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图片的制备 血图片染色显微镜检查是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的基本方法,主要用于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形态等检查,还可以用于白细胞、血小板的数量评估。在临床应用极为广泛,特别是对于各种血液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如果血图片制备不良,染色不佳,常使血细胞的形态学鉴别和诊断发生困难,甚至导至错误的结论。如果血膜过厚则使细胞重叠缩小,血膜太薄易导至细胞分布不匀,白细胞多集中于边缘。因此,制备厚薄适宜、头体尾分明、染色良好的血涂片,是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最基本的要求,必须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注意操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1.载玻片的清洁 新购置的载玻片常带有游离碱质,必须用浓度约1mol/L HCL 浸泡24小时后,再用清水彻底冲洗,干燥后备用。用过的载玻片可放入适量肥皂或其他洗涤剂的清水中煮沸20分钟,趁热将血膜刷洗干净,再用清水反复冲洗,必要时用蒸馏水最后浸洗后干燥备用。使用载玻片时,切勿用手触及拨片表面,以保持玻片清洁诶、干燥、中性、无油渍。
2.血图片制备 血图片的制备方法很多,有手工推片法、载玻片压拉法及棕黄层涂片法等。血液涂片既可直接用非抗凝的静脉血或毛细血管血,也可以用经EDTA抗凝的血液制备。由于EDTA能阻止血小板聚集,显微镜下观察血小板形态时长采用,但EDTA抗凝血有时能引起红细胞皱缩和白细胞聚集,因此最好使用非抗凝血制备血涂片。一张好的血涂片,要求厚薄适宜、头体尾分明、边缘整齐、两侧应留有空隙。
临床上用的普通手工推片法是取血标本一滴置载玻片的一端,从血滴前沿方向接触血液,使血液沿方向接触血液,使血液沿推片散开,通常推片与载玻片保持30度~45度夹角,平稳地向前推动,血液即在载玻片上形成薄层血膜。图片侯宝与血滴大小、推片与载玻片间夹角、推片速度、血细胞比容有关。
一般认为:血滴大、角度大、速度快则血膜越厚;反之则血膜越薄。血膜分布不均主要是推片边缘不齐、用力不匀和载玻片不清洁所致。血细胞比容高于正常时,血液粘度较高,保持较小的角度,可得满意结果;相反,血细胞比容低于正常时,血液较稀薄,则用较大角度。
血细胞常用的染色方法
血涂片染色是为了使血细胞着色,燃料将细胞的胞膜、胞质、胞核等染成不同的颜色,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识别,根据细胞体积大小、染色深浅、颗粒的大小和颜色等特点对细胞进行判断。常用的染色方法:瑞士染色法、吉姆萨染色法和瑞士-吉姆萨复合染色法。 瑞士染色法: 瑞氏染料:由酸性染料伊红(E-)和碱性染料亚甲蓝(M+)组成。将适量伊红、美蓝溶解在甲醇中,即为瑞氏染料。甲醇的作用:一是溶解美蓝和伊红;二是固定细胞形态。
染色原理: 既有物理的吸附作用,又有化学的亲和作用。各种细胞成分化学性质不同,对各种染料的亲和力也不一样。如血红蛋白、嗜酸性颗粒为碱性蛋白质,与酸性染料伊红结合,染粉红色,称为嗜酸性物质;细胞核蛋白、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胞质为酸性,与碱性染料美蓝或天青结合,染紫蓝色或蓝色,称为嗜碱性物质。
中性颗粒呈等电状态与伊红和美蓝均可结合,染淡紫红色,称为嗜中性物质;原始红细胞、早幼红细胞胞质、核仁含较多酸性物质,染成较浓厚的蓝色;中幼红细胞既含酸性物质,又含碱性物质,染成红蓝色或灰红色;完全成熟红细胞,酸性物质彻底消失后,染成粉红色。
吉姆萨染色法:
染色原理与瑞士染色法大致相同。吉姆萨染料由天青和伊红组成。本法对细胞核和寄生虫着色较好,结构显示更为清晰,但细胞质和颗粒着色较差。 瑞士-吉姆萨符合染色法: 为兼顾瑞士染液的两者之长,将瑞士染粉和吉氏染粉混合,用甲醇溶解即瑞-吉液,用瑞-吉液进行染色,使血细胞的颗粒及细胞核均能获得满意的染色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