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世界卫生组织于2024年7月30日更新发布,病原体优先排序:流行病和大流行研究准备的科学框架的文章《Pathogens prioritization: a scientific framework for epidemic and pandemic research preparedness》。 文章研究涉及来自50多个国家的200多名科学家,这些科学家评估了与28个病毒家族和一个核心细菌组相关的证据,其中包括1652种病原体。 问题与反思: 病原体优先排序:未来需要关注的病原体 文章首先介绍了2017、2018与2024年优先考虑病原体的更新情况。 其次是每个专家小组对于病原体优先级的排列过程的概述。第一次会议上,专家们审查了病原体家族中的最初病原体清单,并剔除那些被认为(根据目前的知识)仅有非常低可能引发大流行或者是无法引起流行病或大流行的病原体。第二次专家裁决,需要全面的评估,以确定每种病原体是否值得纳入以下两类之一。第一类:如果有大量证据表明其有高传播性和毒力,如果不加以控制,能够引发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PHEIC)或大流行。第二类:虽然现有证据不足以支持成为第一类,但足以引起关注并可能符合病原体X的资格的病原体。 第三,每个专家小组的参与者都完成了对每种剩余病原体的筛查后调查,其中包括补充询问和扩展的评估部分。参与者都被要求提供每种病原体的风险评估,同时考虑到引发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PHEIC)或大流行的可能性,具体如下评估其传播能力、毒力和可用性对策。 评估后采用从1到5的评级(表示风险非常低到非常高)或“数据不足”来做出判断。随后,专家小组的成员列出如下类别的病原体,以下是提供的其分类及定义。 1.优先病原体家族:根据世卫条例的规定,在病原体家族中至少含有一种会引起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PHEIC)或流行病的病原体。2.优先病原体:通过分析其传播模式、毒力、可用性对策即现有知识表明,病原体可能导至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或者大流行出现。3.原型病原体:每个病原体家族中具有代表性的病原体会被选为基础研究和转化研究的模型,通过对其研究可以开发应用于该家族其他病原体的可用性对策。4.病原体X:病原体并不足以是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的威胁,但是鉴于其生物学和当前传播力和毒力的变化,其在未来可能成为病原体X。 那么上述的分类是如何来的?可以参考下图,其为进行分类时所采用的标准与级别。 病原体家族会分为:高风险(病原体家族中多个确定的优先病原体)、中风险(病原体家族中至少有一个优先病原体)、低风险(病原体家族中不确认有优先病原体)以及不确定风险(没有足够数据)。优先病原体:根据现有知识、传播模式、毒力和可用性对策判定上述是有或无亦或未确认进行分类。原型病原体:其为在病原体家族中是否有还是不确认有,代表性的病原体可以被选择出来作为基础研究和传播模式研究以及发展可用性对策的病原体。 总体而言,专家组审查来自8个DNA病毒家族、19个RNA病毒家族和5个细菌家族的证据。根据其携带能够引起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或流行病的优先病原体的能力进行分类。 接着根据定义为不同病原体家族分类以及其引起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的风险评估,最后还包括对于这一病原体家族的说明。 后续对流行和大流行研究的科学框架进行描述。首先对病原体家族进行研究,挑选出优先病原体和原型病原体,进行发病机理、免疫学、诊断试剂、病原生物学等研究,再将其可用性对策(如疫苗和单克隆抗体)进行临床测试。 因此根据上述的分级,最终出具病原体家族及优先病原体,并且根据地区分布进行了标记。并附上引起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的风险的等级评估和优先病原体注意事项。 对原型病原体也按地域进行更新和风险评估并进行记录。 此外,在所有六个地区都存在属于低风险病毒家族的几种原型病原体,例如,人型偏肺病毒和轮状病毒。 如上图所示在全球不同的区域,优先事项可能会有所不同,因为许多病原体仅限于特定地理区域,或是多个特定地理区域。为了促进每个地区的研究,有针对性的研究当地相关的原型病原体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对于许多病原体家族来说,单一的原型病原体被认为足以覆盖整个病原体家族。 然而对于另一些病原体家族而言,如果潜在的原型病原体被限制在某些地区或由不同的媒介传播,则有必要选择多种原型病原体进行研究。 非洲地区 非洲地区的特别优先病原体:包括丝状病毒(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苏丹型埃博拉病毒和马尔堡病毒)、猴痘病毒、正痘病毒和拉沙热病毒。 其他包括所有三种优先的病原体(登革病毒、乙型脑炎病毒和寨卡病毒)和基孔肯雅病毒。在全球病原体中,Lentivirus humimdef1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另外细菌优先病原体在该地区也很重要包括,霍乱弧菌O139、鼠疫耶尔森菌、痢疾志贺菌血清型1、非伤寒沙门氏菌(侵袭性)、肺炎克雷伯氏菌。而拉沙热病毒和裂谷热病毒,则是非洲地区特有的原型病原体。 美洲地区 美洲地区特有的特别优先病原体:汉坦病毒和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所有三种优先的病原体(登革病毒、乙型脑炎病毒和寨卡病毒)都是该地区的常见的流行病。 美洲地区特有的原型病原体:Mammarenavirus juninense、 Orthobunyavirus oropoucheense.这两种病毒(实在是找不到中文翻译,有的话大家可以提供给大浩) 中东地区 中东地区的特别优先病原体为:梅尔贝科亚属病毒(Subgenusmerbecoviruses)肠道柯萨奇病毒B组(enterovirus coxsackiepol)。细菌病原体也很重要,包括霍乱弧菌O139和痢疾志贺菌血清型1。 欧洲地区 除了全球分布的优先病原体外,在欧洲地区特别重视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欧洲地区两种原型病原体为:博尔纳病毒(伯纳病毒)和乙型脑炎病毒则。 东南亚地区 东南亚地区特别优先病原体则包括:尼帕病毒、大别班达病毒这在东南亚地区流行。另外东南亚地区,蚊子传播的登革病毒和寨卡病毒以及基孔肯雅病毒也属于特别优先病原体。 东南亚地区的优先病原体细菌则包括:霍乱弧菌O139和痢疾志贺菌血清型1。原型病原体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C在东南亚地区最为常见。 西太平洋地区 西太平洋地区高级别的优先病原体:流感和沙贝病毒亚属。此外优先病原体还包括:尼帕病毒、汉坦病毒、大别班达病毒。西太平洋地区流行,蚊媒传播的登革病毒和基孔肯雅也属于其中。 最后更新的就是未来值得注意的病原体X。国内已经有企业针对未知的病原体/疾病X做出应对方案。 这里提及SS建设X疾病的生态平台,完成对X疾病的诊断产品从0-1的突破。具体为通过研究、测序、研发、生产交付未知病原体解决诊断产品。并且在整个产品交付过程的链条中,开发相应产品解决目前存在局限。 在对全球不同地区病原体优先排序的分析中,可以看到每个地区都有其特定的优先病原体,而且不同地区优先病原体级别还亦有区分。 这些病原体优先级排序是专家组基于对病原体的传播能力、毒力、可用性对策及现有知识来确定的。这些排序有助于预防和控制可能引发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 通过有针对性的研究和监测,可以更有效地开发出疫苗、药物和诊断试剂等产品,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流行病或大流行病威胁。 最后病原体X的提出,提示全球仍需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新病原体保持警惕。这要求全球公共卫生体系持续进行监测、研究和准备,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病原体威胁。 当然建立对未知病原体/疾病的应对机制,前置诊断和准备检测的手段,以及提升送检和对于疾病的认识也同样重要。 最终通过这种有预测性、预警性的病原体提示,在未来有效减少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流行病或大流行病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