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桔
金币
威望
贡献
回帖0
精华
在线时间 小时
|
预则立,不预则废。
最近看了本书,《科学:无尽的前沿》,书的内容其实就是美国的这份“行动纲领”。
总结下来:一个国家科学领域的发展绝不是少数几个科学家的事情,需要政策方针支持,需要资金,需要意识到基础科学的重要性,也需要每个公民的共同成长。
二战末期,科学顾问范内瓦·布什提交给罗斯福总统一份报告。报告自1945年初次面世之后,得到了良好的执行,让美国在20世纪奠定了世界科技霸主的地位,直接推动了阿波罗登月计划和人类基因组计划。
报告的主题很明确:
- 证明科学进步是一种必需,
- 倡导政府推动和支持科学研究(尤其是基础研究),
- 呼吁成立一个能得到充分拨款的新型独立国家机构,以督促推进包括军事和民用,生物学,医学和物理学,基础和应用,理论和实验等在内的所有研究。这一机构将负责以长期合同形式为科学提供稳定的资金,为科学家提供研究之自由,同事还要肩负起培养科学专家的重任。
相信大家已经猜到了这个机构的名字,1950年,《国家科学基金会法案》通过,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SF)正式成立。后续国家纷纷效仿,70多年来,这份报告多次被重温,修订,再版,它的意义已经超出了美国。
查了下,中国于1986年2月14日批准成立面向全国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起步稍微晚了将近40年。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金额312.9亿元,2022年资助金额330亿元[1]。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2021年预算为85亿美元,可以看出差距已经逐渐拉小。
<hr/>这本书的思维挺超前,超前到有些点今天看也振聋发聩。
与医学进步有关的发现通常来自遥远的学科或出乎意料的发现。基础研究会带来新知识。何为基础研究:不考虑实际目的,产生的是一般性的知识以及对自然规律的理解。
举个例子,比如DNA结构的解析,就是一个双螺旋的结构,很难直接实际应用吧?但是它是构建整个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的地基。再看看基因编辑,它的起源是一个古细菌的的自我防御系统,最开始发现他的人没想到它能够为哺乳动物所用,甚至改变我们自身的遗传密码,开创一个新时代。
谁知道下一个开创新领域的研究来自哪个意外的发现呢?而基础研究只能是学院和大学来做,他们必须在没有成规,没有偏见和商业需求的压力氛围下能依据兴趣,好奇心与想象力,不受限制的对自然科学展开自由研究。
据我观察即便是在大学校园里,还要力求加上一段实际应用的可能性,否则不给你开题。我很遗憾在我博士期间未能明白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总是质疑自己研究的意义,在迷茫中离开校园踏入了工业界。基础科研这个冷板凳越来越少的人原意坐了。
2. 科学不能依靠自身独立存在。
不能把整个国家最杰出的人才以极端的比例吸收到科学和技术中。以牺牲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其他对国民福祉至关重要的研究为代价来发展自然科学和医学研究是愚蠢的。不应当将超出科研需求过多的高级人才吸引到科学领域。
请看看今天头重脚轻的科学结构,生化环材四大天坑里苦苦挣扎的科研狗们!!他们也曾是被美好的科学理想吸引过来的满腔热血的少年啊!!挥泪离开学术圈的人实在是数不胜数。
3. 资金充足、训练有素的的科学研究人员不能取代公众的知情和参与。
如果科学家超然物外,且公众认定证据只属于拥有精湛技术的科学家。在当今这个充斥着愤怒与情绪的时代,证据很快被各种观点、谣言和毫无根据地主张所取代。
范内瓦慷慨激昂地写道:科学家必须以一种决策者和普通公民清晰可用的方式来传播他们的科学工作。他们不仅应该在委员会面前讲述研究,还应该公开演讲、写通俗文章以及帮助公众理解科学。
真的每次看到微博热搜上的行业相关的新闻我都震惊地点进去,然后摇着头点出来,尤其是前两年更甚。这也是为何我想凭借自己微小的力量在此书写的理由。
<hr/>这份珍贵的文稿常读常新,大多数愿景直到今天也没能实现。开拓精神仍旧在这片土地上激荡,科学是无尽的前沿,我们每个人都怀揣使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