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2896|回复: 0

[检测项目] 【微生物学检验】知识点整理(第二部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29 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有奖并可浏览互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

室内质量控制的内容包括哪些?

答:室内质量控制的内容包括:⑴人员与组织管理 ⑵操作手册 ⑶培养基的质量控制 ⑷试剂、抗血清和染色液的质量控制 ⑸抗生素与抗生素纸片 ⑹仪器 ⑺标本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 ⑻室内全面质量控制 ⑼标准菌株的来源和保存。


对于不同种类的培养基,应如何进行无菌试验?

⑴对分装后灭菌的培养基:随机5%~10%的量,35℃,培养24h;⑵无菌操作分装的培养基对全部培养基35℃,培养24h;⑶选择培养基部分加入10~20倍无抑制性肉汤35℃,培养24h;以上情况证明无菌生长为合格。


K-B法质控结果出现错误,试分析其原因?

⑴质控结果记录错误 ⑵量取抑菌环直径时读数错误 ⑶标准菌株被污染或其他改变 ⑷接种的菌悬液太浓或过淡 ⑸ 0.5管麦氏浊度标准管未摇匀或已过期失效 ⑹孵育温度或气体环境不正确 ⑺MH培养基质量有无问题 ⑻含药纸片失效。


细菌耐药机制?

主要有四种①产生一种或多种水解酶钝化酶和修饰酶。②抗生素作用的靶位改变,包括青霉素结合蛋白位点和DNA解旋酶的改变。③细菌膜的通透性下降,包括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和通道蛋白丢失。④细菌主动外排系统的过度表达。


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

分为纸片检测和液体稀释法检测,检测对象为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结果判读:肺炎克雷伯菌,头孢泊肟抑菌环直径≦17mm;头孢他啶抑菌环直径≦22mm;氨曲南抑菌环直径≦27mm;头孢噻肟抑菌环直径≦27mm;头孢曲松抑菌环直径≦25mm.


K-B法(纸片扩散法)检测原理及影响因素?

原理: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已接种测试菌的琼脂平板上。纸片中所含的药物吸取琼脂中的水分溶解后不断地向纸片周围区域扩散形成递减的梯度浓度。在纸片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测试菌的生长被抑制,从而形成透明的抑菌圈。抑菌圈的大小反映测试菌对测定药物的敏感程度,并与该药对测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呈负相关关系,即抑菌圈愈大,MIC愈小。


影响纸片法药敏试验结果的因素有:1培养基的质量,如pH、深度、硬度和表面湿度等。对每批商品化或自配MH琼脂必须用标准质控菌株进行检测,合格后方能使用;2药敏纸片的质量,含药量和保存方式;3接种菌量正确与否是影响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取决于麦氏比浊标准的配制,正确使用和保存;4试验操作质量;5孵育条件,温度和时间;6抑菌圈测量工具的精度;7质控标准菌株本身的药敏特性是否合格,有无变异。


伤寒患者标本采集。

根据疾病的类型,病情和病程的不同分别采集不同的标本。伤寒沙门菌分离培养原则上于发病第一周取血,第二三周取粪便做培养的分离率高,第三周也可取尿液培养,全病程均可做骨髓培养。


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和条件?

.答:方式:无性二分裂法条件:①营养物质②温度③酸碱度④气体


简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鉴定依据。

答:1形态染色:革兰阳性球菌,葡萄串状排列2菌落特征:在血平板上菌落中等大小、光滑湿润、菌落呈金黄色、菌落周围有透明溶血环 3鉴定试验:凝固酶阳性、发酵甘露醇、耐热核酸酶阳


简述革兰染色的意义

答.①用于鉴定细菌②有利于临床药物的选择③与致病性有关

写出革兰染色所用染液及染色操作方法。

答:革兰染色染液:结晶紫染液、卢戈碘液、 95 %乙醇、稀释石炭酸复红

染色步骤:初染 1 分钟,水洗―媒染 1 分钟,水洗―脱色 30 秒至 1 分钟―复染 1 分钟


简述影响革兰染色的因素有哪些

答:①操作因素 涂片的厚薄、脱色时间的长短;

②染液因素染液的蒸发、结晶紫染液防止过久出现沉淀;③细菌因素 菌龄

简述大肠埃希菌的主要鉴定依据

.答.①分解葡萄糖 乳糖 麦芽糖 甘露醇 产酸产气②IMViC: ++--③KIA:++-

④触媒试验阳性 硝酸盐还原试验阳性 氧化酶试验阴性


乙肝病毒“二对半”检测的内容是什么和意义?

