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几年努力,独家重磅产品呼吸道12联检终于出证了,不管靶标的全面性,还是操作方便度,还是销售政策,都很有优势,发了个朋友圈,打电话咨询的不断。
对于特色新项目该如何推广呢,以我8年推广新项目的经验,连续在三家公司都成功把新项目从零到一,想推广好新项目,必须有临床思维,懂临床,服务临床。在如今IVD行业寒冬下,想更好的生存,整个行业从业者都要有临床思维,不仅厂家销售要懂临床,经销商和检验科也一样。
先说一下这几天推广呼吸道12项的案例,去拜访检验科主任,这会主任出去了一会回来,我就拉着当地销售去跑了儿科做调研,只要临床支持,大概率会成单。给儿科主任说:“我是宝创生物的学术专员,我们有个呼吸道12项检测产品,分子方法学,检验科L主任考虑开展,让咨询您的意见”。这种开场白,以学术身份,又打着检验科主任的旗号,能降低防备,咨询临床意见,又显得尊重,产品又的确和儿科对口,很快就切入主题,儿科主任愿意听我们继续介绍。
儿科主任说:“我们目前有呼吸道6项,还有呼吸道9项”
我说:“我们的呼吸道12项是分子方法学,测核酸,更精准,能覆盖目前上呼吸道常见的95%的病原体,比6项更全面,检验科的呼吸道9项是免疫方法学,灵敏度不够,容易假阴性。更全面的检测,有两个好处,1,能避免因为漏检而延长病情,能及时出院,不至于费用超标,XX医院就出现过甲流转阴了还持续发烧,后来又全面查一下,感染的还有其他病原体。2,检测12项,阳性率更高,更符合临床症状,给医保也有交代,之前一段时间腺病毒高发,开的甲乙流阳性率很低,医保就质疑大部分都是阴性为什么还开单,我们靶标多,不管那个病原体感染,都能阳性。
儿科主任:“产品的确很好,的确解决临床痛点,12项收费会不会更高,如果收费再合适,就更好了”
我说:“我们有技术优势,单管测12项,也有成本优势,收费都好沟通。“
刚刚从儿科出来,检验科主任打电话回来了,就急忙赶到检验科,主任看了彩页,主要关注收费、医保和入院价,又了解了一下单管多重技术,觉得产品挺好,能否开展好,还是要去临床沟通,我们就把临床的反馈给检验科主任汇报了,主任当时就同意上项目,推荐了经销商。
类似的案例我碰到无数次,大部分检验科主任关心的主要是收费是否合规,成本,方法学是否有优势,操作方便,那个经销商等等,L主任知道新项目找临床沟通,已经算是很不错的,还有不少检验科主任根本不懂临床意义也不愿意开展。
有次拜访一家县人民医院,推广结核T细胞项目,还是三级甲等,还是经销商给主任打了招呼才见到(经销商看我朋友知道有新项目),主任平时都是层层关卡,很难见到。主任一看彩页,直接说我们医院不是传染病医院,肺结核患者很少,不会开这个项目。我给主任讲结核T细胞检测的作用不是为了确诊结核,而是为了排阴,比如风湿科患者免疫力低容易诱发结核,主任一听风湿科开结核觉得不可思议,当场就给风湿科主任打电话,风湿科主任说一直开着的,都外送了,给检验科说过几次了都没开。听了风湿科主任的话,主任才想起来之前进过一盒试剂,后来放过期了。后来我详细介绍了结核T细胞的临床意义,对应的临床科室,又去临床科室拜访一下,主任同意上项目,项目开了之后,学术及时开科室会,不仅技术定期回访,学术也定期回访临床,一点点把量起来了。
有次陌生拜访主任推广药物基因检测,主任说前几天刚刚有人推药物浓度,问有什么区别,我详细说了一下药物浓度,药物基因,耐药三者的区别和对应的临床意义。
导至这种局面,也不能怪检验科主任,而是目前医学检验专业设置的问题,医学检验专业只是理学学士,属于技术,不属于医学,不能考医师资格证。我也是医学检验专业,大学时也学了一些基础的临床的课程,比如解剖,生理,病理,临床概论,临床诊断等,主要学检验技术课程,比如微生物,生化,免疫,细胞学,寄生虫微生物等,我毕业之后主要做的POCT,分子,那时候还没有专门的课程,只是简单提几句,说是未来的方向。
我在检验科实习时,也穿着白大褂,不少患者去报告单时都会随口问一下大夫帮忙看一下报告单,我刚开始还好心看一下,说什么指标有问题,对应那些器官,后来老师发现了就不让说,让患者问让找医生,检验科只对技术负责,对病情不了解,容易说错话引起纠纷。所以检验就越来越偏重于技术了,搞各种质量控制。
最近十几年,IVD行业快速发展,新技术新项目层出不穷,设备也越来越自动化、智能化,对检验人员的要求越来越低也越来越高,如果仅仅会操作机器,很难有大的发展,之前赶上行业红利,检验科创收高,奖金高,接下来各种集采、降收费,如果没有更多创收新项目,奖金肯定会下降。
开展新项目,检验科主任的思维不转变,很难开展,我推广新项目时,发现很多临床实验室和中心实验室,就是因为让检验科开展项目,检验科主任算一下设备成本太高,IVD经销商也不愿意投放,而且只是某一个科室的项目,考虑标本量不够,就不开展,宁愿外送,但外送没法报证时效性,有些特殊项目要求新鲜样本外送没法保证质量,临床只能自己搞实验室开展。比如流式项目最早都在血液内科实验室,分子实验室最早在妇产科的遗传实验室,质谱在代谢实验室,自免项目在风湿实验室等等,项目开展好之后,检验科想抢回来都不容易了。
最近几年集采、降收费、医保控费的压力,检验科主任也感受到压力了,让合作的经销商找项目弥补,我也经常接到经销商托我找新项目,我也介绍了一些项目,但没开展好,主要是检验科主任的思维没有转变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