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132|回复: 4

[分享] 一个男人的一生,最难的时间是在什么时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4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7-4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而言是现在,30岁结完婚到现在,感觉一片灰暗,不知道啥时候是个头,希望多年后假如能走出阴霾,看到此条评论后能够释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7-4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法定,每个人都不一样,我家在我初中那会2000年刚过单位大解体父母都下岗了,初中毕业之后十七八打网游赚钱养家到年底给他们补交社保,我爸后来当门卫一个月开几百块钱,我妈身体不咋好就在家了,等2010年前后他们都退休了慢慢才好点,我和父母差34岁,家里老二,我还有个哥我俩差9岁,我的人生大事从买房子到结婚都是我自己操办的,21年结婚的那会媳妇家要彩礼10W我没有钱,19年那会出事回来第二年,欠了别人小一百W,挣钱就还别人了,会亲家那天我老丈人喝完酒在桌上说彩礼问题,和房子车又让我加我媳妇名啥的,第二天上午我给老丈人打电话我说你说的那些我做不到,本身我有全款房,车是贷款的,我现在的情况你女儿知道,差个时间,结婚接了钱我就给她补上,我老丈人说农村有这个讲究别人孩子出嫁都有彩礼,我这没有说出去不好听没面子,你父母一点钱没有吗,我说他们就退休一个月两个人五千来块钱,我出事时候还给我拿了点钱就那几万块钱存款都花了没有钱,我不能让他们70来岁在出去借钱给我了。后来我爸寻思别马上要订婚了在因为钱出点差闹不愉快跟我老舅说了,我老舅给拿了五万,先给了五万彩礼,结婚之后我接的钱给还回去了,这就算是人生大事里难的时候,生活上的难那就不说了都过来了,现在我又好起来了,现在只想积累点财富,不想等到五六十岁年纪大了挣钱不好赚了在难了,等到50之后提前退休也享受下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7-4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约是年轻的时候。什么都没有,什么都要
房子车子结婚生子,大部分人在22-33岁左右。
如果没有钱家里帮不上忙,只能期待遇到物质要求没有那么高的对象。现在也是越来越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7-4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2024年7月,我躺在病床上,刚过39岁生日,在医生的拍打呼唤中醒来,全身剧痛,没有一丝力气,身上插了5根管子,鼻子插着胃管,冒着暗红色的固液混合物;颈大静脉插着输液管,正在进行营养支持;左腹插着腹腔引流管,鲜血在快速地涌出;右腹插着吻合口引流管,鲜血缓缓地流淌;下身插着尿管,尿液的进出也不再由我控制。身边没有一个亲人,聘请的护工在若无其事地玩着手机,外放的声音不大,可如此让人心烦意乱,但我却没有一点力气去阻止他,因为手术似乎耗尽了所有的元气,嘴里每吐出一个字都会感到全身撕裂的疼痛。此时,我只能静静地看着苍白的天花板,疼痛加剧的时候,自己按一下麻醉泵。
附近的华熙广场凯迪拉克中心,此时应该正在举办刘德华的演唱会,从窗户缝里似乎飘来场外歌迷的大合唱,那首《笨小孩》一下击中了我的节拍。回想我这颠沛流离的前半生,似乎正是这首歌具像化了,从四川的小山村,一路通过高考来到北京的大学,再从河北农村的基层干到北京的机关,在命运的羁绊下起起伏伏,随波逐流中也坚持了初心底色。
正当踌躇满志时,却确诊胃癌,此时的我,只有1/3的胃,人生似乎失去了很多的可能,生命的主要矛盾发生着剧变,那些宏大叙事、广阔图景也变得越来越与我不相关,那些通宵达旦、点灯熬油的奋斗片断也成了这场疾病很好的注脚。我似乎不应该再感怀这些,能够长久地活下去,才是目前我最应该考虑的事情。
(〇)启篇•是胃癌!
