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166|回复: 5

[分享] 是什么影响了我们的消费观?经济还是环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17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17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并不是理性的消费者,导致了消费观念差异很大,比如娱乐圈和所谓的情绪价值提供者,就很容易获得大量的特定群体消费,甚至还有极端情况,比如为了一个破手机、为了追星而卖肾,这就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消费观差异其实很大,人的成长过程、教育和价值观等环境的差异,涉及到主观思维的东西都非常难以捉摸。
而经济环境则非常刚性,你有多少收入,多少刚性支出,很大程度就锁死了消费能力,进而影响消费习惯,举一个很常见的例子,假设一个家庭月收入1万,已经属于不错的情况了,然而月供5000拿走一半,衣食住行医教将将够用,这种情况下往往都会去满足家庭的刚性需求,偶尔积攒一些钱去提高生活质量,这是经济基础很大程度决定了消费的习惯,能性价比的东西尽量性价比。
表现在统计上就是高杠杆+低增长+阶层分层显著,现代金融体系下,多数人的负债就是少数人的财富,那么就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人越努力,负债越多,越没有时间消费,相反一些人则坐拥财富积累,并且坐拥优势的分蛋糕地位,把权力和资本还可以通过遗传到向下交通,因为已经分配到未来二三十年了,这也是居民储蓄越来越多的原因,宏观负债也越来越多,消费能力相比于产出反而越来越疲软的原因,经济结构就决定了大部人是必须只能维持低需氧的状态,窒息多了反而躺的更平了,也就是低欲望社会形成的重要原因,反正产能总是相比低需氧群体总是过剩的,谁爱卷谁卷。
而在居民高杠杆的当下,刺激投资和消费的扶持往往不是补贴,而是鼓励贷款和透支更长久的未来,结合着社会经验不足的年轻人征信往往是一张白纸,经受不住消费主义的诱惑早早透支信用,从过去的月光,到现在的月供拆东墙补西墙,这种消费观不具备可持续性,能转出的算买个教训,而陷入利滚利的要么靠家庭,比如低需氧的老父母偿债,要么自己干脆就成为信用受损的群体,而现代经济运转的重要基石之一就是信用,往往处处受限。
环境带来的消费观差异性很大,影响因素也更加复杂,而财富机构和未来的经济增长预期,则对于消费的选择是更刚性的,多少收入,多少储蓄,多少负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消费的习惯,当然也会有人深陷透支消费,成为所谓的社会教育的一课,往往代价也非常沉痛,这种透支型完全是可以避免的,没有无缘无故的关心,身份认同是自己的自我认识,而不是花钱彰显身份和别人给的,需要更强大的内心和更多的经济运转知识储备,以应对越来越多的投资和消费大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17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未来的预期
如果你相信未来工资会稳定和持续增长,投资肯定能获得可观收益,没有后顾之忧就乐于消费、超前消费和奢侈性消费,东西不求最好,但求最多,最贵。如果你觉得随时会被降薪甚至炒鱿鱼,各种投资带来的不是收益而是亏损,你会变的消极保守,你需要像以前备灾年开源节流储存冬粮,应对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这是本能。
乐观时,一家三口应该每人一辆车;房子应该一套平时住,一套周末泡温泉,一套过年看海;苹果华为的手机平板笔记本各来一套,这样才能真实了解是否遥遥领先;而杯子应该区分喝白水的、喝咖啡的,喝茶的,喝绿茶的,喝红茶的和喝奶茶的。但悲观时,再如何资本主义洗脑,兜里没钱就是没钱,大家乐衷于砍掉无谓支出,追求性价比。这就是预期,好的时候会多出很多“没必要”的需求,企业工厂多了额外订单生产,招工、扩张买设备,一层层传导下去,使得虽然我靠在校门口卖炸串,但也有能力给孩子报钢琴班。不好的时候,把“没必要”一层层收缩回去,缩到基本生活需求为止,各个行业,企业,员工打包成串粽子先后投河。
用A股里的说法,影响人们消费观的主要因素就是风险偏好,当你风险偏好低时,一家公司的资产质量如何,商业模式如何,现金流如何,竞争格局如何会成为你投资的重要参考,当你风险偏好拔高,会不会大涨翻倍是唯一标准,至于他是不是值得投资的公司,阿猫阿狗也无所谓,卖炸串是合成生物,摩托开到120算低空飞行,NVDA员工吃了我家的预制黄焖鸡所以我也是AI产业,新质生产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17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识。
在被消费主义洗脑之前不幸被基础科学和人文社科截胡了。
大学在清华基科班没日没夜地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的世界里沉浸了四年,于是看到什么东西下意识的第一反应都是这个东西是什么做的、有什么现实意义中的功能、物理化学性质怎么样、能量输出厉不厉害、蕴含了哪些信息加工,会不会对人体造成物理或化学损害之类的。
再山珍海味的食物,也充其量不过是一堆蛋白质、糖类、脂质、核酸,以及说不清道不明的小分子,味道主要来自烹饪方法或者原汁原味的特殊小分子,吃到肚子里跟馒头白菜红烧肉没有任何区别,唯一区别就是罕见的食材可能有毒或者过敏。再昂贵精致的衣服,也充其量不过是蔽体御寒装东西的套子,舒服、暖和、正常、好洗、能装东西才是最重要的,至于莫名其妙的匠心设计、奇葩罕见的古怪材质、毫无逻辑的奢侈品牌,影响力都是零。
房子车子同理,房子是否离单位学校近、面积是否足够大同时不会大过头、布局和家具是否方便合理、邻里关系是否融洽都是很重要的功能。汽车的安全可靠性、基本的机械性能这些也都是非常重要的功能。至于是不是在市中心、房价增值保值、车子的内饰多么豪华,对我来说影响力微乎其微。只要够用就行。
读研的时候在巴黎综合理工更进一步,虽然当初为这所出了数学物理课本里一小半人名的理工院校慕名而来,没想到还是社会学奠基人奥古斯特孔德的母校,在认清了事物的本质之后,又被教会了认清自己的想法,会认真思考自己究竟喜欢的是什么、想要的是什么,特别是两者不能兼顾时会放弃什么,甚至要抛弃一切只能保留一个时又会选择什么?
