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桔
金币
威望
贡献
回帖0
精华
在线时间 小时
|
——多个维度加速市场转化,将是未来大健康产业创新最具活力的领域
从“未病”到“已病”,分子诊断和精准医学在出生缺陷、感染性疾病、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等领域,运用大数据深度挖掘,逐渐实现未病预测、欲病预警、已病精准诊断和治疗的新尝试。近日,“第235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分子诊断技术暨第七届中国分子诊断技术大会”在广东东莞松山湖举行,一场关于分子诊断、精准医学、人类健康相关的“武林论剑”吸引了众多业内专家。
升级产业创新标准
作为医药健康技术创新的典型,分子诊断技术的应用重点聚焦在出生缺陷、感染性疾病、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等领域,对学术进步及产业转化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未来,肠道微生态、分子影像、中医客观诊断等技术应用也将对健康评价和产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院士表示,由于个体不代表全体、体外不代表体内、经验不代表实践等多维度问题,精准医学研究难度大大增加,只有产业界共同努力、相互协作,中国精准医学才有出路。
科技部于今年上半年发布《关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等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旨在以我国常见高发、危害重大的疾病及若干流行率相对较高的罕见病为切入点,实施精准医学研究全创新链协同攻关,构建百万人以上自然人群国家大型健康队列和重大疾病专病队列,建立多层次精准医学知识库体系和安全稳定可操作的生物医学大数据共享平台,突破新一代生命组学临床应用技术和生物医学大数据分析技术,建立创新性大规模研发疾病预警、诊断、治疗与疗效评价的生物标志物、靶标、制剂的实验和分析技术体系。
国家卫计委医药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青认为,借助新一代临床用生命组学研发技术,通过启动大规模人群队列研究样本研究,构建精准医疗大数据的资源整合、储存、利用与共享平台,是新时期分子诊断和精准医学领域产业转化的主要工作。“沿着疾病防、诊、治的应用转化提供前瞻性的布局,力求进一步实现精准医疗集成应用示范体系临床应用和推广。”
与传统测序技术相比,NGS二代测序检测靶点多、通量高、数据量大、分析流程复杂、质量控制节点多的特点,无疑对分子诊断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副院长王佑春指出,以非小细胞肺癌基因突变检测为例,目前临床常见突变检测内容包括NRAS、CTNNB1、TP53、PIK3CA、FGFR3、KIT、EGFR、BRAF、RET、PTEN等,而在实验操作试剂考察环节,根据试剂检测能力,参照数据库中靶点分布丰度和类型,必须合理设置不同类型靶点,统一考察准确性和特异性,并根据不同技术原理筛选代表性的检测靶点和类型。
8月8日,中检院发布《第二代测序技术检测试剂质量评价通用技术指导原则》,要求主要原材料包括实验原材料和数据分析原材料,其中实验原材料包括引物、探针、酶、参考品和标准品等;针对检测流程如样品收集、样品制备、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及报告和数据库管理等环节,建议设计质量控制方法及参数;在性能评价方面,对核酸提取、测序文库构建、阴性/阳性参考品、最低检出限、精密性、干扰物质等均明晰了标准。
激活市场转化动能
事实上,个体化医学是根据每个病人的个体特征指定相应的防治策略,并不意味着对每个病人都准备一套药物或设立一套医疗设备,而是根据病人对特定疾病的易感性、对特定治疗的应答效应进行分类防治,使预防或治疗性干预措施能集中于受益高的人群,节约低受益人群不必要的医疗开支、减少治疗副反应等。
国家卫计委临床检验中心临床免疫室主任李金明指出,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诸如基因扩增、测序、杂交、蛋白质组分析、代谢组学分析等,检测患者体内特定的遗传物质结构或表达水平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做出疾病诊断,是分子诊断的典型特征。“主要靶标是DNA、RNA、蛋白质和小分子代谢物,抗原抗体定量存在于血液当中,相关指标的免疫应答状态具有潜在的新药研发价值。”
基因组学研究技术的进步,驱动了肿瘤、呼吸、消化等细分临床领域的研究转化进程,而由于很多疾病关联基因位点的复杂性,导至发现更多风险、探索致病位点,从而筛查高危人群还很困难。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教授坦言,肝癌精准医疗所面临的两大难题是肝癌的早期诊断与复发转移防治,而通过EpCAM+CTC(循环肿瘤细胞)预测肝癌切除术后复发并应用CTC检测技术动态监测手术、放疗和介入治疗后的肿瘤复发情况,构建CTC阴性富集与qRT-PCR检测平台和基于微流控芯片的CTC分析平台,并进一步开发新的肝癌术后抗转移预防评估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肿瘤异质性等治疗中常见的问题。
除学术研究转化层面外,产业层面的技术产品和服务转化也在不断向前推进。一方面,诸如SECOND GENOME、SERES、VEDANTA、MicroBiome、Assembly、AMI等基于免疫、微生物、内分泌代谢等学科背景开发医学产品的国际企业已经为国内的应用服务转化提供了众多样板;另一方面,通过抽取患者血液,以血液中CTC或ctDNA(循环肿瘤DNA)为样本的无创检测技术的液体活检技术的出现,也让国内市场看到了新的曙光,博奥生物、华大基因、贝瑞和康等企业均在国内细分领域开始布局。
在疾病预警及早期诊断的赛道上,很多公司正在为提高技术灵敏度和准确度而努力。博奥生物依托自主开发的全套生物芯片技术平台和测序等技术,打造了针对“一小一老”出生缺陷防控、慢病预测等全人全程的健康管理体系,并将在重庆两江新区所辖社区开展15万常住人口为期两年的糖尿病健康管理项目;海普洛斯正在实施“万人癌症基因测序计划”,和深圳市人民医院合作收集从肿瘤高危人群到肿瘤Ⅰ、Ⅱ、Ⅲ、Ⅳ期患者的样本进行检测,目标是建立一个多维动态的数据库;刚刚获得A轮2亿元融资的吉因加也启动了cfDNA(游离DNA)基线计划以及健康人群的基线计划,建立中国人肿瘤基线数据库。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程京院士坦言,依托创新分子诊断检测平台,综合运用基因、生化、免疫、微生态等分子医学检测技术,可穿戴设备等移动医疗技术,健康体质分类、传统医学辨证技术、情志分析等心理医学评估技术,从多个维度加速市场转化,将是未来大健康产业创新最具活力的领域。
来源:医药经济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