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桔
金币
威望
贡献
回帖0
精华
在线时间 小时
|
检验过程质量保证包括检验前、检验中和检验后的质量保证,其中,检验前过程大部分在实验室以外由医生、护士等完成,实验室工作人员难以控制。我们汇总了实验室常见的几种不合格血液标本和大家分享。
一、标本送检不及时
我们暂且称这些没有及时送检,超出最佳检测时间的标本为陈旧性标本。
这类标本在生化指标的检验中很容易辨别出来,在室温的条件下,血细胞会以每小时血细胞会以每小时7-10mg/dL的速度消耗葡萄糖,使血糖浓度下降;标本长时间放置后,细胞中的K+转移到胞外,造成K+浓度升高。
在血常规检验中,张时民老师曾报道一例血细胞分析仪检验陈旧性血常规标本,结果显示MCV陡然升高、MCHC陡然下降;镜下示绝大多数中性粒细胞形态不整,呈蓝细胞,部分白细胞空泡样变性,淋巴细胞形态完整。
二、输液侧采血
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护士工作的疏忽,图一时的方便,不仅给患者造成了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损失,而且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麻烦。输液侧采集的血常规标本,血液稀释,各项指标偏低;生化标本根据所输液体的不同干扰电解质和血糖检测结果。
三、抗凝管使用错误
最常见的就是生化标本和血常规标本采血管的混淆,相信不少检验工作者都会遇到过。EDTA-K2抗凝血检测血清电解质,K+结果陡然升高,Ca2+结果陡然下降。
四、标本溶血
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逸出简称溶血。可由多种理化因素和毒素引起。在体外,如低渗溶液、机械性强力振荡、突然低温冷冻(-20℃~-25℃)或突然化冻、过酸或过碱,以及酒精、乙醚、皂碱、胆碱盐等均可引起溶血。在临床上,标本溶血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采血不顺,二是摇匀时用力过大。
标本溶血表现在血常规结果上,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压积降低,RDW增加,血红蛋白结果基本不受影响,WBC结果基本不变,但是中性粒细胞会出现破碎,成为裸核,仪器误认为是淋巴细胞,从而导至中性粒细胞计数偏低,淋巴细胞计数偏高。
溶血标本表现在生化指标上,K+结果升高,多数酶类指标结果偏高,TBiL、DBiL、Crea偏高,ALP下降等。
五、标本外观脂血
外观脂血的标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脂血,一类是乳糜血。
脂血一般是因为抽血前一天高脂饮食或高脂血症的患者。血常规检验结果示白细胞分类散点图上出现异常曲线;血涂片上有脂滴空洞;白细胞分类的结果以镜检分类为准。
乳糜血一般是出现在乳糜液输注后。血常规检验结果示血红蛋白结果偏高,从而使MCH和MCHC偏高;血涂片上未见脂滴空洞;采用血浆置换的方法可修正血红蛋白的异常。
这类标本出现在生化,我们常常会让病房医生嘱患者素食三天后复检;如果是输注脂肪乳,可于输注后6-8小时后复检。
我在生化室工作时遇到一个肝癌患者,28岁,男性,入院第一天查生化,脂血,回执嘱素食三天后复检,三天以后仍是脂血,特意联系管床医生,医生说病人已经好几天不进食了。因当时刚才加工作,并没有深入探究导至该患者脂血的原因,现在想想后悔莫及。
标本的质量决定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作为检验人员不仅要重视实验前标本质量的检查,还要多和临床医生、护士沟通,尽量避免不合格标本的出现。
说明:本文为中华检验医学网、检验医学微信公众平台全网首发,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原创作者姓名和单位。
作者:朱曼 河南省安阳市肿瘤医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