答: ①HbsAg (1分) ②抗 HBs (1分) ③HBeAg (1分)

④抗 HBe(1分) ⑤抗 HBc(1分)3答:( 1 )乙肝病毒“二对半”检

( 2 )其临床意义是: HBsAg :是 HBV 感染的标志 抗 HBs :是机体对 HBV 产生免疫力的标志 抗 HBc :抗 HBcIgM 是 HBV 在体内复制的指标 HBeAg :表明 HBV 复制,血清具有高度传染性 抗 HBe :表明 HBV 复制减少,传染性减弱,病情趋于好转


简述病毒的基本特征?

答:1形体极其微小,一般都能通过细菌滤器,故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2没有细胞构造,3每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不是DNA就是RNA;


肠杆菌科有哪些共同特点

答:革兰阴性杆菌 2.营养要求条件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37度生长3.生化反应活泼, 4.抗原性,有菌体抗原、表面抗原、鞭毛抗原,5.变异性,易发上H-O变异R-S变异等。6.致病性 均以菌毛粘附肠粘膜上皮,内毒素、肠毒素为主要致病物质。


列举哪些病原体可以引起性传播疾病 (6种以上)

答:①沙眼衣原体②溶脲脲原体③淋病奈瑟菌④HIV⑤人型支原体⑥生殖支原体


简述外斐反应的原理及意义。

答:此项试验是一项非特异性凝集反应。因某些立克次体与变形杆菌某些OX菌株有共同抗原成分,故用变形杆菌OX19、2、K株抗原代替立克次体抗原,检查患者血清中立克次体抗体的水平和变化。如抗体效价≥1:160或双份血清效价增长≥4倍,为阳性反应。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恙虫病患者可出现阳性反应。由于该试验为非特异性,故必须结合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才能作出确诊。


内毒素和外毒素的特点有何不同?

答:区别要点 外毒素 内毒素

1.来源 革兰阳性菌和部分革兰阴性菌 革兰阴性菌

2存在部位 由细菌合成并分泌到菌体外,细胞壁成分,菌体裂解后释出少

数菌裂解后释出

3化学成分 蛋白质 脂多糖

4.稳定性 不稳定,不耐热 稳定,耐热

5.毒性作用 : 外毒素极强,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的毒害作用,引起特殊临床表现。 内毒素较弱,各菌的毒性作用大致相同。

6.抗原性: 外毒素强,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中和游离外毒素的毒性作用,0.4﹪甲醛处理,可脱毒成失去毒性而保持抗原性的类毒素。内毒素弱,刺激机体产生的抗菌抗体无明显中和作用,甲醛处理不形成类毒素。


写出脓汁标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程序和鉴定依据

脓标本--【1、直接涂片染色2、分离培养(血平板)--鉴定试验和药敏试验 --(涂片染色、耐热核酸酶、 血浆凝固酶、其它试验 、药敏试验 )--报告】


金黄色葡萄球菌鉴定依据:( 1 )形态染色:革兰阳性球菌,葡萄串状排列(1分) 2 )菌落特征:在血平板上菌落中等大小、光滑湿润、菌落呈金黄色、菌落周围有透明溶血环 (2分)3 )鉴定试验:凝固酶阳性、发酵甘露醇、耐热核酸酶阳(2分)


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的细胞壁有何区别

答:(1)革蓝阳性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由聚糖骨架、五肽桥、四肽侧链组成而革蓝阴性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组成。2)革蓝阳性菌细胞壁的肽聚糖较厚而革蓝阴性菌细胞壁的肽聚糖较薄。3)革蓝阳性菌细胞壁有磷壁酸而革蓝阴性菌细胞壁没有。4)革蓝阳性菌细胞壁坚韧度强而革蓝阴性菌细胞壁坚韧度弱。5)革蓝阳性菌细胞壁无外膜而革蓝阴性菌细胞壁有外膜


怎样报告结核菌检查时抗酸染色镜检和斜面接种的结果?

