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生病后去医院看病,医生在制定吃药打针等治疗方案之前,往往需要做些常规化验检查。检验科医护人员在标本采集时,常常会发现,一些病人随意用一个小瓶子或塑料袋盛着尿液或者把需化验的粪便放在尿布上直接拿来化验,或者是在进餐后来验肝功能和血脂等情况。殊不知,这些标本都不符合要求,难以得到准确的化验结果。
因此,为了获得准确的化验结果,除了医生细化相关检验前的宣教告知外,患者应该了解一些影响化验结果的因素,并认真地遵医嘱做好化验前的准备,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化验结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打下基础。
提到静脉血液检查,病人就会联想到抽血和疼痛,心情便会有不同程度的紧张,小孩还可能会大哭大闹。抽血固然会疼,但程度很轻,紧张甚至恐惧主要是心理作用。为保证化验结果的稳定和准确,病人应给予积极的配合,保持放松状态。
抽血前尽量减少运动量
运动时由于能量消耗、体液丢失、呼吸剧烈,可使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酸激酶一时性升高,血清钾、钠、钙离子、白蛋白、血糖等变化不定。
抽血前尽量避免服药
抽血化验中若涉及肝功能、血脂、肾功能等生化检验项目,最好安排在早上进行,抽血前不要吃食物,保持空腹,可以喝少量的水,除某些必须按时服用的药物以外,尽量将其他药物移到抽血之后再服用。这是因为吃食物或服药后,病人血中某些化学成分发生改变,会影响化验结果。同时,早上抽血时间宜遵照医院的安排,以便于及时得到化验结果。当然,抽血前应尽量清洁抽血部位的皮肤。
抽血量各不相同
抽血量的多少是根据化验内容的不同及项目的多少来决定的,抽血量一般在2毫升-20毫升,最多不会超过50毫升。
经常听患者说“抽了这么多的血需要多少营养才能补回来呢?”其实这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和紧张,因为这仅占人体全部血量的0.05%-0.3%,不需要额外补充营养,人体完全可自动进行调整和适应。
来源:检验世界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