我觉得文字创作不仅仅是要抒发心臆,更是要服务人民的,先讲一讲诊治胃癌前前后后的事情吧,希望能够帮助读者防患于未然,即使不幸罹患,也能做早发现早治疗。
作为农民家独子、全村希望,肩负光宗耀祖、光耀门楣的历史使命;作为小家的顶梁柱,有着孝敬父母、抚养小儿的甜蜜负担;作为新时代好青年,有着献身复兴梦想、实现人生价值的远大追求。身心双修不敢有丝毫懈怠。虽然工作异常繁忙,也基本坚持了良好的生活状态,三餐规律(每年不吃早餐的次数不超过5次),四肢发达(喜欢健身,引体向上1次性20个,周均2次5公里长跑,配速5分以内),不抽烟偶饮酒(仅应酬喝,在家从来不喝),无三高,不超重,平时身体无不良反应。总之就是觉得癌症和自己根本不沾边。
5月中旬,京外一友人来访,撺局小酌几杯,人均大概4两白酒。聚会快结束的时候,组织者提议饮尽壶中酒(大概1两),以示对来访友人的欢迎。可能那几天休息不好,尾酒下肚,腹部立马翻江倒海,酒味直冲天灵盖,跑到厕所一阵狂吐。对于我这个喝酒小趴菜来说,吐酒倒是稀松平常,一般十喝九吐,吐后反而觉得胃部解压,轻松不少。但这次不一样!呕吐物里面好像有血!我立马清醒过来,用手机拍了照片,怕没了“证据”。
当天晚上也没有特别的感觉,在些许忐忑中睡过去了。第二天去医院挂了急诊,约上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胃镜检查。大约1个星期出了检查结果:贲门撕裂(呕吐出血的直接原因)、胃溃疡、非萎缩性胃炎,建议活检结果做免疫组化。当时并没有意识到建议做免疫组化的潜在风险,高高兴兴地挂了病理科的号,大概10天之后,出了炸裂的结果:高疑低分化腺癌!非常清晰地记得,当时给我看结果的文静的女医生爆了一句粗口,“我操!这么严重!”然后,嘱托我赶紧约专家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独自得知结果的瞬间,我并没有出现“大脑一片空白”“双脚发软瘫坐在地”“哭天抢地”等一系列应激反应。当时我有5个层面考虑:一是白纸黑字写着“高疑”,并没有确诊,取更多标本再查一次,说不定是误诊;二是也没有听说谁患癌就直接死掉的,单位一个患癌的老哥天天还生龙活虎的;三是已经见了北京城最绚的光,饮过了人生最烈的酒,尝过了世间最甜的糖,也参与绘制了当代最宏伟的蓝图,作为一个农村出身的孩子,应该是没有太多遗憾了;四是我们的小家已经在北京扎好了根,农村的父母购买养老保险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五是老婆6月初就要进行甲状腺肿瘤手术了,她有一些焦虑,我也不能让她看出我的状态。所以整个胃癌的诊断,一直是我一个人。不仅如此,那段时间还要陪着老婆跑各种医院,诊治她的甲状腺问题,安慰她即使是癌症,也是“幸福癌”。可能是自己也算比较大条吧,整个过程也没有特别心塞的感觉。面对问题困难,我有自己的一套心法,就是静静地呆着,啥也不干,大部分的问题都会自然地消散。所谓万物无相、诸行无常,仅有放下,洞穿缘起性空,方得涅槃寂静。
时间很快来到了6月初,陪着老婆手术、住院,自己在间歇查一查治疗胃癌的资料。老婆的手术很顺利,恢复也比较好,一个星期后出院。回家休养了3天,看她状态已经恢复九成,我就把我的情况告诉了她。那一刻,她泪如雨下,神情变得恍惚起来,一直说“生活怎么这么苦,咱们究竟做错了什么?”这时,我有些难过,我紧紧地抱着她,顿时感受“患难夫妻”这个词的千钧之重,祸不单行在我们这个小家演绎得淋漓尽致。
那几天,老婆时不时地念叨,“希望得这个胃癌的是我,你是名牌大学毕业学力深厚,还在大机关工作见过世面,这能力、这阅历,有你陪着儿子,比我强多了,你可不能出问题啊。”
“现在还不知道什么情况呢?不要再瞎想了。”我安慰她。心里在偷笑,都这个时候了,还挂念着我的残余价值呢?冷静下来之后,我们迅速地研究诊治路径,快速地挂了专家号。我和单位续请了假,交接了工作。6月中旬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住院。请假之时,同事无不诧异震惊,刚刚陪家属做完手术,自己又住院,而且都是这么严重的疾病,大家都纷纷表达了关切关心。有时甚至叫我去请大师看看。
由于免疫组化的结果是“高疑低分化腺癌”,建议摘取更大组织进一步确认。这就有可能是胃镜结果不准,抱着这样的心态,经多方咨询后,我挂号并入住消化内科。在门诊时,老专家已经看穿了我们的焦虑,很耐心地给我们说,现在看整个胃的性状还不错,这个溃疡也不大(1.2厘米),就算有问题也应该是早期,把病变的分层剥离后应该就没有问题了。
我和老婆都如释重负,欢欢喜喜地准备辎重粮草住院去了。住院之后,就开始了各种各样的检查,主要包括PET/CT确认是否远端转移,增强CT查看腹腔情况和胃周血管造影,超声胃镜确定病变浸润深度,普通胃镜精准定位病变位置,还有一些常规的血液、排泄物检查。
所有的检查都是在清醒的状态下进行,对电磁辐射的恐惧、食道内反复插入异物的不适感,让我竟然短时忘了对癌症本身的担忧。PET/CT和增强CT在检查过程中,都会注射显影液,当显影液流动到私密部位,会产生大小便失禁的耻感,当然并没有真正的大小便溢出。