答:抗酸:- 仔细检查300个视野未发现抗酸杆菌± 300个视野内发现1~2条抗酸菌+ 100个视野内发现1~9条抗酸菌2+ 10个视野内发现1~9条抗酸菌3+ 每个视野内发现1~9条抗酸菌4+ 每个视野内发现9条以上抗酸菌

斜面:+ 斜面20个菌落以上,占斜面1/4以下、2+ 斜面上菌落生长面积占1/4以上,1/2以下、3+ 斜面上菌落面积占斜面1/2以上,3/4以下、

4+ 斜面上菌落生长密集,成菌苔


怎样鉴定粪便标本中的福氏志贺菌?(写出检验程序,鉴定依据

答:程序:标本-增菌、分离培养-初步鉴定-最终鉴定-血清学诊断


白色念珠菌鉴定的依据有哪些

答:①直接镜检观察到圆形或卵圆形的芽生孢子、假菌丝,假菌丝中隔部伴有芽生孢子,顶端有厚壁的厚膜孢子,革兰染色阳性,着色不均匀。②玉米琼脂室温及35℃均生长并形成顶端厚膜孢子,42℃也能生长。③芽管形成试验阳性。④葡萄糖、麦芽糖、半乳糖、蕈糖发酵试验阳性,蔗糖、乳糖发酵试验阴性。⑤葡萄糖、麦芽糖、半乳糖、蕈糖同化试验阳性,乳糖同化试验阴性。⑥三氮唑氯试验,培养基不变色或淡红色。


S-R变异:自临床标本初次分离的菌株一般都是光滑型,经人工培养,传代后逐渐变成粗糙型菌落,此时菌体表面的特异多糖抗原丧失,在生理盐水中出现自凝。


H-O变异:是指有鞭毛的沙门菌失去鞭毛的变异。


位相变异:具有双相H抗原的沙门菌变成只有其中某一相H抗原的单相菌,称位相变异。


V-W变异:是指沙门菌失去Vi抗原的变异。


微生物: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群形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方达数百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微生物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微生物的类型分布、形态结构、生命活动及其规律、遗传进化,以及与人类、动物植物等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医学微生物学:主要是研究与医学和疾病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以及特异性诊断和防治措施的学科,目的是控制和消灭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以保证和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

临床微生物学又称诊断微生物学是研究病原微生物检查以及微生物与宿主相互作用的一门医学专业和应用学科。

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界,是一种单细胞微生物,形体微小,结构简单,有细胞壁和原始核质,无核膜和核仁,除核糖体外无其他细胞器。


肽聚糖:又称胞壁质,为细菌细胞壁所特有,主要是由包含两种糖衍生物的聚糖骨架和几种不同的氨基酸组成,几种不同的氨基酸可以组成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

7 脂多糖(LPS):为细菌所特有,主要是由包含两种衍生物的聚糖骨架和几种不同的氨基酸组成,几种不同的氨基酸可以组成四肽侧链和五胎交联桥。

8 质粒:使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中,是小的闭合环状dna分子,可独立于染色体存在并复制,也可整合到染色体上。

9 异染颗粒:有些细菌的内含体主要成分是多聚磷酸盐,主要用于磷的贮存,在细菌合成细胞组分时提供磷酸盐,同时在细菌代谢时作为能量来源。这些颗粒用蓝色染料甲基兰或甲苯胺蓝染色时可被染成不同深浅的蓝色,与菌体其他部分不同,显示异染效应,称为异染颗粒。

10 革兰染色:是细菌学最经典最常用的染色方法,

11 芽胞:很多革兰阳性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在菌体内部形成具有多层膜包裹的圆形或卵圆形的小体,称为内生孢子,简称芽孢。

12.荚膜: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包裹着一层排列有序且不易被洗脱的物质,称为荚膜。

13芽孢:很多革兰阳性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在菌体内部形成具有多层荚膜包裹的的圆形的或卵圆形的小体称为内生孢子简称芽孢。

14热原质:或称致热源,是细菌合成的注入人体活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

7.氧化酶试验:氧化酶是细胞色素呼吸酶系统的最终呼吸酶。具有氧化酶的细菌,首先使细胞色素C氧化,再由氧化型细胞色素C使对苯二铵氧化,生成有色的醌类化合物。

15.触酶试验:具有过氧化氢酶的细菌,能催化过氧化氢生成水和新生态氧,继而形成分子氧出现气泡。

16.细菌的L型:细菌在体内或体外受到各种直接或间接的理化或生物因素影响后导至细胞壁肽聚糖直接或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进而形成一种细胞壁缺失或缺陷的细菌。

