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丽颖 张琳琳 单位: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审核: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李辉 基因检测是诊断罕见病常用的利器,临床一般用外周血进行检测,输血后是否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如何消除这些干扰呢?
一、外周血的成分 包括血浆、红细胞、血小板和白细胞(见图1),其中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蛋白质、无机盐、糖类等,白细胞可以分为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其中粒细胞又细分为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等。 图 1 全血的组成
二、血液制品的类型 临床常用的血液制品按照主要成分可以分为全血、血浆、红细胞、血小板制品。 1、红细胞制品 悬浮红细胞是全血离心去除上清后加入添加剂的红细胞制品,降低血浆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浓缩红细胞制品是去除血浆后的红细胞,其中含有全血中全部的红细胞、白细胞、大部分的血小板和少量血浆成分,适用于贫血患儿补充红细胞[1];洗涤红细胞是全血离心去除血浆和白细胞后,再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3-4次,最后用生理盐水悬浮,适用于对血浆蛋白有过敏反应的患者;少白红细胞是血液采集后,立即去除白细胞的制品,适用于输血产生抗体发热病人;冰冻红细胞是用去血浆的红细胞加甘油保护剂,在-80度下保存,适用于稀有血型的患者或备以后自身使用。 2、血小板制品 浓缩血小板由多个供血者提供,含有大量红细胞;单采血小板制品是采用特殊的仪器,在采血时将血小板取出,剩下的部分回输入体内。 3、血浆制品 新鲜冰冻血浆中含有全部凝血因子、血浆蛋白;普通冰冻血浆中缺乏不稳定的凝血因子VIII和V等;冷沉淀中约含一半血浆中的因子VIII和纤维蛋白原。[2] 4、全血 采集在经批准的含有抗凝-保存液容器中未经分离的血液。全血是由血细胞(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和血浆(免疫球蛋白、白蛋白、凝血因子、无机盐等)组成的。 5、血浆蛋白制品 在药物生产条件下制备的人血浆蛋白制品(如白蛋白、浓缩凝血因子蛋白制品、免疫球蛋白、凝血酶原复合物)。 三、输血后会对基因检测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表 1 血液制剂中的白细胞数量
四、解决方法 输血前抽血做基因检测 输血后隔3个月做 取其他组织细胞做 如果当前患者状况尚可,可以先抽2-3mlEDTA抗凝血用于基因检测,然后再进行输血治疗。 对于临床迫切需要输血治疗的患者,输血后再进行基因检测也是可以的,那么这个时间需要多久呢?
二代测序专家共识指出:绝大多数的供血者细胞在受血者体内能生存数周,因此近期输血或移植可能影响基因检测的结果。在患者有输血史或组织器官移植史时,需考虑所送的检材是否合适。无白细胞的成分输血通常无影响,该输全血者应在3 个月内无输血史。[6]
五、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多久可以做基因检测?
另外一种较为特殊的情况是,患者做了造血干细胞移植,那么这个造血干细胞能存在多久,产生的血细胞当中会不会有供者的基因呢? 造血干细胞移植需要先将患者自身的造血干细胞消耗殆尽,然后将供者的造血干细胞移植进去,在骨髓中定植并发挥作用,源源不断产生血细胞,在这个过程中,受者的血液细胞将逐渐被供者的血液细胞替代,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一般在接受骨髓移植后3个月左右,受者的血细胞会被供者替代,如果再需要对其做基因检测,外周血恐怕不能反映其真实状态。那么用组织检测可以吗? 2020年6月19日,丁香医生报道过一例接受骨髓移植的患者体内组织中也出现供者DNA的惊人故事,克里斯・朗(Chris Long)因治疗需要接受骨髓移植,2 年后,他血液中、精液中的 DNA 竟然全都被骨髓捐献者的 DNA 取代了。另外,他的口腔粘膜、嘴唇和舌头上采集的细胞样本中也发现了捐献者的 DNA,并且在逐年增加。[7]
二代测序专家共识指出:进行过骨髓移植者不能用外周血样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其他器官移植者影响较小,最好采集口腔粘膜或尿液脱落上皮细胞代替外周血进行基因检测。[6] 所以对于骨髓移植后做基因检测是否准确尚无定论,不过保险起见,如果想要做相关遗传学检测,最好在骨髓移植前,这样结果不会有很大争议。 【参考文献】 [1] 周吉华,陆国平.儿童成分输血与输全血的选择[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20,35(12):953-958. [2] 临床输血学——理论与实践,傅启华,王学锋,向东,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P93-129 [3] 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胡丽华,人民卫生出版社,P104-105 [4] 姜铭章,李长征,高波,伊爱香,王永平,孙贤学,徐卫东,王军.不同输血量对新近受血者血样PCR-STR检验的影响[J].法医学杂志,2003(04):230-231. [5] 蒋光明, 张林杰, 王保龙,等. 机采血小板中白细胞碎片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影响因素[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9, 32(7):798-804. [6] 王剑,顾卫红,黄辉,沈亦平,熊慧,黄颐,祁鸣,安冬艳,马端,邓旭旭,高勇,王小冬,周在威,伍健,许雄,张巍,康辉,彭智宇,于世辉,汪亮,黄尚志.遗传病二代测序临床检测全流程规范化共识探讨(1)——遗传检测前流程[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20(03):334-335-336-337-338. [7] https://dxy.com/article/266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