印象最深刻的是做胃镜检查,由于普通胃镜和超声胃镜使用不同的镜头,必须在清醒的状态下,半个小时内连续做2次胃镜管的插拔。那种作呕的感觉,真有点生不如死。胃镜过程中,一个医生看到我的就诊记录,惋惜地说,“看到你2020、2022年都做过肠镜,当时怎么不连胃镜也一起做了呢?如果当时发现了病灶,可能就是一个非常小的问题了。”我竟无言以对,这就是命运的小把戏,机缘的小偏差吧。那时做肠镜也主要是因为痔疮会偶尔引起便血,除此之外并没有其它不适反应,所以没有扩大检查范围。
6月下旬,所有的检查出了结果,显示癌细胞仅浸润到黏膜下层,没有大的淋巴和远端转移,可以直接进行手术。这时,又赶上老专家生病和处理其他行政事务,我在医院里无所事事呆了1个星期排手术。
这里浅谈一下选择医生的问题。所谓没有最牛逼的,只有最适合的。大专家通常事务缠身,有时还有行政身份(譬如科室主任、副院长啥的),能够抽出的时间非常有限。而且由于名气增长,有的大专家就慢慢退居了手术二线,成为了会议型专家,或者研究型专家,加之年龄增长,手术技术不一定是最好的了,而且预约时间特别长。所以在选择专家前,要充分作好背景调查,在行业声誉、技术水平、时间安排等方面做好权衡。
6月底,终于安排了内镜粘膜切除术(ESD),全胃保留,仅剥去病灶部位的2层黏膜,被切面积4.2厘米×3.7厘米。人胃分为4层,从内到外分别是黏膜层、黏膜下层、固有肌层、浆膜层。如果肿瘤长在黏膜层或黏膜下层,较大概率未发生转移,只需剥掉相应层即可,后期持续观察。
1个星期之后,出了术后的病理结果,显示横向和底部切缘干净,但癌组织含有印戒细胞,且下切缘离癌组织仅有0.15毫米,建议转肿瘤外科进一步手术。印戒细胞癌在胃癌中恶性程度最高,会早期发生隐匿转移,加上切缘实在太近,消化内科不敢保障治疗的彻底性。
短暂的喜悦被残酷的现实击得粉碎。内心反复假设,如果2020年、2022年做肠镜时同时做了胃镜,及早发现病灶,又会是怎样的光景?所谓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但时光难倒流,人生难重置,这时有了些我命由天我不由的慨叹。
那究竟还做不做外科手术呢?是不是就应该听内科医生的一家之言呢?在这个丛林世界一路走来,我早就不是那个迷信权威、迷信专家的乖孩子了。于是收拾好破碎的心情,又开始了紧凑的咨询工作。所幸北京医疗资源充沛,光肿瘤类专科医院都有2家,非专科医院更是不计其数。于是分别挂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以及体系医院的肿瘤相关科室的号。一圈咨询下来,大多数的意见是为了更加保险,应该做外科手术。但也有一个医生说,如果胆子大,可以不做,先观察。“我C,这是癌症啊,人命关天啊,我要的是数据支撑和标准治疗指南,你那种近乎玄学的说法,怎么说得出口”,尽管心里非常无语,但后来证明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勇敢者最先享受世界。
一圈咨询下来后,和老婆商量,要坚持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要相信概率论,要守住底线,于立马又挂了肿瘤外科的号。还是挂的知名专家,但又恰逢这个老专家休假,于是又在医院里面等了一个星期。期间又做了一次普通胃镜,进行手术区定位。
肿瘤外科与消化内科是完全不同的光景。消化内科的病人闲庭信步、谈笑风生,有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轻盈感,因为消化内科通常都不是特别重大的疾病,且愈后一般不影响生活状态,所以大家多多少少有点度假的心态。肿瘤外科的病人身上通常插着若干的引流管,淌着各种体液,愁容满面、神情憔悴、眼神空洞、全身佝偻,在家人或者护工的搀扶下缓慢移动(为防止术后肠胃粘连,几乎所有病人需要尽快下床活动),失去了对生活甚至生命的掌控感。在消化内科的时候,我还有心情爬爬楼,出出汗,与医护人员侃侃而谈;在肿瘤外科,就只能一个人默默地玩手机,独自拾掇糜烂的情绪。
7月底的那天,我被安排第一台手术。7点半被护士叫到治疗室,刮掉手术区的体毛,从鼻孔里插一根塑料软管一直到胃里。干呕若干次,但胃里没有东西,啥也吐不出来。8点,躺到手术床上,被推着去了手术室。
手术室的温度很低,光线不足,手术设备闪着寒光,令人恐惧感陡增。手术助理医生让我脱光了衣裤,摆好手术姿势,在固定设备的加持下(固定设备是约30度斜坡的“人”字型结构,两条腿分别放在“人”字的撇和捺上),我像一只仰面的青蛙,然后麻醉师往手臂上注入了什么,我就再也没有知觉了。
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2点了。首先听到医生的呼唤,“感觉怎么样?”
“疼。”
“其他还有什么感觉吗?”
“没。”
“好,推回病房吧。”
此时,我的肚子上已经开了6个孔,1个约10厘米的创口,身上插了5根功能各异的管子,体内仅留1/3的胃。
那个健康完整的年轻人,在物质层面上,在生理意义上,与昨日诀别了。
再后来,就是漫长的恢复与重建,也没有必要再赘述了。
2个星期后出了术后病理结果,并没有淋巴结转移,属于早期,也无需化疗。目前还能活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