17消毒:是去除或杀灭大多数微生物的过程。

18灭菌: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去除所有微生物的过程。

19无菌:指物体不含活菌。

20高压蒸汽灭菌法:湿热灭菌,将物品暴露于饱和蒸汽121℃30min或高压蒸汽灭菌134℃13min。

21干热灭菌:将物品暴露于160℃120min或170℃60min,有空腔的物品,干热灭菌效果不如湿热。

22防腐:防止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用于防腐的化学药物叫做防腐剂。

23无菌技术:防治微生物进入机体或其他物品的操作技术。

24医院感染:是指医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了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经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25质量保证:是有计划系统的评估和监测患者诊疗质量的整个过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质量和服务。

26. 外毒素:是多数革兰阳性菌和少数革兰阴性菌在生长繁殖的过程中释放到菌体外的蛋白质。

27. 内毒素 革兰阴性菌的脂多糖,当菌体死亡崩解后游离出来。

28色素:某些细菌能产生不同颜色的色素,有助于鉴别细菌。

29抗生素:某些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能抑制或杀死某些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物质。

30细菌素:某些细菌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

31敏感:S是指所分离得菌株能被测试药物使用推荐剂量时在感染部位通常可达到的抗菌药物浓度所抑制。

32耐药R:是指所分离菌株不被测试药物常规剂量可达到的药物浓度所抑制,和(或)证明分离菌株可能存在某些特定的耐药机制,或治疗研究显示药物对分离菌株的临床疗效不可靠。

33中介I:是指抗菌药物在生理浓集的部位具有临床效果,还代表敏感与耐药之间的缓冲区,以避免微小的、不能控制的技术因素造成重大的结果解释错误。

34种:使细菌分类的基本单元,将生物学性状基本相同的细菌群体归成一个菌种。

35.型:常指亚种以下的细分,当同种或同亚种不同菌株之间的性状差异不是以分为新的亚种时,可以细分为不同型。

36.菌株:从自然界分离得到的任何一种微生物的纯培养物都可以称为微生物的一个菌株。

37培养物:指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内微生物的细胞群或生长物。

38凝固酶试验:葡萄球菌可以产生两种凝固酶,一种结合酶,结合在细胞壁上,使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而附着于细菌的表面,发生凝集,可用拨片法测出,另一种是分泌至菌体外的游离凝固酶,作用类似凝血酶原物质,可被血浆中的协同因子激活变为凝血酶样物质,而使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从而使血浆凝固,可用试管法测出。


42肥达反应:用已知伤寒、副伤寒沙门菌的OH抗原,检测受检者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体的半定量凝集实验。

43迁徙生长现象普通变形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大多数菌株在普通琼脂平板上可蔓延成波纹状薄膜布满整个培养基表面,是变形杆菌的特征。

44外斐反应:大部分立克次体与变形杆菌某些X菌株的菌体耐热多糖抗原有共同的抗性,临床上用变形杆菌代替立克次体与患者血清做凝集反应可作为立克次体病的辅助诊断试验称为外斐反应。

45不发酵格兰阴性杆菌,是指一大群不发酵葡萄糖或仅以氧化形式利用葡萄糖的需养或兼性厌氧、无芽孢的革兰阴性杆菌,多为条件致病菌。

46卫星现象:当流感嗜血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一起培养时,可以见到靠近葡萄球菌菌落的流感嗜血杆菌菌落较大,而远离葡萄球菌的流感嗜血杆菌菌落较小,这种现象称为卫星现象。

47嗜盐菌:钠离子能刺激其生长,有些菌种在无盐条件下不能生长。

霍乱红试验

48神奈川现象:从腹异染颗粒:用Neisser或Albert等染色法染色,细胞中的有些颗粒与细胞的颜色不同称为异染颗粒。

49锡克试验:是用于调查人群对白喉杆菌是否有免疫力的皮肤试验,其原理为毒素抗毒素中和反应。

50炭疽:炭疽芽孢杆菌是人类历史上最早被发现的病原菌,俗称炭疽杆菌,试炭疽病的病原菌,炭疽是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

