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1284|回复: 0

[分享] 【25生物考研】高频名词解释Day 7|2006-2024年诺奖考点解析合集都在这了!(生化/细胞/普生/分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25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有奖并可浏览互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















向右滑动查看答案





诺贝尔奖一直以来都受到各大院校的青睐,即使没有出题,也会要求考生关注诺奖前沿知识。
公众号菜单诺奖前沿专栏涵盖了近十年的诺奖解析和今年学科热点,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汇总生一往期发布的诺奖推文,方便大家学习收藏!




历年详解




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解析
作为曾经红极一时的研究方向,想必miRNA的大名早已在各位的脑海中留下过或深或浅的印象。这位在中心法则之外影响着基因表达的“幕后黑手”在教科书上虽然占有的篇幅不长,却在生命活动中举足轻重;同样的,它也是个十分重要的考点。2024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美国科学家 Victor Ambros 及 Gary Ruvkun,以表彰他们「发现microRNA及其在转录后基因调控中的作用」。




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解析
2023年10月2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Katalin Karikó和Drew Weissman,以表彰他们在核苷碱基修饰方面所获得的研究成果,他们的发现是开发针对新冠感染的mRNA疫苗的基础。




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解析
202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颁给了跟生理学毫不相关,与医学也没啥直接联系的研究——古人类基因组和人类进化。瑞典科学家斯万特·帕博,他的开创性直接剑指哲学的三大问题之一——“我们从何而来?”并催生了一门全新的科学——古基因组学。通过揭示现存人类和已灭绝人类的遗传差异,他的发现为理解“我们为何得以成为人类”提供了基础。




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解析
2022年10月5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卡罗琳·贝尔托齐(Carolyn R. Bertozzi)、丹麦科学家莫滕·梅尔达尔(Morten Meldal)和美国科学家卡尔·巴里·沙普利斯(K. Barry Sharpless),以表彰他们在发展“Click chemistry”与“Bioorthogonal chemistry”(生物正交化学)领域的贡献。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解析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4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 2021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David J. Julius和Ardem Patapoutian,以表彰他们在痛觉和触觉领域研究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解析
卡罗琳斯卡诺奖委员会于10月5日将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授予Harvey J . Alter,Michael Houghton ,Charles M.Rice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丙型肝炎病毒的发现中做出的巨大贡献。



从CRISPR中看DNA损伤修复:




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解析
北京时间2017年10月2日下午5点30分,2017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评选结果揭晓。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此奖项颁发给美国遗传学家杰弗里·霍尔(Jeffrey C. Hall)、迈克尔·罗斯巴殊(Michael Rosbash),以及迈克尔·杨(Michael W. Young)。因为这三位科学家深入钻研了生物钟,并且阐释了其内在的原理。




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解析
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Andrew Fire和Craig Mello,以表彰他们对于双链RNA引起的基因沉默现象的的发现。




历年合集




三分钟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速览
简要介绍2012-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内容。




2017-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解析

2021温度和触觉传感器的发现

2020丙型肝炎病毒的发现

2019揭示了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供应的机制

2018发现了抑制负免疫调节治疗癌症的方法

2017发现了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




2012-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解析

2016发现并阐明细胞自噬机制

2015寄生虫病新疗法的发现

2014发现构成大脑定位系统的细胞

2013发现了调节囊泡运输的机制




2007-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解析

2011有关机体免疫反应的激活机制

2010开创体外受精疗法

2009端粒与端粒酶的研究




2012-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解析
2020开发出一种基因组编辑方法

2018酶的定向演化、用于多肽和抗体的噬菌体展示技术

2015DNA修复的细胞机制研究

2012对G蛋白耦联受体的研究




生一【诺奖前沿班】还在火热招生中!包含分子实验技术、专业英语提升、诺奖专区解析及生科前沿专题等内容,攻克课本之外的超纲知识点!报名即送【带背答疑营】!把握最后冲刺提分的机会!






