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乐普医疗的昔日辉煌曾几何时,乐普医疗在医疗领域可谓声名远扬,是投资者眼中的明星企业。 乐普医疗作为中国最早研发心血管植介入器械的公司之一,拥有多项 “国产第一” 的荣耀,无载体冠脉药物支架、双腔心脏起搏器、冠脉生物可吸收支架等开创性产品,均出自乐普医疗之手,构建起了涵盖医疗器械、药品、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的庞大业务版图。 在业绩增长方面,乐普医疗也有过辉煌的历史。 从2015年~2021年长达7年的时间里,乐普医疗业绩年年增长,营收从不足28亿元上涨至106亿元,成长为“百亿医械巨头”。 2020年~2022年,乐普医疗虽然遭遇了疫情冲击,最严重时其相关产品销售几乎停滞。但即便如此,乐普医疗在2020年~2022年的营收依然保持增长,从80亿元上涨至106亿元。 更厉害的是乐普医疗在主营业务上的盈利能力,2015年~2022年,乐普医疗扣非净利润保持连续8年增长,从年盈利5亿元上涨至年盈利21亿元。 乐普靠着强劲的盈利能力和良好的发展态势,稳稳占据着心血管医疗市场的重要地位,成为行业内众多企业追赶的目标。 二、业绩爆雷之殇然而,辉煌似乎渐渐远去,近年来乐普医疗陷入了业绩爆雷的困境。 2022-2023 年,公司业绩下滑势头明显。 在疫情期间,乐普营收和净利润保持了稳中上涨,2023年疫情结束后,乐普医疗的门诊量、手术量快速恢复,这让公司一度产生乐观预期,认为受益于门诊量、手术量恢复,相关产品销售将实现正向增长。 然后现实很快就打脸了。 2023 年营收仅约 79.8 亿元,同比减少 26.3 亿元;净利润仅约 12.58 亿元,同比减少约 9.46 亿元,降幅达到 42.91%;扣非净利润更是降至 11.13 亿元,同比大降 47.6%。 到了 2024 年,情况依然不容乐观。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7.85 亿元,同比下降 23.55%;归母净利润 8.03 亿元,同比下降 40.70%;扣非净利润 7.34 亿元,同比下降 42.91%。 第三季度单季业绩下滑更为显著,实现营业收入 14.02 亿元,同比下降 28.41%,环比下降 4.12%;归母净利润 1.05 亿元,同比下降 73.12%,环比下降 51.05%;扣非净利润 8692.7 万元,同比下降 77.19%,环比下降 54.42%。
这样的业绩下滑,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 疫情期间,虽然常规业务受到冲击,但应急快速检测试剂盒及 PCR 仪器设备等业务支撑了营收。 疫情结束后,这些临时性业务的下滑拖累了整体营收表现。而更为关键的是,集采政策对乐普医疗的核心产品,如心脏支架、药品等,产生了巨大的价格压力,原本的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 市场竞争的加剧,也使得乐普医疗在传统器械和药品领域的份额被竞争对手蚕食,创新产品虽有布局,但市场需求尚未充分释放,未能及时填补传统业务下滑的缺口,公司在业绩的寒冬中艰难挣扎,亟待破局之策。 三、高管变动与父女接力在公司业绩承压之际,乐普医疗的高管层也发生了重大变动。 前任总经理张志斌与副总经理郑国锐以个人原因为由离职,这无疑给公司的管理层带来了不小的震动。 张志斌2015年8月出任乐普医疗副总经理,2021年4月升任总经理,在乐普医疗任职长达 9 年,对公司的业务运作和销售体系了如指掌。 郑国锐曾任公司销售部西北/北京大区经理、乐普医疗市场部总监、乐普医疗副总经理等职务,同样在销售条线上耕耘多年。 他们的离职,使得公司销售专业条线上的员工队伍亟需稳定,毕竟他们的经验和人脉在公司销售业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接任总经理一职的是公司创始人蒲忠杰的女儿蒲绯,不少舆论认为这或许意味着乐普正式进入创二代“接棒”期。 这位拥有美国国籍的 “学霸”,在麻省理工、哈佛大学深造,获得硕士学位,专业背景涵盖了金融、应用物理等领域,不仅继承了父母的学术基因,还兼具国际化的视野和专业知识,许多观察人士对乐普医疗还有信心,正是基于此。 蒲绯此前在乐普医疗国际事业部任职,并担任过国际事业部总经理和乐普诊断董事长等职务,虽然在销售管理经验上相比前任略显单薄,但她的专业素养和年轻活力为公司带来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蒲忠杰作为公司的创始人,在医疗器械领域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和行业洞察力,他的经验和资源对于公司的战略方向把握至关重要。 