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我认为比较好的赛道,今天答案揭晓——流式荧光! 其实,我觉得此时此刻写这篇文章,都有点多余,不信你们看: ↑这是 IVD工具人 的↑ ↑这是 IVD开发者联盟 的↑ ↑这是 品牌张 的↑ ↑这是 体外诊断价值圈 的↑ ↓当然,还有凑热闹的我↓ 流式荧光,也叫液相芯片。由于我是一个IVD新人,刚开始看到液相和芯片两个字,第一个联想到的是“Lab on the Chip”微流控,后来才知道这俩压根不是一回事儿。所谓液相芯片,指的是该技术需要运用被编码的微球系统,结合流式的检测方法,实现同批次识别多个检测项目的功能。(区别于传统玻璃上的固相芯片) 第一,通量大,理论上一瓶试剂中如果有100个不同的编码微球,那就可以同批次检测100种不同的项目; 第二,标本需求量少,因为多项检测容于同一试剂中,且检测的方式又是精细到每一颗微球,所以传统免疫检测做一个测试的标本量,在这里就可以同时做几十上百个; 第三,成本也会低一些,还是上面的逻辑,我高低就是一个试剂,各种原料的用量都因此而减少,耗材成本也可以大幅降低; 第四,结果会更准一些,相比于传统免疫检测读取结果的方式,流式的方法可以让同一个检测项目成百上千次地反复测读,最终获得一个科学计算之后的结果; 第五,相较于一些古典的检测方式,流式荧光的检测灵敏度以及线性范围也具有数量级上的优势。 再回到仪器平台上做一下对比: 对比化学发光,流式荧光的可以用一种试剂应付几十项检测,而化学发光则每测一个项目需要用一个试剂,几十个项目就要用几十种试剂或者占用几十个试剂位。同时取标本与加样以及后续检测的一系列动作也要重复几十次。 对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流式荧光可以做到一台机器,一步操作,标本进结果出。而流式细胞仪需要冗长的前处理外加一道转移的动作(流式细胞仪只能接受已经被处理好了的待测物。) 所以说,流式荧光是传统免疫测试的“升级版”,且其优势会随着联合检测项目数量的增加而倍增。它同样也解决了传统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此类项目所需要耗费的仪器成本、材料成本、时间成本以及人力成本。 早些年,流式荧光的核心技术及材料还是Luminex一枝独秀,国内也有公司从Luminex那里引进了技术,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近些年,国内许多企业也纷纷对流式荧光的商业化前景表示看好——这个“看好”到底有多“看好”呢?——以至于他们不惜从底层开始入手,从编码微球开始一点点摸索,投入甚巨,但想必回报也一定相匹。 经过粗略检索,目前国内能够实现微球自主的企业有:为度生物、唯公生物、碧芯生物、新纵科、宜乐芯、胡曼智造、中翰盛泰、纳微科技等。 看到这里,诸位看官怎么想: 产品是不是好产品,是的! 市场是不是足够广阔,作为传统免疫的“升级版”、流式细胞仪的“升级版”,这是显而易见的。 竞争是不是激烈,目前一共七家,你们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