在借助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知识看串了一切事物的表象,对金钱和消费彻彻底底祛魅以后,又经过了一系列对自己的灵魂拷问,知道什么是对自己重要的什么是无所谓的。最终非常坚定地选择了自己的道路和生活方式,并且可以非常坚定地拒绝了生命中很多暗含价格的馈赠。
最后补充一下,说到巴黎很多人都觉得很时尚有型昂贵之类的,其实一半对一半错,巴黎认识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很会收拾打扮的,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天气明明不冷还非要围个围巾。但是这些穿衣打扮并不昂贵,都只用很便宜廉价的衣物就能很容易地搭配出很好看的感觉。反而毫无美感的人就算花大钱买了很多昂贵衣物,只是砸钱的话看上去还是很别扭,还不如我等穷人T恤加牛仔自然。真正昂贵的是做实验的试剂,200欧元每毫克的催化剂,一勺一勺往烧瓶里加,造课题组的钱不心疼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17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成长环境和人生经历吧。
今天收到了一个朋友给我转来的几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转来分享。
“你对金钱的个人经验可能只有0.00000001%符合实际,但它构成了你对世界运作方式的主观判断的80%。所以,两个同样聪明的人对经济衰退的发生机制和原因、如何进行投资、哪些问题需要优先考虑、自己能承受多大风险等问题会持有不同的看法。
人们一生中的投资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生活经历——尤其是成年后的早期经历。如果你在通货膨胀率很高的经济环境中长大,和那些在通货膨胀率低的环境下长大的人相比,你在往后的投资生涯中会把更少的钱投入债券。而如果你在股市繁荣的环境中长大,和那些在股市不景气时期长大的人相比,你在以后会把更多的钱投入股票。
研究股市的历史后,你会觉得自己明白了某些事,但只有亲身经历过,感受过它的巨大影响,你才可能真正改变自己的行为。我们都觉得自己明白这个世界是如何运作的,但其实我们只经历过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从我身边人的经验来看,从小成长环境很好的人,通常对生活比较有要求,消费标准都不低,当然也是收入没有问题的情况下;从小生活比较俭朴的人,后来赚得再多,对生活的要求也没那么高,节俭的居多;其中也有一小部分人在收入暴增后,提高了生活标准。
所以,我认为消费观这个事情是离不开成长经历的,第二个影响因素就是收入水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17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的消费观念正在被资本洗脑
以前我们洗衣服,用的都是几块钱一袋的洗衣粉,后来资本推出了洗衣液,为了推翻洗衣粉,他们的宣传卖点是不伤衣物不伤手;再后来我们洗衣液也用习惯了,他们转身又推出了洗衣凝珠,宣传的卖点又变成了三效合一、一颗能洗更多件。
总之他们能找到新的需求点,让我们不断的花更多钱去购买新的产品,以至于让我们逐渐偏离了自己的真实需求,陷入到了消费主义的陷阱,这带来的后果则是我们生活成本越来越高,总感觉钱不够花。不信你看看我们身边,一杯奶茶卖二三十块钱、一根雪糕都能变成刺客,一袋水果直接五六十。要知道 我们大多数人是真的赚不到很多钱,几十块钱能买一个月的大米、两个星期的鸡蛋,够一家人做一顿丰盛的晚餐;但我们就是这样轻描淡写的把钱花在了这些非必要的消费上面,好像钱只是个无关紧要的数字而已。
为什么会这样呢,大概在一百多年以前,全世界的资本家发现了资本主义的一个致命缺陷,那就是消费不足,很容易产生过剩。于是资本家就看到了一条新的出路,那就是通过广告宣传的方式去诱导人们消费,人只活一辈子的观念,让人们逐渐丢掉勤俭节约的传统观念。紧接着他们又使出第二招,那就是用商品来进行社会地位划分,导致大家误以为衣服越贵越有品味,买贵的才说明自己进入上流社会。最后资本的最后一招就是提高大家的消费频率,像手机、电脑这些电子产品频繁是更新换代,换汤不换药的诱导大家花钱。
消费主义在中国盛行的转折点大概是在2009年,因为这一年出现了双十一狂欢购物节,从这时候开始,海量的狂欢购物节便不断涌现,包括且不限于:年货节、情人节、318丽人节、520、618年中大促、双11、双12、换季大促等等;每年的购物节有二三十个,几乎每隔半个月这些购物平台就会催着你买东西,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人购物的频率大为提升,以前一年只买几次衣服,现在变成上班族一个月就要买几次衣服。很多人根本没有认真思考,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这么多商品,还是受到了资本宣传的影响。
味精为什么会被鸡精取代,因为资本家散出谣言说味精致癌、掉头发,鸡精进入中国市场后取代了味精,但实际上鸡精的配料表第一位就是味精,还有豆浆牛奶之争,资本称豆浆里含有雌性激素过高,实际上因为牛奶才是西方人餐桌上的早餐,还有猪油对身体不健康等等一系列资本主义谣传。
如何才能对抗消费主义陷阱 ? 那就是回到自己的真实需求本身,每次花钱前问问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这个产品,如果答案是否定和迟疑,你就说明这个商品并不是你的必需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