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353|回复: 5

[分享] 分析化学领域有哪些大牛?未来的发展方向会是怎样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25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5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邀,很久没在知乎上答过题了。今天刚好和师妹在实验室里扯八卦聊到了这个问题,趁热打铁回答一发。
国内大牛的最高级别显然是中科院院士。虽然分析化学是和有机、无机、物化、高分子并列的二级学科,但是由于国内学科发展的历史原因,分析化学学科在院士层面相对弱势。在13年之前的院士增选,平均两届(4年)才会有一个分析化学的院士获选,远少于有机、物化等强势化学学科(单个学科平均每届增选2-3人)。
所以在分析化学领域,由于院士人数更少,使得院士对于研究机构/学科的重要性变得更高。现在国内分析化学的几大强势机构都是有院士坐镇的。现在还活跃的分析化学领域院士主要有:
长春应化所:汪尔康院士夫妇*,杨秀荣院士;大连化物所:张玉奎院士;生态所:江桂斌院士;国家纳米中心:赵宇亮院士;高能物理所:柴之芳院士**;湖南大学:谭蔚泓院士,俞汝勤院士,姚守拙院士;南京大学:陈洪渊院士。。。等。
*需要注意的是:汪院士的妻子董绍俊先生是第三世界院士,但并不是中科院院士。
**柴之芳院士的研究方向为放射化学,属于分析化学相近学科。

院士之下,还有几个已经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的准院士,其影响力均已经达到或接近院士水平。名单如下:
湖南大学:王柯敏*;大连化物所:邹汉法**;北京化学所:毛兰群;清华大学:李景虹;上海应物所:樊春海
*王柯敏老师在院士落选之后,已经转向行政圈,现为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邹汉法老师已经于2016年4月25日在大连因病去世,年仅55岁。邹老师的离去是色谱领域的重大损失,也是分析化学学科的重大损失。

此外,今年的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提名已经公示,我把今年(2018年)参评分析化学方向自然科学二等奖的候选人也列出来。这些人中的佼佼者将成为未来院士评选的后备力量。(emmm,现在公示期已过,我已经看不到科学网公示的名单列表,到了考验我屡屡自夸的好记性的时刻了。)
长春应化所:董绍俊*;化学所:马会民;国家纳米中心:陈春英蒋兴宇唐智勇**;北京大学:邵元华;清华大学:林金明张新荣;武汉大学:庞代文;福州大学:陈国南;山东师范:唐波。。。等***
*emmm,你没有看错,董奶奶也来评选了。看来没有放弃中科院院士的称号呀!
**唐智勇是汪尔康院士的博士,但现在主要方向偏纳米材料组装,和分析化学关系不大。
***2018年6月4日更新了一些记忆的遗漏。再感叹一句,今年的国二评选,竞争真TM的激烈呀!!!分析口就云集了这么多顶尖科学家,他们中的任何人获得国二都会是实至名归。何况今年化学组里还有厦大郑南峰,上交大车顺爱等人也来评选,竞争太激烈不敢看。。。

除了上述所列之外,还有几位老师虽然既非院士,也非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者,今年也没有参评自然科学二等奖,但是公认(曾经/现在)是院士头衔的有力竞争者。也一并列出来:
武汉物理数学所:刘买利;南京大学:鞠熀先;复旦大学:杨芃原;长春应化所:曲晓刚*;南开大学:严秀平**。。。等
*曲晓刚在2015年的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初评通过,公示期间被拿下。
**严秀平同上,在 2015年的自然科学二等奖初评通过,公示期间被拿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5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质谱:
R. Graham Cooks, Purdue University, Indiana
John Yates III, 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 California
Richard Zare, Stanford University, California
Richard (Dick) Smith, Pacific Northwest National Laboratory (PNNL), Washington
Jonathan V. Sweedler, UIUC
Zheng Ouyang, Purdue University, Indiana (现在回到了清华精密仪器系)
Alan Marshall,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色谱:
Daniel Armstrong,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
Robert Kennedy, University of Michigan
Mary J. Wirth, Purdue

