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1753|回复: 5

[分享] 如何评价现在很多中国人说中药过得了中国药监局但过不去FDA是因为FDA是西方理论,没有用中医理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8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8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评价现在很多中国人说中国口罩过得了中国药监局但过不去FDA,是因为FDA不是用口鼻呼吸的,它们只注重耳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8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评价现在很多中国人说中药过得了中国药监局但过不去FDA是因为FDA是西方理论,没有用中医理论?
当您写这个问题时,您自己弄明白没有,您究竟是想要谈“中药”?还是打算谈“药用植物”?
您把自己弄明白之后,您就知道答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8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明每年中成药各种细胞,动物,双盲,甚至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的文章都在发。
只看这些文章你很难理解为什么这么多中成药都能做出有效果,怎么一个能过三期临床的中成药也没有
我估计中成药真的掺杂点量子效应在里面,只要没有监管,总是能得出阳性结果。
一旦有了第三方监管(三期临床),诶~,就做不出阳性结果了
柳叶刀那个阴性结果,我估计要不是拉上了外国友人一起搞这个研究,不好意思造假或者怕造假被拆穿,不然肯定又是个阳性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8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学没有东西方之分,是不是西方发明的枪炮就打不死义和团民,用算盘就能搞出遥遥领先的现代科技,哎,脑子有病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8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一个冷知识,我们国家实在1985年7月1日启用了新的《药品管理法》,其中的《新药审批办法》中对中药的审批,已经全面改用了美国FDA的“新药临床试验”(IND)


简单来说,从1985年开始我们判定一款中药是否有效,依据的并非是中药理论,而是如假包换的西医临床试验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直接copy了美国FDA,那为啥同一款中药在中国这边过的去,到了美国那边却过不去了呢?
那就得问我们对美国FDA的那套IND规则做了什么“手脚”
当时我们对中药新药申报要求提供两个研究资料,分别是“临床试验”和“临床验证”
临床试验包括Ⅰ期、Ⅱ期以及Ⅲ期IND,你会发现这和美国FDA的审批流程基本一致
但细节之处你会发现,我们这边给中药IND做了很多“宽松出理”
首先是Ⅰ期IND之前FDA要求必须要有动物试验,但在咱们这边则不用,直接就是Ⅰ期临床人体耐受试验,简单来说就是临床安全性试验
其次是安全性试验的样本方面,美国FDA当时要求20至100人左右的样本,而在咱们中药则之需要提供10至30例


而且美国FDA要求Ⅱ期Ⅲ期甚至还有Ⅳ期IND依然要安排安全性评价,人数在300至3000人左右。但咱们这边不用,只要Ⅰ期过了后面便不再安排安全性试验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这边不强制要求中药接受盲测
就是我们只要求中药做对照试验,对双盲测试只是“尽量”,既然没有强制,所以药企在做IND的时候自然不会“自找麻烦”搞什么双盲,甚至连单盲都做不到
这也是导致后来中药闯关FDA时,在安慰剂环节很难得出有统计学价值的差异性,复方丹参滴丸目前就卡在这里


通过以上临床试验的中药即可申请新药上市,这个周期不会超过1年时间,而再FDA则是3到5年甚至更长时间
接下来是临床验证,这里主要是考察新药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与原药品对照组进行比对验证。就是看你药厂生产的成药进入临床后的效果合副作用,与IND期间的试验数据是否一致
也就是一致性研究
一致性研究在FDA这边会从IND的Ⅰ期就开始,样本量在3000到5000不等,但在咱们中药这边则可以等到上市后再开展,样本量只要求大于100即可
也是从1985年开始,中药新药的申报审批量开始进入井喷期
1986年获批IND的中药新药只有3个,因为试验时间原因当年并没有任何新药获批
但到了1988年仅仅两年之后,中药新药申报IND的数量就达到了30个,当年获批的中药新药达到了41个


作为杜比,1988年美国FDA全年审批的新药也只有20种


<hr/>所以呢……我们在表面上是承认美国FDA的那套药品管理办法更优秀,所以后来的CFDA从建构到配套政策基本上都是FDA的“克隆版”
但出于各种不能言说的“理由”,我们在这个看起来非常国际化、高标准的新药审批流程里,给中药各种“开口子”,放宽甚至撤销了很多原本非常科学、非常必要的审核过程
回头再问为什么中药过的了CFDA却过不了FDA?
这不是和尚脑袋上的虱子——明摆着嘛~~
不过也不要紧,我们的中医药界压根也不关心这种事情,无非是自娱自乐干嘛那么较真?
他们有的是“自我安慰”的办法……


论“说学逗唱”这门艺术,还真没谁能玩的过我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