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曾有这么一个段子,说的是两个病人的故事,一个是癌症患者,另一个则仅是小病。
在拿检验报告时,两个人取错了报告单。癌症患者拿到了无恙的报告,而小病的患者则取走了癌症的报告。最终,癌症患者痊愈了,而小病患者因此离开人世。
当然,这仅仅是一个笑话。
而在这个笑话中,医疗机构检验部门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而检验部门的医护人员是如何确保检验过程的严谨、报告结果权威?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这里是一个比较神秘、鲜为人知的地方。
今天,我们将带你走进台州医院检验科临检组,揭开这一层神秘的面纱。
一套严谨的运行机制
取号、分流、采集、检验、出报告。
在外人看来,检验科的工作,无非就是这5道工序,似乎很是平常。
可对检验科的每一个医护人员而言,这些却是他们的全部,看似简单的每一道工序,背后却充斥着无数的压力和责任。
卢国光是台州医院检验科主管技师,也是检验科临床基础检验组的组长。
在检验科整整工作了10年的他,深谙检验工作的不易和艰辛。而在其中,让他们“亚历山大”的除了报告的准确性外,他们最担心在流程中,混淆了报告对象。
在台州医院检验科临检组,单就血常规而言,几乎每个工作日都有1300多个样本需要检验,最多的时候,一天会达到1600多个样本。而粪尿样本相对于血样本要少一些,但平均每天的样本也有900到1000个。
这么多的检验量,光是采集,都足以让8个采集窗口的医护人员忙个不停。
也许有人会问,如此庞大的检验数量,是否会有差错的存在?
这个答案是否定的!
临检组的每一个医护人员都知道,万一发生差错,极有可能导至病人误诊,甚至发生更为严重的后果。
而这,也正是他们的压力所在。
不过还好,在一套严谨、程序化的机制下,加上工作人员的再三核实,标本错误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通过取号、分流后,我们根据病人就诊卡的信息打印标签,上面有病人的姓名、样本要求、试管类型、检验项目、取样时间。”卢国光说,同时,工作人员还会再次核对病人信息,确保患者、卡、条码三统一。这个标签最后会被贴在相应的样本试管上,
记者在检验大厅看到,每个采集窗口医护人员的身旁都有这样一组放置试管的设备,而已被插入的试管外壁,都有着详细的身份信息及检验项目。
“采集后,医护人员将对样本进行归类,并安排专人驳接转送检验。”卢国光说,之外,他们还有一套溯源系统,通过LIS网络实时监控标本流转情况,可以随时反查各环节的情况。
一套精准的设备和控制程序
有了这么一套完整的机制,采集过程已经十分严谨,但对于前来检验的病人而言,采集过程的零差错却应是必然,而他们则更关心检验报告的准确性。
因此,医护人员除了要“伺候”好每一个前来检验的病人外,还要悉心照顾科室里的每一台“大家伙”。
这些大家伙都是检验科的“宝贝”,每一份检验报告,都得先过过它们的“法眼”。
它们有一个“小伙伴”的名字挺不错,叫血球流水线,是血常规检验的必备设备。
在这套流水线中,包括了血液分析仪、自动推片机等一系列设备。
有了它们,检验科的医护人员只要将血液样品放入机器凹槽,就可以取得一份详尽的报告内容。
不过,虽说有了它们的帮助,医护人员的体力活少了不少,因为用场多,它们也“娇气”得很,时不时需要医护人员悉心呵护。
“只有这些设备运行正常的情况下,才能出具更准确的报告。”卢国光说,为此,他们为如何照顾好这些“大家伙”也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定期为它们进行体检保养。
“每天有小保养,一般的常规性保养,我们都是一星期进行一次。”卢国光说,除此之外,每年,他们都还要对机器进行二次大体检。那时,他们将按照ISO15189的要求,对仪器进行校准与验证,确保仪器正常,检验结果准确。
除了设备的精准,还有一系列防错的控制程序,那小小的条形码和十余年来信息系统不断改进的预警和监控系统。
一道严格的审核制度
采集过程没问题了,检验设备也正常了,那么一份检验报告是否会就此出炉?
