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几年可能发新测序仪的公司,很多人会问到,尝试收集整理了一下。
- 3. 根据信息来源的偏差,可能这些公司最终不会推出一款测序仪;
国内: 华大智造:已经有比较完整的测序仪组合,后续是不是会推出不同原理的测序仪,如纳米孔测序?赛陆:之前已经提示过要推出类似Novaseq 6000的高通量测序仪;铭毅智造:据说希望推出针对不同疾病应用场景的测序仪?芯像:已经推出了基于光学的测序仪,后续计划推出基于半导体的测序仪;齐碳:按照ONT提示的经验,中高通量芯片的纳米孔测序估计还会更进一步,包括准确率更高的测序化学体系;安序源:已经提示了更高通量的芯片设计,后续产品化形态还未知;今是:从50万到100万再到可能的一千万孔的芯片?普译生物:纳米孔测序新秀应该会紧跟ONT和齐碳的产品发布路线。 除了这些已知的玩家之外,还有: 安图生物/思昆:控股子公司全力推进二代测序仪的开发中,看起来已经接近可以发布的阶段,预期明年发布?菲鹏/赛库莱特:之前收购了SequLITE Genomics,但一直没有太大进展,据说还在推进开发中,看明后年能不能推出?亚辉龙/珠海大道测序:亚辉龙持股52%,开发二代测序仪,据说已经接近产业化?中元汇吉:之前组建了团队在开发二代测序仪,但后据爆料解散了团队,计划可能已经终止;基蛋/江苏新序:控股子公司,开发二代测序仪,可能明年能有原型机?上海近观科技:2022年完成2亿元的天使轮,在开发纳米孔相关的测序仪,据说可能明年会有原型机;苏州德运康瑞/厦门德运芯准:控股子公司,在推进原位RNA测序仪,可能类似于10x Genomics的Xenium?国外: Illumina:暂时看不到下一步仪器发布的计划;明年会推出跟SomaLogic合作的蛋白组学产品;PacBio:收购Apton后会整合推出高通量短读测序仪;长读长上,计划有桌面台式机和超高通量的机器在研中,关注明年会不会有桌面长读长;ONT:短期内会以P2为主要抓手,但在新的PromethION及SmidgION芯片开发上会设计推动其他一些低通量机器,比如Mck1D;当然新的化学出来之后,本质上所有的机器都相当于升级了一次;Singular Genomics:计划明年推出高通量单细胞多组学机器PX的试用计划;Element Bio:暂时计划不详,不知道会不会推出更高通量的测序仪或者也进军蛋白组学、多组学领域;Ultima Genomics:UG100从去年宣布至今还没有商业化推出,UG作为明年AGBT的金牌赞助商,估计会有更大的计划和动作。 除了这些浮出水面的玩家,其他可能还有: 罗氏:可能在后年推出基于SBX化学的纳米孔测序仪,明年估计会透露更多信息;DNAe:英国公司,最早把自己的芯片技术授权给了Ion Torrent,但DNAe已经转向了“样本到报告”的测序检测,经历这么多年,并没有太大的商业化进展;Single Technologies:瑞典公司,3D测序,在NGS维度上叠加空间信息,通过共聚焦扫描图像实现高通量,值得关注;Depixus:英法两地的公司,基于磁力光谱的技术,更多揭示生物分子相互作用,似乎正在驶离DNA测序的方向;Roswell Biotechnologies:美国公司,将分子互作与标准微芯片兼容,推出分子电子芯片,更多用于单分子水平的精准测量,暂时不将测序作为重点。 另外在纳米孔测序开发上,下面这些公司过去两三年偶尔有消息或者更新,至少还活着,但具体技术开发离产品化的距离可能都还长:Genvida 其他相近领域上: Bionano:通过光学基因组作图技术OGM,最近宣布推出了Saphyr升级版的高通量的Stratys仪器,但似乎发了个寂寞,看不到太多信息;Nabsys:这家公司还没有死,采用电子基因组作图技术,去年有一些动作,猜测最终很可能被Hitachi收购掉,但商业化进展还看不太清楚;Genomic Vision:法国上市公司,分子梳技术,本质上与上面两家公司想做的事情类似,都是解决大的结构变异的问题,也在探索与新型治疗的QC结合。这三家公司很类似,本质上与测序还相差很大,但作为测序的补充,有一定的空间,但空间又不算太大。 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