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7日,据知名医械媒体FIERCE Biotech报道,全球呼吸机头部械企瑞思迈ResMed公布了将裁员5%的计划。 根据瑞思迈最新的年度报告,该公司的员工总数超过 10,140 名,这意味着此次裁员可能会影响至少 500 名员工。 瑞思迈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末,由 Peter Farrell 在澳大利亚创立,转年(1990年)被迁至美国圣地亚哥,2013年3月1日,创始人Peter的儿子米克·法雷尔(Mick Farrell)成为公司新任首席执行官。 成立34年来,瑞思迈成绩斐然,不仅缔造了世界第一台CPAP原型机,还累计获得了9300余项专利,并于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位列胡润世界500强,过往20年间股票涨了近30倍,是实至名归的巨头企业。 对于此番裁员的动机,瑞思迈首席执行官Farrell表示,此举意在加速瑞思迈的盈利增长并推动其长期成功。 与此同时,Farrell还提到了公司的“重组”计划。 “我们已经停止了一些效果不抵预期的项目,并增加了对我们认为对长期成功至关重要的领域的投资,例如我们的数字健康技术投资,以及集中的硬件和软件开发,包括创造出最小、最安静、最舒适、最互联的产品以及市场上最智能的医疗保健解决方案,”Farrell说。 当后来被问及瑞思迈未来是否可能进行进一步重组时,Farrell表示,“重组已经完成,我们现在专注于向前推进。” 同由于业绩滞涨情形下的裁员不同,瑞思迈营收表现尚可。 今年 1 月,瑞思迈季度收入突破 10 亿美元大关,较上年同期增长 16%,创下有史以来最高的季度收入。 2023 财年第三季度,瑞思迈再次打破纪录,报告销售额大涨 29%,达到11.2 亿美元,在本月26日公布的2024财年一季度报告中,瑞思迈收入再度超过11亿美元,同比增长16%。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相比前面“向阳面”营收,这家呼吸巨头还有一些“向阴面”。 这在其最新的财报中已经初现苗头。 数据显示,该公司的毛利率已下降了 250 个基点,从一年前的近 57% 降至 54.4%。 这一下降态势也呈现在了股价上,在 8 月份发布 2023 年全年业绩后,该股一年来首次跌破 200 美元大关。 此后该门槛被进一步跌破,过去两个月大部分时间其股价都低于 150 美元,在本周四盘后交易中已跌至 124 美元,为近三年的最低点。 不难看出,在优秀的营收表现下,对瑞思迈未来的长线增长,投资者们还是少了那么点信心。 2019年末,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在各行各业面临挑战的同时,其中也不乏一批受益者。 瑞思迈便是其中之一。 从需求端来看,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伴随呼吸机、制氧机等家用医疗器械的需求暴增,相关产品销量得以迅速提振。 从供给端来看,受全球计算机芯片短缺限制影响,制造设备速度难以跟上,尽管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瑞思迈的腾飞,但应对供应链危机,身为巨头的瑞思迈抗风险能力显然好于其他同行。 如今随着新冠渐趋消退,全球产业链的供需正迎来新变化,而这恰恰需要瑞思迈进一步优化竞争力,从而适配市场的新变局。 疫情三年中,除去全行业的供需剧变外,落到呼吸机行业参与者上来,最具看点的莫过于两大巨头的“此消彼长”。 与瑞思迈的高增长形成明显对比的是飞利浦的暴雷。 2021年6月,飞利浦史上最大一次召回事件爆发,据《华尔街日报》报道,飞利浦召回300万至400万台呼吸机。该机器可能会让患者吸入一种会降解并释放有害的、可能致癌的泡沫颗粒和气体。 此后有关飞利浦呼吸机问题几乎每月都会加重一笔,伴随而来的飞利浦公司股价也一路走低,2022年8月,掌舵飞利浦11年的万豪敦(Frans van Houten)下台, 呼吸机设备召回负责人雅各布斯(Roy Jakobs)继任,依旧没能挽回局面。 在飞利浦深陷呼吸机召回泥沼之际,瑞思迈迅速填补了飞利浦CPAP 机市场留下的巨大缺口。 而如今随着飞利浦渐渐恢复“元气”,瑞思迈也势必面临着份额萎缩的挑战。 实际上,放眼全球呼吸机市场,除飞利浦与瑞思迈外,其余几个头部行业玩家也在不同程度上“遇挫”。 近日,据FDA官网公告显示,全球排名前三的呼吸巨头哈美顿医疗(Hamilton Medical )正在召回Hamilton-C1/T1/MR-1等型号呼吸机产品,此次召回被确定为 I 级。 资料显示,系列产品控制板和备件上的退化电容器可能会将电解液泄漏到控制板上,进而导至短路,如果没有注意到并立即提供干预,呼吸机故障可能会导至患者严重受伤或死亡。 目前,美国已召回1468台设备,销售日期为2020年7月28日至2020年8月8日。 此前6月和8月里,哈美顿医疗还在中国发起两次召回。 今年8月中下旬,FDA宣布将德尔格(Draeger)的Carina呼吸机确认为一级召回。 根据 FDA 召回数据库中的条目,此次召回涉及超过11621台呼吸机,包含从2009年3月至今发行的产品。 根据FDA发布的公告,2023年以来,德尔格已发起了对多个不同型号呼吸机的召回。 其中包括召回Oxylog 3000 Plus急救转运呼吸机、召回Seattle PAP Plus及其他产品部件、召回SafeStar 55呼吸系统过滤器等。 除了频繁召回外,还有的械企直接走上了破产抛售的命运。今年9月,美国估值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9亿元)的呼吸健康设备相关产品和服务的龙头企业Rotech Healthcare正在考虑出售。 据了解,截至2021年3月31日,Rotech Healthcare 总负债已高达6.5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8亿元)。 消息人士称,谈判还处于早期阶段,能否顺利达成协议还有待观望。 值得关注的是,“危”往往与“机”并存,全球呼吸机风云场上,国外巨头动荡变革的同时,国内厂商们正在布局发力。 拿中国无创呼吸机出口规模来说,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该规模预计从2020年的约3.0亿元增至2025年的约6.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4.8%。 从销售份额来看,国产厂商们也已初步打破了进口垄断,怡和嘉业、鱼跃医疗等国产头部企业市场份额正日趋扩大。 未来随着国内政策的支持以及制造商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假以时日,在全球呼吸机市场上,相信将有越来越多的国产械企身影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