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1290|回复: 3

[分享] 古代的人们是如何判断时间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0-11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11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地说就是「刻漏计时,钟鼓报时」。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车驾宿大庆殿》:
“有两楼对峙, 谓之‘钟鼓楼’, 上有太史局生, 测验刻漏, 每时刻作鸡唱, 鸣鼓一下。”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銮仪卫》: “城北钟鼓楼, 每夕委官及校尉直更。”
刘心武《钟鼓楼》:
    直到1924年以前,钟鼓楼都履行着向全城居民报告时辰的职责。

    用什么来计算时间?

    最早,在鼓楼上置有铜铸刻漏,据说是宋朝传下来的国宝。所谓刻漏,就是利用水在不同大小的铜壶中均匀滴漏,而度量出时间来的装置。据说当年的铜漏壶一共有四个,从上到下依次的名称是:天池、平水、万分、收水。漏壶之间安有铙神,设有机械,能按时击铙发声,每次击铙八声,颇为准确。铜壶中自然需经常添水,冬天为了防冻,则注入温水。可惜如今的鼓楼上仅有漏壶室,铜刻漏已荡然无存了。到了清朝,改用更香来计算时间,从精确度上说,似乎不但没有进步,反而是一种倒退。

    钟鼓楼怎样报时?

    白天,正午时分钟楼要鸣钟。

    夜晚,鼓楼要报出五个更次。第一更约在晚上八点,报这一更叫“定更”。然后每一更次击鼓一通,每次击十三下。二更约在夜里十点,三更约在午夜零点,四更约在深夜两点,五更约在凌晨四点。当年的文武百官听到三更鼓后便要准备起床,四更鼓后便要赶到午门外集合,五更鼓后便要鱼贯入朝,跪在太和殿前的称为“海墁”的地上“听旨”。

    “定更”时不仅要击鼓,还要相应地撞钟。到四更报“子正”时,又要再相应地撞钟,这一次报时活动有个专门的称谓,叫“亮鼓”。

    在“定更”与“亮鼓”之间,每隔半个时辰(今天的一小时),钟楼还要独自撞钟一次。

    “定更”与“亮鼓”的击鼓、撞钟法,是这样的:两名更夫到时候分别在钟鼓楼上,手提“孔明灯”,遥相对照,作为信号(当年人们称之为“对灯儿”),然后分别进入楼内击鼓、撞钟。击、撞都采取“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的节奏,并重复两遍,共计一百零八下。击鼓在前,撞钟在后,悠悠然要持续好长一段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11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晚上有个更夫,白天就不知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11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柱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