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桔
金币
威望
贡献
回帖0
精华
在线时间 小时
|
PhD Student=找坑
PhD Candidate=挖坑
PhD=好歹填了个坑
一般来说,我们认为读PhD开坑很正常,毕竟要广撒网才能捞得到鱼。衡量一个博士的标准,也不是说非要填上某个坑,更多地可能是在一片广袤的土地上,选择一个或者几个合适的位置,填上。整个博士阶段,培养的是你具不具备在这种土质条件下填坑的实力,如果会填了,树最终在哪发芽是无所谓的。
商科在读博士在读。PhD研究五花八门,挖坑无数。
本科阶段:本科毕设做的是系统可靠性建模,用的方法是博弈论和数值仿真。运气比较好,本科毕设的一部分后来改了改成为了我人生的第一篇SCI,大概本科毕业过了1个月就接受了。当时觉得可能以后不会碰到这个东西了...毕竟商学院做的研究应该更偏经济和数学(不过后续进行的可靠性研究深刻地告诉我:“小伙子,听说你觉得我们不需要数学?CK方程,平稳过程会求了吗”)。
博士前夕:学了很多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的东西,可能因为我不是很喜欢程序相关的科研,所以学习的知识都是偏向于theoretical modelling的东西。然而硕士阶段做的东西,更多地研究是关于仿真和优化相关的。接着入学前,开始了一个新的工作,区块链和比特币。当时真的是一脸懵....我先花了一周的时间了解了相关的知识,又花了快一个月来跟上合作者的思路。
博士阶段:区块链的工作基本搞定。开始进入新的领域:机制设计(针对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行为的监管)。同时,可靠性建模的工作也在继续,第一次当审稿人就是这个方向。此时已然是双开:可靠性建模与优化和道德风险与机制设计分别占据了我一半的科研时间。
访学阶段:非常幸运地到国外的学校当访问学者。在和国内外老师沟通之后,开始进行和深度学习相结合的研究。甚至这次更加干脆地工位都安排在了CS的实验室。我最终还是捡起了....我最不喜欢的工具。又是一个不了解的领域...你让一个只会Mathematica,Matlab和Maple的人非要去快速了解Deep Learning,Reinforcement Learning的内容....是真的艰难。第一次听CS同学讲东西的时候....我真的就听懂了背景,看着人家给我的Poster和PPT,完全一脸懵。不过度过了最初的陌生阶段后,现在发现,好像也挺有意思的。问题在于,可靠性和机制设计我都没有扔....依然在进行更多地研究。新开的这个机器学习,估计会占据我更多的时间。
至于如何收尾:目前看来倒不一定需要收尾。
1.工具和方法的重合性:多学一些数学、编程工具是真的技多不压身。你永远不知道A领域学到的东西什么时候就在B领域用上了。
2.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更广的学术交流:方向多了,出去汇报的东西多了,认识的人也就多了,而这也为之后的进一步合作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此感谢我的coauthor们在我还是个小白时对我的包容,虽然我知道他们并不会看到)
3.看问题新的视角:交叉学科提供了你在思考一个问题时的更多视角。科研往往是这样:一条路走不通了,总有另一条能走通(不全是,有的是死胡同)。没准某一个其他领域的老方法就很适合解决该领域的新问题呢?
4.更多地机会:无论是去业界还是去找教职,多挖一个坑,有时候真的有用。你会发现你去面试的公司最近刚好在做这样的尝试,也会发现你去面试的高校刚好对某个领域有着空缺。机会这种东西,不经意间就出现了。
5.学会学习(进入新领域):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挖坑,让我不断掌握了应该怎样去学习新的知识。我觉得这点事我在博士期间学到的最难能可贵的东西。每一次进入新领域,你会发现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你会发现自己有那么多东西要学,你会发现自己仿佛处在一片空白之中,彳亍前行。因此,你要愿意去问,愿意去尝试,愿意去学习。我问了很多的同学、老师、业内工作者,以最快地让我了解到这个领域的基础知识。我看了很多的文献、书籍、公开课,从而可以让我更加接近合作者的水平。我做了很多没有用的尝试,他们大多现在都堆在我硬盘或者网盘里的某个地方,但是这也让我更加熟练地应用知识,应用工具去解决该领域,甚至其他领域的诸多问题。因此,挖坑从来不是一件坏事,不敢挖下去才是。
当然,我并不是说要无休止地开辟新的科研方向。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做点,多学点,总是大有裨益的。
感谢你看到了这里,其他的就算都不记得,至少再去看看第五点。
学会学习,了解如何进入新的细分领域,无论对于什么专业的PhD,都至关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