24年诺奖出题方向与考点解读
添加文末咨询老师即可报名(¥368)!点击下文即可了解班型详情!









从12.2开始,生一给大家整理出了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普通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这四门学科的高频名词解释。

希望大家在看到下面的名词之后,能够快速地反应出来这个名词的意思。
如果你在短时间内无法回忆出词义,那说明你对这个名词的记忆还是不够深刻,赶紧再复习一下吧!
注:同时也要熟悉他们的英文哦~以下名词释义供大家参考,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资料进行修改补充。

【生物化学】维生素与辅酶、核酸

1.维生素(vitamin)

【定义】是一类动物本身不能合成,但对动物生长和健康又是必需的有机物,所以必需从食物中获得。
【特点】许多辅酶都是由维生素衍生的。
【分类】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
2.辅酶(conzyme)
【定义】某些酶在发挥催化作用时所需的一类辅助因子,其成分中往往含有维生素。
【特点】辅酶与酶结合松散,可以通过透析除去。
3.核苷(nucleoside)
【定义】是嘌呤或嘧啶碱通过共价键与戊糖连接组成的化合物。
【连接方式】核糖与碱基一般都是由糖的异头碳与嘧啶的N-1或嘌呤的N-9之间形成的β-N-糖苷键连接。
4.核苷酸(nucleotide)
【定义】核苷的戊糖成分中的羟基磷酸化形成的化合物。
【性质】是核酸的基本单位。
5.磷酸二脂键(phosphodiester linkage)
【定义】一种化学基团,指一分子磷酸与两个醇(羟基)酯化形成的两个酯键。该酯键成了两个醇之间的桥梁。
【举例】一个核苷的3ˊ羟基与另一个核苷的5ˊ羟基与同一分子磷酸酯化,就形成了一个磷酸二酯键。
6.脱氧核糖核酸(DNA)
【定义】含有特殊脱氧核糖核苷酸序列的聚脱氧核苷酸,DNA 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连接形式】脱氧核苷酸之间是通过3ˊ,5ˊ-磷酸二酯键连接的。
7.核糖核酸(RNA)
【定义】通过3ˊ,5ˊ-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的特殊核糖核苷酸序列的聚核糖核
苷酸。
【类型】tRNA,rRNA,mRNA,snRNA,核酶等。
8.核糖体核糖核酸(rRNA, ribonucleic acid)
【定义】作为组成成分的一类 RNA,rRNA 是细胞内最丰富的 RNA。
【功能】是在 mRNA 的指导下将氨基酸合成为肽链。
9.信使核糖核酸(mRNA, 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
【定义】一类用作蛋白质合成模板的 RNA。
【功能】作为蛋白质合成模板并决定基因表达蛋白产物肽链的氨基酸序列。
10.转移核糖核酸(tRNA,transfer ribonucleic acid)
【定义】一类携带激活氨基酸,将它带到蛋白质合成部位并将氨基酸整合到生长着的肽链上的RNA。
【功能】tRNA 含有能识别模板mRNA上互补密码的反密码子。

