注明来源。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