51串珠实验:将待检菌接种于含青霉素0.05——0.5U/ml的培养基上,经37℃培养六个小时后炭疽杆菌可发生形态变化,显微镜下见大而均匀的圆球状菌体,呈串珠样排列。

52抗酸杆菌:一类略长带弯曲,有时呈分支状的杆菌,分枝杆状均属的细菌大多数有抗酸性,又称为抗酸杆菌。

53齐尼染色:是常用的抗酸染色法,染色后结核分枝杆菌呈红色,背景呈蓝色。

54卡介苗:是有毒力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在甘油胆汁和马铃薯的培养基中经13年230次传代而获得的减毒变异株。现已广泛用于人类结核病的防治。

55多重耐药结核病(MDRTP):是指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结核药产生耐药性的结核菌感染。

56硫磺样颗粒:在浓汁标本中可以见到分枝缠绕的小菌落,即硫磺样颗粒。

57蛛网菌落:布氏放线菌的菌落直径为0.03到0.06mm,显微镜观察可见菌落由长度不等的蛛网状菌丝所构成,称为蛛网状菌落。

58厌氧菌:是指一大群在有氧条件下不能生长,必须在无氧条件下才能生长的细菌。

59汹涌发酵:在牛乳培养基中能分解乳糖产酸,使酪蛋白凝固,同时产生大量气体(H2与CO2),将凝固的酪蛋白冲成蜂窝状,并将液面上的凡士林层向上推挤,甚至冲开管口棉塞,气势凶猛,称为汹涌发酵

60Nagler反应:在蛋黄琼脂平板上,菌落周围出现乳白色浑浊圈,是由于产气荚膜梭菌产生的卵磷脂酶分解蛋黄中的卵磷脂,可被特意的抗血清所中和,这一现象成。

61螺旋体:是一类细长柔软弯曲呈螺旋状,运动活泼的原核细胞性微生物,生物学上的地位介于细菌与原虫之间。

62支原体:是一类缺乏细胞壁,形态上呈高度多形性,能通过除菌滤器,再无生命培养基中能生长繁殖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由于他们能形成有分支的长丝故称之为支原体。

63肺炎支原体:MP 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一种病原体,所引起的人类支原体肺炎病理变化以间质性肺炎为主,又称之为原发性非典型肺炎。

64冷凝集实验:支原体感染后机体产生的一类IgM自身抗体。是检测患者血清中冷凝集素的一种非特异性实验。

65衣原体:是一类专性包内寄生、有独特发育周期、能通过细菌滤器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66立克次体:是一类微小的杆状或球状、革兰染色阴性、除极少数外均专性寄生在宿主细胞内的微生物。

67外斐反应:大部分立克次体与变形杆菌某些X菌株的菌体耐热多糖抗原有共同的抗性,故可用这些X菌株代替立克次体抗原进行非特异性凝集反应去检测抗体,这种交叉凝集实验被称为外斐反应,可供立克次体病的辅助诊断。

68真菌:自成一界,为真核细胞型微生物,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许多共同点。具有典型的细胞核,不含叶绿素,以腐生或寄生方式摄取营养,细胞壁含几个质和纤维素,有完善的细胞器,能进行有性生殖和(或)无性生殖。

69二相型真菌:有些细菌可因环境条件(如营养温度和氧气等)改变,可由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此真菌称为二相型真菌。

70芽管形成实验:将假丝酵母菌接种于0.2~0.5ml人或动物血清中,37℃孵育1.5~4小时,镜检观察有无芽管的形成,此实验是白假丝酵母菌的鉴定试验。

71病毒:无细胞结构的最小、最简单的微生物。体积小、结构简单,只含有一种核酸,专性细胞内寄生的非细胞结构微生物。

72病毒体:完整的成熟病毒颗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其核心只有一种核酸,外被蛋白质衣壳构成核衣壳,有些病毒的核衣壳外还备有包膜。

73病毒核心:是病毒的中心结构,其内充满DNA或RNA一种核酸,构成病毒的基因组。

74病毒衣壳:是包被在病毒核酸外的一层蛋白质,由一定数量壳粒聚合而成。

75细胞病变效应:大多数病毒属溶细胞型感染,病毒在敏感细胞内增值会出现CPE。可表现为细胞内颗粒增多,聚集团缩或融合,有的可形成包涵体,最后出现细胞溶解脱落死亡等