【细胞生物学】线粒体和叶绿体

1.线粒体(mitochondria)
【定义】基本结构由内外两层单位膜封闭包裹而成的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内的重要细胞器;含有 DNA、RNA、核糖体以及转录、翻译所必需的重要分子,具有半自主性,故又被称为“半自主性细胞器”。
【超微结构】包括线粒体外膜、膜间隙、内膜、嵴和线粒体基质5部分。
【主要功能】高效地将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转换为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ATP;细胞呼吸作用的重要场所。
2.叶绿体(chloroplast)
【定义】是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另一种承担能量转换的细胞器;具有半自主性,属于“半自主性细胞器”。
【超微结构】叶绿体膜、类囊体以及叶绿体基质3 部分。
【主要功能】进行光合作用,将H2O和CO2转变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
3.半自主性细胞器(semiautonomous organelle)
【定义】真核细胞中两种特殊的细胞器——线粒体和叶绿体,自身含有遗传表达系统(自主性);但编码的遗传信息十分有限,其RNA转录、蛋白质翻译、自身构建和功能发挥等必须依赖核基因组编码的遗传信息(自主性有限),故称为半自主性细胞器。
4.内共生学说(endosymbiont theory)
【基本内容】线粒体和叶绿体分别起源于原始真核细胞内共生的行有氧呼吸的细菌和行光能自养的蓝细菌。
【论据支持】线粒体和叶绿体具有细菌基因组的典型特征;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蛋白质合成机制类似于细菌;线粒体和叶绿体均以缢裂的方式分裂增殖,类似于细菌;线粒体和叶绿体内膜成分接近于细菌质膜成分。
5.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定义】由于 ATP 合成时的磷酸化过程以电子传递中的氧化过程为基础并依托线粒体内膜同时进行,因此线粒体中 ATP 的合成称为氧化磷酸化。电子传递、质子驱动力的形成以及 ATP 合成是氧化磷酸化的核心,也是线粒体能量转化的特色所在。解释氧化磷酸化的学说是化学渗透学说。
6.电子传递链(electron transport chain)
【定义】电子载体组成的电子传递序列称为电子传递链,又叫呼吸链。
【电子载体】细胞色素、黄素蛋白、泛醌、铁硫蛋白、铜原子。
【排列方式】按照氧化还原电位由低到高排列。氧化还原电位值越低,提供电子的能力越强,越易成为还原剂而处于传递链的前面。
7.类囊体(thylakoid)
【定义】叶绿体内部由内膜衍生而来的封闭的扁平膜囊。
【特点】类囊体膜富含具有半乳糖的糖脂和极少的磷脂,脂质双分子层流动性大,膜上蛋白质/脂质的比值很高。
【类型】基粒类囊体和基质类囊体。组成基粒的类囊体叫基粒内囊体;贯穿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基粒之间,不形成垛叠的片层结构叫做基质类囊体。