Not active:
Milton Lee,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Utah
James (Jim) Jorgenson, UN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5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华大学  张新荣  
北京大学  邵元华
南开大学   严秀平  
中南大学梁逸曾
四川大学段忆翔
武汉数理所 刘买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5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南大学梁逸曾老师的化学计量学,湖南大学生物传感国家重点实验室,未来发展应该是在开发新仪器与新的分离手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5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该回答禁止转载 谢谢
泻药@薛定谔的猫
由于我本科做的电分析,硕博做的电致化学发光,所以这里的回答偏重光电一点。质谱色谱方向的,只能尽力而为了。
就我自己的方向而言,国际上最牛的无疑是Allen J Bard。这个人貌似也是电化学扫描显微镜的创始人。然后与他相关的,他的弟子博后现在很多做电致化学发光和电化学扫描显微镜的也做得很不错的。比如加拿大的丁志峰,澳大利亚的Paul S. Francis,美国的Mark M. Richter和苗武建。然后相关做成像的还有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陶农建老师。陶老师工作算是很有创意的,而且涉及也很广,spr成像,阻抗成像,电化学扫描成像等等。总的来说陶老师更偏重于构建模型,搭建了很多可应用于分析检测的模型,工作很有开创意义。至于他有多牛?陶老师手上有n字头本刊s字头本刊。(缅怀陶老师!)
另外,电化学的话其实圣地亚哥大学的Joeph Wang其实做的也很好。本身他也是Electroananlysis的主编。但是近几年貌似转行做了纳米材料,最近的文献我没有追,具体的不太清楚。
另外一个我追的文章比较多的老师应该是芝加哥大学的林文斌老师了。林文斌老师在发光MOFs的合成以及其在生物传感,细胞传感,细胞成像中的应用做了一系列工作,真想哪天拜见一下真人!
电化学扫描显微镜国内很少人做,电致化学发光倒是很多。而且电致化学发光和荧光又有很多交叉,这里就一并说了。长春应化所的汪尔康先生董绍俊先生以电化学起家,不过近年来在电致化学发光和荧光取得了辉煌的成果。汪先生主要在做新型荧光材料以及电致化学发光材料,比如铜簇,金簇,银簇。董先生貌似对碳点情有独钟,有很多碳点相关的工作。然后他们的弟子也有很多做的不错的。近年来势头很猛的是孙旭平研究员,14年发了6篇JACS(孙旭平老师已经全职加盟川大了)。长春应化所做ECL另一个牛人应该算徐国宝老师了。徐国宝老师早年从新的共反应试剂到现在新的发光材料,促进发光的材料做了一系列的工作。
而另一个也已电化学起家,后来转作发光的院士,南京大学的陈洪渊先生应该说带徒弟很厉害的。几个徒弟,基本做的都是电致化学发光,荧光,还有电化学。比较出名的弟子有临沂大学张书圣教授(长江),南京大学徐静娟教授(长江)(徐老师好像比较关心电化学发光的能量转移,然后也有一部分光致电化学的工作),此外貌似有一些ecl成像的工作,主要是结合微流控做ecl可视化检测,很有创意!朱俊杰教授(杰青)(朱老师手上应该还是电化学的工作最多,他手下博士郑婷婷做了一系列电化学细胞传感器的工作。另外也见过一些阻抗成像之类的很有新意的工作。近年来也有了一些ECL和PEC的工作),初次之外朱老师近几年有了一系列微生物燃料电池以及癌细胞治疗的工作,手下Yang Penghui的工作很突出,鞠熀先教授(长江)(鞠老师做的就杂了,电化学,ECL,PEC,荧光,拉曼,质谱,细胞成像基本都在做。但基本中心还是基于各种信号放大手段去做),李根喜(杰青)(李老师近两年好像肽段的工作比较多,基本是在做电化学)(这几位老师基本都在用光电手段做生命分析。比如microRNA 和target DNA检测,细胞检测,细胞成像等)。
一直在做电分析的两个院士,湖南大学俞汝勤先生姚守拙先生也算是老一辈大牛了。俞先生主要从事两方面,化学计量学和化学传感。弟子里面,西南大学袁若教授,湖南大学吴海龙教授,蒋建辉教授(杰青),张晓兵教授,四川大学肖丹教授都是业内很知名的专家。湖南大学的王柯敏教授,长沙理工的杨荣华教授也做的很棒!(基本在做荧光光谱)除了以上几位,湖南大学另一位不得不提的大牛当属归国的谭蔚泓老师了。前两年评上了院士,jacs,angew上更是几乎每隔一两个月就有他的文章。谭先生主要还是在做dna相关的工作,比如适体筛选,基于dna纳米材料的成像,还有dna分子机器等。谭先生的弟子方晓红老师现在也是ac副主编了,做活细胞单分子成像的。国际上,做的很相似的还有Lu Yi老师,主要做dna适体筛选,相关的细胞成像,功能化dna纳米技术等。
提到传感器,国际上的大牛必然是以色列的itamar willner主要研究各种化学或者生物传感器。
还忘了一个电化学牛人了,武汉大学的庞代文教授,以电化学起家。近年来主要转作量子点的合成以及病毒标记这些高精尖方向。科研难度很高,但是成果很显著,很有实力。武汉大学其实还有很多可以介绍的老师,比如黄卫华老师,胡斌老师,冯钰琦老师,刘志洪老师,张志凌老师等等等(这里我不敢随便介绍,怕一个不小心说错了!但是毫无疑问这些老师的工作都是极好的!所以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查阅他们的论文,慢慢了解)
另外福州大学的陈国南先生,也是光电方面成果丰厚的老前辈,而且桃李遍天下。不过这几年好像没有亲自带学生了?具体的不太清楚。福州大学那一波老师里面,个人比较喜欢追池毓务老师的论文。池老师应该是很有创意,很有想法的老师。各种仪器连用以及各种新发光材料的合成都做得和出色。最早的碳点石墨烯量子点好像是董永强博士在做。后来董永强还有一些C3N4的工作。但是按照年限应该毕业了吧?难道是在池老师那里做博后?另外就是杨黄皓老师做的也相当棒!安利一下福州大学的唐点平老师,绝对算是年轻有为的老师。而且他的奋斗经历很传奇,有兴趣的可以去了解一下,很励志的!!!
国内化学发光的鼻祖,章竹君老先生也是引领了国内化学发光研究的潮流。陕师大诸如张成孝老师、漆红兰老师等也是传承了章老先生的衣钵,做得很不错的。
然后其实现在很多做无机的 特别是做稀土发光的课题组现在都在往分析上 往细胞成像上面靠。就比如北京化学所的姚建年院士,还有复旦的赵东元院士。以前他们的工作貌似都集中在荧光材料的合成。现在也有很多细胞成像的工作了。

