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基因官鑫:基因检测重定义个性化医疗
2015-7-24 01:10|
编辑: 小桔灯网|
查看: 1571|
评论: 0|来源: 新浪科技
摘要: 新浪科技专访华大基因互联网发展中心总监官鑫
新浪科技讯 7月21日消息,华大基因互联网发展中心总监官鑫在中国互联网大会上对新浪科技表示,基因检测重新将助力个性化医疗。
官鑫表示,现在医疗界都在谈 ...

新浪科技专访华大基因互联网发展中心总监官鑫
新浪科技讯 7月21日消息,华大基因互联网发展中心总监官鑫在中国互联网大会上对新浪科技表示,基因检测重新将助力个性化医疗。
官鑫表示,现在医疗界都在谈精准医疗,很大程度上基因检测是实现精准医疗的重要工具,也就是我们说的个性化医疗,未来每个人会根据自己的基因状况不同,得到不同的健康指导和疾病治疗。
随着基因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的发展,官鑫表示,很快基因检测就会以低成本进入到老百姓身边。(可伶)
以下是采访实录:
新浪科技:其实基因检测就是互联网+医疗的吗?
官鑫:可以这样理解,但我们更愿意把它定位为互联网加健康。
新浪科技:你觉得这个基因检测会对整个医疗行业产生什么变化?
官鑫:其实从奥巴马到习大大都在讲精准医疗,而基因检测在很大程度上,是能够实现精准医疗很重要的工具。可以举一些例子,比如说糖尿病,首先可以用基因检测判断是不是遗传性的,然后再看一些其他的环境或者其他因素引起的问题,比如我们华大的研究表明人的肠道菌群的基因也跟糖尿病有很大关系;包括肿瘤也是,有很多癌症是有跟遗传性因素相关的,当然,癌症肿瘤这个事情很可能跟很多事情有关,不光是跟基因有关,首先我们可以通过遗传性肿瘤的基因筛查把遗传这个因素排除出去或者预测一个人患遗传性肿瘤的风险。
又比如,对于肿瘤的划分,老百姓普通认知的癌症划分肝癌,肺癌等等,其实更多的是影像学看到的位置,而我们研究发现,不同的癌症可能同时对应着同一个基因突变。通俗来理解,在某一个药厂研发药物的时候,发现它针对A类肿瘤有很强的治疗效果,而这类肿瘤又跟某个基因突变强关联,我们如果通过检测另外一个其他部位的B类肿瘤患者也发现有这样的基因突变,那这个针对A类肿瘤的药物很可能对这个B类肿瘤患者有治疗效果。
另外,我们还在去年发布一款基因检测产品,可以提前影像学3-6个月发现早起肿瘤的迹象。
新浪科技:总结一下对于医疗行业会产生什么样的改变?
官鑫:总体来讲,我们说的个性化,就是每个人会根据自己的基因情况,可能会得到一个适合的用药选择,甚至用药量的精准建议,当然也能在辅助诊断上有一定帮助。 不过,我们认为基因技术更多的还是在健康,治未病层面给予老百姓更多的信息和指导。
新浪科技:咱们基因谱适用互联网吗?
官鑫:对,我们就是一个在华大基因用“互联网+”思路做事的团队,我们打造的”基因谱”平台就是希望让老百姓通过互联网了解基因跟健康息息相关,能通过互联网接触了解,通过很便捷的方式享受到基因技术发展的成果。
新浪科技:对于这个市场你怎么看?基因对于老百姓来讲可能是一个比较高冷的。
官鑫:其实整个基因行业来讲,我们在行业内部会发现它的突飞猛进特别让人觉得振奋,从以前几十亿美金测一个人的基因组,到现在几千块测基因组,整个行业都在突飞猛进。以前测完基因以后,以只能告诉你基因是什么情况,现在开始能给你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真正有用的信息,。我相信,很快基因技术就会进入到老百姓身边,首先从成本上,我们可以让每个人都能够用比较低的门槛,包括价格,包括参与的方式都能够比较低的门槛去享受到基因检测,同时更多的人参与后,又可以贡献数据,倒过来这个行业会因为参与的人越多,数据越多,它能够给到测的用户一个精准的结果或者精准的建议的可能性越大,因为基因检测本身就是一个大数据的事情。所以,基因技术应该会在很快的时间,能够进入到千家万户,这个行业的前景想象空间非常巨大。
当然,我们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宣传、普及基因,让老百姓以很低的门槛进入,互联网对促进这个行业的发展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新浪科技:中国的市场环境做这个会有一些困难吗?或者说有一些什么障碍吗?
官鑫:其实,我觉得在互联网+这样一个大战略下,政府对基因行业也好,对华大也好,对”互联网+基因”的政策扶持,我个人觉得还是挺好的。
比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提前于美国,全球首次批准注册了华大的第二代基因测序诊断产品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近期国家对互联网金融也明确表态支持其健康发展。所以说,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对于创新的支持环境还是很不错的。当然对于整个医疗行业,个别领域还是会有一些体制与技术创新,服务模式创新的跟不上,不过从大环境,大方向来讲很不错的。
|
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小桔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联系授权。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小桔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所有再转载者需自行获得原作者授权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