【普通生物学】遗传与变异

1.半不连续复制 %28Semi discontinuous replication%29
【定义】半不连续复制是指DNA复制时,前导链上DNA的合成是连续的,后随链上是不连续的,故称为半不连续复制。DNA复制的最主要特点是半保留复制,另外,它还是半不连续复制(Semidiscontinuous replication)。半不连续模型是DNA复制的基本过程。
2.转录 %28transcription%29
【定义】以 DNA 为模板,通过 RNA 聚合酶使碱基互补配对%28U-A,C-G%29合成 RNA 的过程称为转录。各种RNA 分子都是从 DNA 转录而来的。
【相关概念】转录仅以 DNA 的一条链作为模板,被选为模板的单链称为模板链,亦称无义链;另一条单链称为非模板链,即编码链,因编码链与转录生成的RNA序列一致,所以又称有义链。DNA上的转录区域称为转录单位。
RNA的合成需要RNA聚合酶%28RNA polymerase%29。原核细胞只有一种RNA聚合酶。真核细胞不同类型的mRNA 转录分别由三种不同的RNA聚合酶催化。
3.基因突变 %28gene mutation%29
【定义】是细胞遗传学从20世纪初就已沿用的术语。1902年荷兰植物学家德弗里斯%28Hugo de Vries%29研究月见草%28Oenothera%29的遗传时发现这种植物会偶然出现一些特殊性状,认为是由于遗传因子突然改变的结果,称这种变化为突变。
【具体过程】基因变异是指基因组DNA分子发生的突然的可遗传的变异。从分子水平上看,基因变异是指基因在结构上发生碱基对组成或排列顺序的改变。根据碱基变化的情况,基因突变一般可分为碱基置换突变(base substitution)和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tion)两大类。
【原因】很多原因都可以导致基因发生突变,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
4.基因表达 %28gene expression%29
【定义】基因表达%28gene expression%29是指细胞在生命过程中,把储存在DNA顺序中遗传信息经过转录和翻译,转变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分子。生物体内的各种功能蛋白质和酶都是由相应的结构基因编码的。
5.质粒 %28plasmid%29
【定义】是一些在细菌中独立存在于其染色体外的,能够自主复制的小型双链环状DNA分子,只有酵母中的杀伤质粒%28killer plasmid%29是RNA分子。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1.Northen印迹法(Northern Blot)
【定义】 Northern印迹是一种基于印迹原理的技术,用于分析复杂混合物中的特定RNA。该技术是Southern Blotting的改进版本,它是为分析 DNA 序列而发现的。
2.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
【定义】蛋白质免疫印迹是根据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检测复杂样品中的某种蛋白的方法。将蛋白质转移到膜上,然后利用抗体进行检测,被测蛋白只能与标记的特异性抗体相结合,而这种方法不改变该蛋白在凝胶电泳中的相对分子质量。结合化学发光检测,可以同时比较多个样品的表达量差异。
【步骤】①制备蛋白样品
②SDS-PAGE电泳分离样品
③将以分离的蛋白质转移到固相载体上,转移后首先用蛋白溶胶处理以封闭膜上未反应的位点。
④用固定在膜上的蛋白质作为抗原,与对应的非标记抗体(一抗)结合
⑤洗去一抗,加入标记的二抗
⑥通过显色或放射自显影检测凝胶中的蛋白成分。
3.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定义】聚合酶链式反应是指通过模拟体内DNA复制的方式在体外进行核酸扩增的方法。
【原理】高温处理DNA分子使之分离成两条单链DNA分子,在引物(短DNA链)的作用下,DNA聚合酶以单链DNA为模板并利用反应混合物中的四种脱氧核苷三磷酸,按照半保留复制的原理合成新生的DNA互补链。
【过程】①高温变性,②低温退火,③室温延伸。
4.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
【定义】基因工程是指利用分离纯化或人工合成的外源基因,将其插入到一个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载体DNA中,在体外构建重组DNA分子,然后倒入受体或宿主细胞中,进而筛选出能表达重组DNA的活性宿主细胞,再使之繁殖和扩增,直至表达出目的基因所编码的多肽,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和产生新产品的一种技术。
5.基因敲除(gene knock-out)
【定义】基因敲除又称基因打靶,是指通过一定的途径使机体特定的基因失活或缺失的技术。通常意义上的基因敲除主要利用外源DNA与染色体DNA之间的同源重组,用设计的同源DNA片段代替靶基因片段,来进行精确的定点修饰和基因改造从而达到基因敲除的目的。
【种类】完全基因敲除和条件型基因敲除。

以上内容均来自生一生物考研《名词宝典》



【中文+英文】解决生物考研专业英语难题
【按逻辑编写】按照定义、功能、实例等分类对单一名词解释进行拆解记忆







生一,专注于生命科学考研

·END·


生一考研24上岸喜报







超多备考资料的qq群就在这里
院校群
复旦大学707295721   西北大学134503560
中山大学939661115   南京师大917334438
华中师大613441975   西南大学756732135
东北林大610118472   陕西师大107435401
武汉大学940753925   四川大学559124614
厦门大学708495181   华中农大528562840
暨南大学1002802013   湖南大学492657505
山东大学247722676   南开大学1026685816
东南大学1015905526   苏州大学779892630
中科院1群178360465  云南大学 603968908
湖南师大852837569   上海科大912038501
华东师大709068724   同济大学51795081
南京大学532088625  中科院2群805873572

专业群
普通生物学373399711   生物化学985337853
生物学考研1群757420485  细胞生物学615129168
分子生物学277167595 生物学考研2群608732786
生物化学2群616152402  生物化学3群1001732876

听说点赞和在看的都高分上岸



原文地址:https://zhuanlan.zhihu.com/p/17537075749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