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在体外实现特定基因片段复制的生物学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病原体诊断,基因突变检测,食品科学等领域。然而,传统PCR热循环仪不仅体积大,而且热转换效率相对较低,一般为4℃/s~6℃/s,导至基因扩增时间相对较长。微流控芯片又称“芯片实验室”,它是将多个不同功能的单元集成在一起以实现样品进样、化学反应及检测等。
#01 微流控芯片PCR 微流控芯片PCR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核酸扩增方式,具有集成化、小型化、操作方便、处理速度快等诸多特点,在未来的生物学和病理学应用中具有广阔前景。 1、自然对流PCR 自然对流PCR最初是由Hwang等人于2001年提出。它是通过在一根毛细管的底部加热,从而在腔体内竖直方向形成稳定的温度梯度,由于流体密度的不同,最终形成连续的液体循环,从而携带目标基因到达不同的温度区,以实现变性、退火和延伸。2002年,Krishnan等人在Science上报道了一种采用瑞利–贝纳尔对流方式实现PCR。其作用原理(图 1)是采用一个圆柱腔体盛放样品,使腔体的上下表面保持恒温(61℃和 97℃),通过上下表面的温差驱动实现自然对流,从而使PCR反应液体流经不同的温区,并最终实现了296bp β-Actin基因的扩增。 基于自然对流PCR,Kim等人开发了基于分子检测的肉类快速识别方法,他们在24分钟内完成了牛肉、羊肉与猪肉的快速区分。采用多重自然对流PCR 技术,该课题组也开展了对肠炎沙门菌和伤寒沙门氏菌的快速诊断,结果表明,PCR循环最高可达42秒/循环,所需时间仅为21分钟。 在国内,北京化工大学邱宪波教授课题组采用毛细管作为反应容器,也对自然对流PCR技术开展了 尽管基于毛细管结构的自然对流PCR易于操作,但是较难达到稳定的浓度梯度场,导至DNA变性、退火及延伸的时间较难控制,较难实现长片段DNA模板的复制。为此,科学家们提出采用光盘状微流控 在基于毛细管和盘式反应器的自然对流PCR中,由于温度与流场的特性,浓度梯度场往往无法达到 2、连续流动式PCR 动态连续流动式PCR (图 2)是通过加工形成逶迤型流路,在外部驱动力的作用下,使PCR反应液连续流经三个不同温区,完成变性、退火和延伸过程,以达到DNA扩增目的,其优点在于反应温度无需来回反复地快速升降。该技术最早由帝国理工学院Manz课题组提出。他们在康宁0211玻璃上蚀刻了深40μm宽90μm的20个相同的逶迤形通道的微流控芯片,并将芯片置于95℃、77℃和60℃的三个恒温模块 韩国嘉泉大学Nae Yoon Lee实验室采用聚四氟乙烯(PTFE)塑料管缠绕在玻璃基板后,放置于加热模块,通过注射器将PCR反应液注射于塑料管中,也于20分钟内实现了大肠肝菌与沙门氏菌目标基因的扩增。他们也制作一种三维螺旋PTFE微器件,通过将PTFE管缠绕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上, 尽管连续流PCR技术可实现目标基因的快速扩增,但是通常需要借助于精密的微流泵等装置进样, 近年来,在微流控技术中还开发了一种基于振荡流的PCR装置,该装置基于静态室的柔性循环PCR方法和快速连续流PCR系统的组合。其热回路的数值不依赖于微通道的长度,循环数不受通道尺寸的限 此外,Salman等人还报道了一种便携式的低成本的分流式PCR微流控装置,由聚碳酸酯微流控PCR微芯片、分流热区、荧光检测器组成。微流控芯片采用微铣削加工方法制作并使用热熔粘接方法覆 #02 总结与展望 微流控PCR装置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核酸扩增方式,其具有小型化、集成化、体积紧凑、操作方便等诸多优点。相对于传统的PCR热循环仪,自然对流PCR与连续流PCR微流控芯片技术均在聚合酶链式反应发生前将制热模块温度设定成固定值,DNA复制过程中无需反复变温,从而克服了传统方法变温效率较低的缺陷。自然对流PCR可采用与传统PCR方法类似的腔体阵列,从而实现高通量。毋庸置疑,自然对流PCR是一种高效、准确、特异的核酸扩增方法,其将在分子诊断特别是资源有限环境下的即时检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自然对流循环携带目标基因到指定温区时时间较难控制,对长片段目标基因扩增效果不佳,适应PCR试剂自然对流的温度循环条件仍需进一步研究。为实现自然对流PCR技术的商业化发展,需要考虑自然对流PCR反应器及PCR试剂在内的跨学科联合研究。因此,集成核酸提取的基于微流控芯片的自然对流PCR系统将成为未来重要研究方向。连续流PCR微流控芯片可以通过控制样品入口流速实现PCR产物量多少的可控,且由于高的温度变换效率能实现快速基因复制,具有样品损耗小、热循环时间短、热惯性可忽略等优点。连续流PCR装置因其扩增及检测过程更适用于小型化应用,基于连续流方法的微流体设备被开发出来用于样品提取、纯化及混合。但是连续流PCR微流控芯片是基于时空转换的概念,单个芯片占用体积相对较大,因而如何实现样品高通量扩增是连续流PCR面临的挑战。毫无疑问,微流控PCR芯片因其低成本、小型化和集成化等优点在未来的生物学和病理学应用中具有广阔前景。因此,在微流控平台上集成微流控器件和基因测序或阵列将成为未来的一个研究方向,特别是集成如样品提取、制备等其它检测功能的聚合酶链式反应设备将是未来前景的关键一步。 王肖阳,李振庆,基于微流控技术的快速PCR方法的研究进展,分析化学进展,2023, 13(1), 90-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