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许多朋友问我:高通量测序、基因分析、基因大健康是什么关系、未来发展、利润空间、产业规模? 我今天找到了一个比较贴合的比方: 高通量测序是造纸厂,提供的是最基础的原材料; 基因分析是出版公司,把纸头变成一本一本的书,而且是个人传记,这里面核心的是知识,以及对知识的收集、整理、索引、排序,再变成可以读的传记、小说; 基因大健康个人服务是家教经济公司,它做的事情,是通过一对一的人性化服务,把纸面的、不易理解的基因故事,以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基因健康的信息传递给观众。 把这三者的关系说清楚了,那么这三件事的未来发展路径也就清楚了: 测序工厂: 核心竞争力:成本。 质量达标的前提下,谁便宜、谁交付快,谁就赢 实现成本优势的手段: 上规模,标准化、流水线、自动化、集中采购 利润率 随着规模的扩大,技术的标准化,差异性越来越小,利润率不断走低,最后向银行贷款利率靠拢,也就是5~10%的年利润率 基因分析: 核心竞争力: 数据的收集、整理、综合、归纳 到后面谁的基因到表型对应关系越准、风险预测越准、覆盖的疾病越多,谁就赢 也就是谁有基因Knowledge,谁赢 实现Knowledge积累的手段: 大规模的收集病人、健康人的基因数据,提供低价服务,以换来大数据的收录 估计很可能大资本会采取补贴的方式,来争取前期的数据积累。这和打车软件的故事一模一样,几十亿地烧钱、补贴,取得大数据后,所有的出租车公司、租车公司、黑车个体户都会变成打车软件公司的打工仔 对现有公开数据库的数据的重新分析 利润率: 前期数据积累达到一个门槛之后,会获得明显的竞争优势,到后面谁的数据越多,优势越明显,客户越喜欢,马太效应 第一名取得超额利润率,看看google现在有多阔气;第二名勉强能活,看看Bing的半死不活的状态;几乎没有第三、第四名的生存空间 这和google 的优势是一样的,前期是因为搜索的准确率比别人高一些,得到的点击,后期是因为点击量足够大,google通过海量的、由人做的点击,来判断那些网页最对搜索人胃口的。基因同样,谁数据越多,谁的分析结论越准 基因大健康: 核心竞争力:服务网点 广布网点的手段: 广布服务网点,把服务网点覆盖到每个省、市、地、县 集中采购,取得极优惠的基因分析信息的分析成本 专业物流,把血、唾液、组织、石蜡块,通过专业的、生物冷链,汇聚到检测中心,降低物流成本 收集大量的服务项目,一个网点可以做大量的体检服务,从血常规、尿常规,生化、免疫,内科、外科、五官科,一应俱全。让一个体检者做更多的体检项目,把招揽体检者的成本摊薄到每项服务中去 也就是走沃尔玛的路,可能再加一些O2O的元素 利润率: 老大的利润率会略高于贷款利率 也就是说,走沃尔玛的路,得沃尔玛的利润率。老大的利润高一些,老二接近贷款利率,老三、老四勉强求活 基因是未来的大产业,以前货物生产、零售走过的路,我相信基因也还会再走一次。 随笔所至,供大家讨论、吐槽、拍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