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 稿:体外诊断学院 作 者:拾零 来 源:IVD销售实战课堂 有个体会,医改改了这么多年,推进速度从来没有像这几年这么快过。医药领域推行的带量采购本来觉得离我们器械人还很遥远,但转眼正式的文件文件已经公布了—2020年9月25,四川省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制度的指导意见》,该文件是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的名义发布的,实施日期:2020年9月28日起。按照四川省对阳光采购的推进速度看,文件中相关条款的落地应该花不了太多时间。仔细阅读后,个人觉得以下几点值得关注,相关条款截图如下:
从以上条款我们应该可以明确以下几点 1. 医械的带量采购的时代来了,我们拭目以待; 2. 全国医疗器械价格联动已成定局; 3. 国家对器械采购领域监管将是全机构(包括民营和药房)和全流程的监管(价格,资金,物流配送等); 4. 这些可能都是国家级药械监管交易平台和国家级药械大数据中心的基础工程。 随着以上政策的落地,五年内整个行业的环境和模式可能会大变样,不防做些大胆的设想;接下里几年,不论是生产型企业,还是渠道,都会必然进入洗牌期,改革的方向就是增加行业集中度,杜绝同质化竞争,价格竞争等无序竞争;让企业投入更多精力搞研发,做创新,解决卡脖子问题;至于渠道,核心功能可能就是可以胜任一定规模的配送任务,并尽可能能提供一些差异化的增值服务。 谈到这,可能会有人质疑,集中度太高会有两个弊病:垄断和没有创新。这两点个人觉得也没必要担心,国家强监管后企业的垄断其实就是个伪命题了,以后企业的利润在国家层面可能都是透明的了,利润率,售卖价格企业操作空间不大。 相反,这些“垄断”企业可能会承接很多国家的攻坚课题;至于创新度的问题现在国家推行的注册人制度等应该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这方面的问题。随着资本的持续涌入,医械行业的工业化水平也会持续提高,以后的创业型企业可能是不用自己搞生产的,只需要进行医械创新性的产品研发和设计,生产工作交给代工厂,就像当下的手机行业。综上,强监管、增加行业集中度、杜绝无序竞争是国家导向行业变革的大趋势;
另一个不会逆转的大趋势可能就是分级诊疗。 记得有次跟渠道做分享的时候说基层活,医改成,没想到上网一查,卫健委主任马晓伟有类似的表述:分级诊疗制度实现之日,乃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成功之时。毕竟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不管理好,再加上老龄化社会的来临,那整个医疗体系必然恶性循坏,医疗支出会越来越大直到不堪重负,所以分级诊疗这件事在宏观层面是必须得去办成的一件事。 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其实挺难,说了这么多年了,目前来看其实效果不理想。做成任何一件事,离不开人、财、物三要素,这三个要素对基层医院来说应该是都面临困难:办公环境和待遇等问题留不住人,医保等资金支持也跟不上,真正针对基层设计的器械设备也不足。 虽然很困难,但国家层面也在做很多的尝试,医共体的建设尤其是紧密型医共体的建设就是很好的抓手,每个地方都在根据区域的具体情况做探索。 最近听到了一个关于紧密型建设的尝试的案例很有感触,这是我目前了解到紧密型医共体下的决心最大,开展最彻底的一个案例:由县委牵头成立工作组,把县级医院,疾控,中医,妇幼,乡镇级、村级卫生机构、民营医院和诊所全部纳入医共体内,人、财、物统一分配,统一管理,医保资金有意识的往基层倾斜,并成立专门健康投资管理公司负责药品、设备和耗材的采购、招标和供给事宜,分工明确,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这事不是发生在发达地方,而是发生西南的一个边陲小城。在听负责人讲到这些情况,确实很感慨,在面对困难情况时候,总有这些人在不断的做着尝试,不断闯出各种新的道路,正是他们这种努力和尝试在推动整个行业和社会的进步,正是他们这些尝试和努力,让分级诊疗的落地变得可能。 预计后续政策支持力度会持续加码,再加上远程诊疗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也有企业在专门做针对基层市场的设备的和服务,分级诊疗人财物的问题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决,分级诊疗落地会持续加速。
最后,就不得不谈下这次疫情对我们IVD行业的影响了,个人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新冠价格的大幅落差促进了政府加强监管和改革的决心;二、资本的大量涌入;三、互联网与产业融合的加速,除此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影响就是国家对医疗行业重视程度大大提高,尤其体外诊断行业的地位也被拔到空前的高度,发改委《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中对此作了单独表述。 这是我们我们体外诊断行业从业人员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政策持续加码和资本大量涌入会大幅度促进行业向前发展,同时国家相关政策的落地强度也会超出预期,我们不能低估国家对于相关改革的决心,行业的洗牌和重塑会加速。 具体到局中的每个个体应该怎么做,我觉得上面关于医共体建设的案例也是很有启发的,就是顺应大势,真正沉下去做能解决领域痛点的事,持之以恒的做,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加持下,总会做出一些事情,实现自身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