更新:前面说了很多,还是发现漏了一些。今年刚评上杰青的苏州大学何耀老师,主要做硅基功能纳米材料的。但是近年来有很多成像传感,还有癌细胞治疗的工作。所以这里也把他列了出来。国内应该是最早做ecl指纹成像的浙江大学苏斌老师。最近苏老师好像换做纳米孔电化学了?(最近身体不好,没有精力去追苏老师的文章,见谅。)华东理工的龙亿涛老师(杰青)也是做的纳米孔,还是国内最早。最后,介绍一下厦门大学江云宝老师,做的很杂,好像有机荧光探针的合成和其他很多方向。

从小方向看的话,有些方向牛人国内其实就只有几个。比如做双光子荧光的山东师范的唐波老师,化学所的马会民老师。做DNA构型的,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的樊春海老师。前处理的,中山大学的李攻科教授。以及做质谱的清华大学张新荣先生,张四纯老师,北大的刘虎威教授。做原子荧光的四川大学侯贤灯老师(谢谢评论里指正)。北京化学所做活体电分析的毛兰群老师更是全国少有,另一个活体电分析有一定成果的可能要算华东师范的田阳老师了。国际上做活体的也少,比如瑞典的andrew ewing。做仪器的更少了。做得好的,黄岩谊老师(今年刚评杰青),清华大学林金明老师,长春应化所牛利老师(牛老师好像跳槽了,这里更新一下),没几个。在比如国家纳米中心的蒋兴宇老师。另外有些方向设备要求高,科研难度较大,国内也鲜有突出成果,这里就不介绍了(比如spr,spri,拉曼光谱等)。这里补充一下做针尖拉曼的厦大的任斌老师,是发过n字头的牛人哦,同时也是ac的副主编。
明日之星的话,国内看看万人,青千就知道了。比如华中科技大学的夏帆(杰青,现在夏老师可是做的独树一帜了!),武汉大学袁荃老师(上杰青了),湖南大学楚霞老师(上杰青了),南京大学王伟老师(已经是杰青了),四川大学吴鹏老师(上优青了)等等。(括号是更新内容2020.06.06)
至于分析化学发展方向?本铲屎官还是博士在读,这么大的命题作文可不敢随便写。只能说一点看到的。两个极端,要么走极简路线,让普通人自己在家就能做检测。比如ph试纸,早早孕,血糖仪等商品化小型检测。要么走高精尖,没有大型仪器设备的单位做不了,追求高灵敏!比如更灵敏的质谱,检测限要求极低的部分血检尿检农残等检测。
另外就科学研究而言,貌似现在想发好点的论文,很多是要自己改造仪器,做出别人做不出来的数据。有些仪器甚至是做定制!完全依靠仪器厂家已经很落伍了。就比如电化学工作站与紫外分光光度计联用,与spr联用,甚至于与拉曼联用。
PS:有些朋友说我说的还是有些错漏,比如厦门大学两位田先生等。在这里我先道个歉。我本来就是做光电的,很多方向也只是略微接触,有些方向可能都不接触。所以一旦说漏了,请各位老师们,同行们,同学们见谅!我以后尽量提高自己,把错漏的部分都补进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