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据路透社报道称,美国拜登政府预计在下周公布新的贸易策略时,对注射器和个人防护设备等中国制造医疗用品征收新关税。两位知情人士向路透社透露了上述消息,白宫则拒绝回答相关置评请求。 关于将征收关税的确切金额或类别的细节仍很粗略,但美国拜登政府据说已将重点范围仅锁定在战略竞争和国家安全领域内,目前对注射器和个人防护设备等医疗用品征收新关税尚属首次。 美国总统拜登将最快于下周宣布新的对华关税,针对的战略产业还包括电动车、太阳能板和钢铁等。对医疗设备施加关税的规模尚不明确。 为减少对中国医疗设备的依赖,美国政府在2023年11月宣布了一系列旨在加强美国供应链的新行动,包括援引冷战时期的一项措施,增加对美国药品和医疗用品制造的投资。 美国政府此前利用《国防生产法》(DPA)旨在在美国生产更多基本药物并缓解药物短缺。拜登总统将发布一项总统决定,根据《国防生产法》第三章扩大卫生与公共服务部(HHS)的权力,以便对国内基本药物、医疗对策和关键投入的生产进行投资。 卫生与公共服务部(HHS)已确定投资3,500万美元用于美国国内生产无菌注射药物的关键原料。HHS也将指定一名新的供应链弹性和短缺协调员,以努力加强医疗产品和关键食品供应链的弹性,并解决相关短缺问题。 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美国2021年从中国进口的注射器达到3.48亿美元的峰值,但此后有所下降,2023年该数据仅为1.67亿美元。 5月10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拜登政府最早将于下周公布对中国征收关税的全面决定,预计将针对关键战略部门征收新的关税。中国外交部对此有何回应? 林剑表示,我们敦促美方切实遵守世贸组织规则,取消全部对华加征关税,更不得增加关税。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卫自身权益。 于此同时,针对药明康德、华大系的美国《生物安全法案》草案也有了最新进展,其修改条例:规定制药商必须在2032年之前切断与药明康德以及其他中国生命科学公司的联系。 修改的原因之一,或许是美国生物技术创新组织(BIO)警告美国立法者,制药行业突然与中国CDMO脱钩可能会伤害数百万患者。根据BIO向美国立法者发送的调查结果,生物制药公司需要长达八年的时间才能在中国境外找到替代合同服务提供商来生产批准的药物。 众议院监督委员会预计将于5月15日对该草案进行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