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
[1] Keith T. Flaherty, et al., (2020). Molecular Landscape and Actionable Alterations in a Genomically Guided Cancer Clinical Trial: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Molecular Analysis for Therapy Choice (NCI-MATCH).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DOI: 10.1200/JCO.19.03010
[2] What Makes the Newly Approved Drug for Depression So Different?. Retrieved October 9, 2020, from https://www.livescience.com/64937-ketamine-nasal-spray-depression.html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注:本文旨在介绍医药健康研究进展,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版权说明: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
⏬觉得内容不错,欢迎关注!或者点赞、评论、分享给其他读者吧!
精准医疗的核心问题,还是对生命本身的解读。说到底是对genome的decode过程。2003年拿到人类基因组序列以后,科学家们一直想通过,转录,翻译,翻译后;分子,细胞,组织,个体表型;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尝试解释各种观察到的现象。惊喜的是,每一年我们都能够对生命有了更详细的认知;遗憾的是,这些认知还远远不够,离能够上临床,治病救人还差得很远。
有一句话说的很好“人类基因组是一部天书,我们只是把它们抄下来却还不知道他们的含义”。借用李川昀老师的1个例子来解释。
比如我们的看到一段序列:
“awomanwithouthermanisnothing” 我们可以有多种断句方式。
“a woman,without her man, is nothing” 或者是
“a woman:without her, man is nothing” 我们真正能看到的序列信息,就是“ awomanwithouthermanisnothing”,但是我们在解码的过程中,需要考量这些标点的问题,这些标点,有可能是特殊蛋白的结合位置,有可能是特殊的甲基化,乙酰化修饰,还有可能是空间位置的特殊构象。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这个decode的过程,所以,距离我们能够完整认知人类遗传信息,还差得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