这个答案也是否定的。
在他们看来,出具一份检验报告,哪能光凭机器说了算。
事实上,机器系统的检验只是检验报告的第一个步骤。
接下来,还有初审和复片审核两关。
郑群是初审岗位的工作人员,每天她都需要把仪器检测的样品数据进行初步审核,筛选出设备有异常报警和提示的、与临床诊断不符或与历史数据出入大的等病例给复片审核的岗位再次复核。
“机器对标本进行检测,给出精确的结果,同时对于各种异常情况,比如白血病、血小板形态、大小异常等设备都会有初步的提示或报警,但还需要我们人工去进一步地复核确认。
郑群说,她除了再次核对检验对象的信息外,还需要对样品的检验数据等一系列进行审核,才能将报告进行发布。
筛选出的一些疑难病例,让审核的路又再多了一步,但质量有了更进一步的保证。
袁远是复片审核岗位的工作人员,见到他时,他正坐在显微镜前,认真镜检血细胞涂片。
电脑的屏幕上,显示的正是这份样品的系统检测报告,这是一份有“问题”的报告,好像在诉说着被检验者的某种疾病的先兆。
“这一类报告,更不能轻易放出去。”袁远说,尽管有了一套保障设备正常运行的质量控制程序,但他们仍然担心机器并不能像人一样去判断细胞形态、结构异常,因此只有通过人工再次检验的方式,才能将这一类检验报告送到患者手中。
一条缩短时间的路径
一整套完善的机制,确保了检验报告的准确性,也拒绝了错取报告的可能。
但对于患者而言,除此之外,他们还关心拿到检验报告的时间。
在这一个严谨的流程后,会否导至报告的延迟?
听到这个问题,卢国光笑了。
因为在检验科,大约95%报告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因为少部分报告需要再次复核),有些报告在规定时间前十几分钟拿到。
在他们工作室的上方,有一个LED显示屏,实时更新着检验情况,会通报延时未完成的样本编号,如“xxx延时1分钟”。
而临检组的墙上,挂着这样一份数据———
每周报告时间公示,每天岗位人员统计分析,血常规30分钟完成率,平均达到92%、尿常规30分钟完成率,平均达到98%……
“患者都是怕等待的,我们早一点出报告,他们能少等一会。”卢国光说,为了能更快地完成检验,他们在精准的基础上再自加压力,希望通过紧密的工作流程,能把出具报告的时间再次缩减。
同时,LED显示屏中也第一时间显示患者危急结果,经检验人员再次确认,以最快的速度通知临床或患者。
一份贴心温情的服务
时间、准确性,除了这两项硬杠外,作为一个和患者接触的窗口,也随时要面临和处置一些突发的状况。
在采集窗口前,一个不到周岁的男婴在接受血液采集。
因为年龄小且有些肥胖,细小的血管让采集的医护人员有些为难。
一次采集失败后,男婴嚎啕大哭,而在一旁的父母顿时变了脸色。
“你不会就不要扎!”男婴的父亲瞪大了眼,冲着医护人员吼。
这时,另一名医护人员赶紧过来替手,在解释了小孩子血管细难以抽血的事实后,小心翼翼地寻找细小的血管。
“这样的情况经常有。”卢国光说,一般来说,通过解释都能得到患者或其家属的理解,不过,这也对他们采集技术提高了要求。目前他们对新员工要求,第一年独立完成3岁以内儿童采血100例,一次成功率达80%以上。
“毕竟是和患者面对面的,来看病的人往往心里就不畅快,要是服务不好或者言语上有一些不对,就有可能引起矛盾。”卢国光说,因此,他们都特意将一些有经验、业务能力过硬的医护人员安排在采集窗口,减少各类矛盾的产生。“像之前的例子,我们一般都会安排其他人员进行替手,减轻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
为了服务好抽血高峰时段患者,他们还特意安排人员到抽血大厅帮助患者做好抽血前准备、维持秩序、解答患者的一些疑问,缓解了患者对环境拥挤、排队等待等不满情绪。近期还对窗口病人来回跑、窗口病人不满意(退费问题、技术问题和服务问题)立项改进,对抽血病人晕针等应急流程进一步规范,从安全和服务上进一步提高。
来源:检验世界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