父女二人的组合,既有老一辈的沉稳与睿智,又有新一代的创新与冲劲,他们将如何携手应对公司面临的重重挑战,成为乐普医疗能否走出低谷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方面,蒲忠杰可以凭借其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人脉资源,为公司的战略决策提供坚实的支持,把握公司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的方向; 另一方面,蒲绯的国际化背景和新思维,或许能够为公司带来新的市场机遇,尤其是在国际业务拓展和创新业务布局上,有望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探索出适合公司发展的新路径。 然而,这一组合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平衡创新与稳定、如何在短期内提升销售业绩、如何有效整合公司资源以应对集采等政策压力,都是摆在他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四、应对策略与市场展望面对业绩低谷,乐普医疗积极调整应对策略。 在产品研发上,持续加大投入,聚焦心血管领域的创新产品研发,如新一代的介入器械、精准诊断试剂等,旨在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以弥补集采带来的价格损失。 公司除了耗材类业务外,在设备领域也布局了 DSA、医用内窥镜,以及其他偏消费医疗类高值耗材,如 OK 镜、隐形正畸,以及医美领域的皮肤科产品。在眼科领域,公司目前共有 7 款产品获批上市。 在市场拓展方面,积极开拓基层医疗市场和国际市场。基层医疗市场对心血管疾病的诊疗需求尚未充分满足,乐普医疗凭借其产品性价比优势和完善的服务体系,有望在基层市场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国际市场方面,借助蒲绯的国际化背景和资源,加速推进海外注册和销售渠道建设,特别是在新兴市场国家,其产品的价格优势和质量保障有望赢得一席之地。 在销售管理上,加强销售团队的专业培训和激励机制,优化销售渠道布局,提高市场响应速度和客户服务质量,增强客户粘性和市场份额。 从市场环境来看,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病率和老龄化社会的加剧,为心血管医疗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尽管集采政策带来了短期阵痛,但从长远看,也促使企业加速创新和转型升级。 乐普医疗在心血管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全产业链布局优势依然存在,只要能够精准把握市场需求,加快创新产品的研发和市场推广,优化内部管理,父女二人带领下的乐普医疗有望逐步走出业绩低谷,重拾增长态势,再次在心血管医疗市场上展现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只是这一过程充满挑战,需要持续的努力和精准的战略执行。 五、投资者视角与市场反应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乐普医疗的业绩爆雷无疑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担忧,公司股价也随之大幅波动,股价较2020年7月中旬创下的历史高点45.78元,下跌幅度超过70%。 在业绩下滑的消息传出后,不少投资者对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产生了疑虑,纷纷抛售手中的股票,导至股价持续走低。 然而,也有部分投资者看到了公司在管理层变动后可能带来的转机,尤其是蒲绯的接任以及公司一系列应对策略的推出,使得他们对公司的长期发展仍抱有一定的期待,选择在股价低位时适当增持,期待公司能够成功转型走出低谷,从而获得股价回升的收益。 总体而言,当前乐普医疗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点,父女二人能否带领公司顺利走出业绩低谷,不仅关乎公司的命运,也牵动着众多投资者的心。 在未来的发展中,公司需要用实际行动和业绩表现来重新赢得市场的信任和投资者的信心,在创新与变革中寻找到新的增长动力,实现从低谷到高峰的逆袭。 六、小结乐普医疗站在了命运的十字路口,曾经的荣耀已成为过去,业绩爆雷的伤痛仍在持续。 蒲忠杰和蒲绯父女接过了引领公司前行的接力棒,他们承载着公司复兴的希望,也肩负着巨大的压力。 目前来看,乐普医疗希望在受集采带来的降价影响比较小的创新器械、个人医疗消费和销售市场方面实现业务突破。 而面对医药领域反腐,乐普医疗则表示,大部分药品、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的产品均在院外销售,不存在医药反腐风险;而对院内销售,则会制定制度和定期考察等方式,严格规范经销商行为。 虽然乐普医疗自认为有应对行业挑战的措施,但持续1年半的业绩下滑仍是不争的事实。蒲忠杰、蒲绯父女二人能否合力挽回颓势?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对乐普医疗父女接棒有什么看法?评论区聊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