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53|回复: 0

[分享] 国自然热点—铜代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3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有奖并可浏览互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
铜作为催化辅因子参与许多生物反应,在生物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铜离子可以在Cu+和Cu2+之间转换,一些关键的蛋白或者酶也利用铜的高度氧化还原活性完成各自的生理功能,例如超氧化物歧化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和赖氨酰氧化酶。 游离铜具有毒性,会破坏细胞膜、蛋白质和核酸。因此,细胞中精细的铜转运蛋白网络至关重要,通过将铜转运到靶向铜依赖蛋白上,调节其稳态以避免不必要的反应。
Cu是怎么进入细胞发挥功能的呢?
第一步,细胞表面还原与吸附     Cu2+首先通过膜结合的金属还原酶(如 STEAP 家族蛋白)还原为 Cu⁺,同时被细胞表面的糖胺聚糖或膜蛋白(如二价金属转运体 DMT1)吸附,形成膜表面 Cu⁺富集微环境。
  第二步,高亲和力摄取     由高亲和力铜转运蛋白1(CTR1,也称SLC31A1)介导摄取以特异性吸收Cu+。
  第三步,细胞内稳态调控     进入循环的 Cu⁺通过两种途径实现稳态平衡: 1、储存途径:与金属硫蛋白(MTs)的半胱氨酸残基结合,形成复合物; 2、运输途径:与铜伴侣蛋白(如 CCS、ATOX1)结合,通过高尔基体分选系统传递至铜蓝蛋白(C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等靶蛋白,或分泌至胞外与转铜蛋白结合,经血液运输至肝、脑、肠等靶器官。
  第四步,细胞器靶向递送     Cu⁺通过特定载体蛋白实现亚细胞定位: 1、线粒体:由 COX17 蛋白介导,参与细胞色素 c 氧化酶组装; 2、内质网:通过 ATP7A/B 转运体调控铜依赖性酶(如赖氨酰氧化酶)的成熟; 3、溶酶体:通过 ATP7B 蛋白维持铜离子浓度梯度,参与铁代谢调控。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