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班的同学人人都能跟着导师参与项目。”葛伟难抑心中的自豪与兴奋。他在导师、深圳先进院集成所所长、研究员李光林和研究员周小猛的指导下,从零开始学习并参与了千万级国家基金委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参与该项目的老师、同学众多,项目金额近1000万元。“正是得益于硕士期间在开发与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才让我在找工作时更能获得企业青睐。” 近半数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人均5项学术成果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的当下,SIAT毕业生们备受名企名校青睐。
截至目前,SIAT今年238名毕业生中有189人已落实就业去向,约47%进入微软、华为、京东、阿里巴巴、腾讯等世界500强企业及美国希望之城国家医疗中心等国外知名机构,其中年薪超40万的学生占比20%。同时,28名深造的毕业生收到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墨尔本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录取通知。
据统计,今年毕业生人均5项学术成果,其中部分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Molecular Psychiatry等高水平国际期刊。
此外,今年的毕业生中也不乏“爱折腾”的学生开启了创业之旅。在大学期间,在导师辜嘉博士和医工所研究员杨慧的支持下,国科大学籍博士生林学祥带领团队开发出一系列荧光产品、小发光产品以及POCT分子诊断产品,同时研发了经济动物用HI/HA检测仪、食品安全分析仪等。这些产品申请发明专利4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43项、软件注册权18项,并且发表SCI论文3篇、EI论文3篇。
2016年,林学祥创立深圳深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聚焦体外诊断领域展开个人创业之旅。同时,他也在3家医疗研发企业担任技术顾问,并协助其中一家实现了半年销售4亿元的业绩。
“在需求端,SIAT重视科研与产业结合,并设置专门的职能部门,帮助师生充分接触与了解产业需求,避免方向性错误;在技术支持端,SIAT有完备的实验室硬件条件,完善的沟通机制,充足的校外技术支持,能加快产品的研发;在机制上,SIAT尊重开发人员的劳动成果,灵活的成果分配机制,激励科研成果层出不穷。”在林学祥看来,正是这种灵活开放的产业转化政策,加快了从需求到研发再到产业化的过程。“我非常感激SIAT给我参与产业的机会,给我创业的舞台,让我拥有了不一样的博士求学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