76空斑形成实验:是检测标本中病毒数量的一种方法,将一定量适当稀释的待检病毒液接种于敏感的单层细胞中,经一定时间培养后,在细胞上方覆盖一层融化尚未凝固的琼脂后继续培养,可见单个病毒的增值使感染的单层细胞溶解脱落,形成肉眼可见的空斑,一个空斑是由一个病毒增殖所致,计数培养皿中的空斑即可计数细菌数量。

77Dane颗粒:大球形颗粒,是完整的感染性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42nm,具有双层衣壳,血液中检出Dane颗粒标志着肝内病毒复制活跃。

78HBsAg和抗-HBs:HBsAg是HBV感染后的第一个出现的血清学标志物,也是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阳性见于急慢性肝炎、或无症状的携带者。抗-HBs出现是HBsAg免疫疫苗成功的标志。

79HBeAg和抗-HBe:是一种可溶性抗原,是HBV复制及传染性强的指标

80HBcAg和抗-HBc:存在于病毒核心部分以及受染得肝细胞核内,是HBV存在和复制活跃的直接指标。

81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属于反转录病毒科的慢病毒属,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病原体。

82内基小体:病毒在易感动物或人的中枢神经细胞(主要是大脑海马回的椎体细胞)中增殖,形成胞质内嗜酸性包涵体,称为内基小体。具有诊断价值

83阮粒:prion,的名称来源于蛋白性感染颗粒,是引起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病原体,主要组成是蛋白酶抗性蛋白,能抵抗蛋白酶K的消化作用。

89神奈川现象:泻患者中分离到的菌株95%以上在我妻琼脂上产生β溶血现象

专性厌氧菌: 是指在无氧的环境中才能生长繁殖的细菌。此类细菌缺乏完善的呼吸酶系统,只能进行无氧发酵,不但不能利用分子氧,而且游离氧对其还有毒性作用。如破伤风杆菌、肉毒杆菌、产生荚膜杆菌等。

生长因子:具有刺激细胞生长活性的细胞因子。一类通过与特异的、高亲和的细胞膜受体结合,调节细胞生长与其他细胞功能等多效应的多肽类物质。

H2S试验 :测定微生物自含硫氨基酸(sulfur-containing amino acid)或无机硫化物(inorganic sulfur compounds)等受质中产生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的能力

转化:是某一基因型的细胞从周围介质中吸收来自另一基因型的细胞的DNA而使它的基因型和表型发生相应变化的现象

转导:由噬菌体将一个细胞的基因传递给另一细胞的过程。它是细菌之间传递遗传物质的方式之一。其具体含义是指一个细胞的DNA或RNA通过病毒载体的感染转移到另一个细胞中

医院感染 广义是指医院内各类人群所获得的感染,一般指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的其他感染。

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的一类病毒,因部分噬菌体能引起宿主细胞裂解故称为噬菌体。 

血浆凝固酶是能使含有肝素等抗凝剂的人或兔血浆发生凝固的酶类物质,致病株大多数能产生,是鉴别葡萄球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标.

败血症病原菌侵入血流并不断生长繁殖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出现全身中毒症状。

药物敏感试验 指在了解病原微生物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或耐受)程度,以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药物的微生物学试验。

菌群失调:宿主某部位正常菌群中各种细菌间的比例发生大幅度的改变.

.菌落单个细菌在平板培养基上形成单一的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称为菌落。

.培养基 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适合细菌生长繁殖的综合营养基质。

包涵体某些病毒感染细胞后,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在胞质或胞核内出现嗜酸或嗜碱性染色,大小和数量不同的圆形或不规则的团块结构。

正常菌群正常人体的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都存在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微生物对人类无害,成为正常菌群。

内毒素指许多Gˉ菌的细胞壁结构成分,只有当细菌死亡破裂,菌体自溶,或用人工方法裂解细菌时才释放出来。

干扰现象:当两种病毒同时或先后感染同一机体或细胞时,可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 病毒增殖的现象。

菌血症 病原菌由局部侵入血流,但未在血流中生长繁殖,只是暂时或一过性通过。

菌丝:真菌的孢子以出芽的方式增殖,在适宜环境下孢子长出牙管,并逐渐延长呈丝状。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