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D行业盛会南昌CACLP顺利闭幕!2天半时间,11个展馆,1300多家企业,数万人观展。对于我来说,500件礼品+近3000份产品资料换回四百多个联系方式和研究方向,当然还有一些个人微信和意向。作为一个生命科学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今天我来说一说我的一点观后感。 在CACLP上,科研工具最卷的是基础仪器和耗材,本次会议,有一点规模的国产厂家都参展了,而且基本都是特展。广东积健生物的钟总找我聊了十几分钟,关于科研塑料耗材,国产品牌如何走上进口替代之路的话题?在很多点上我们是不谋而合。 从2月份开始,我走访和在线访谈了十多家的国产耗材厂家,各位老板都会提到自己的定位是进口替代,但是我跟他们深入交流后发现,大多时候其实只是一个口号罢了,他们并不清楚进口替代需要做什么,坚持什么,意味着什么。关于进口替代我想说三点: 01 品质,还是品质 2010年左右我就听到过有公司在提进口替代,18年年底,随着中美贸易战的持续加码,这个叫法现在已是司空见惯了,以至于现在任何一家国产厂家动不动就是进口替代,这俨然是一种最廉价的营销口号。至于品质,那简直就是一个阿弥陀佛。展会期间就有3个朋友拉我去看他们的产品,说能媲美进口的XX品牌,我稍微一看就找到了多个明显的瑕疵,这些瑕疵至少要拉低10%的成交价。国产企业还是要想清楚如何做进口替代,注意力应该回归到关注产品质量、售后率、准确性等基本的要素上来!否则你伤害的是支持国产产品客户的心,伤害的是国产产品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02 不求最好,但求最稳 我跟广东积健生物的钟总谈论到,目前国产的某些产品性能参数其实已经远远超过了进口品牌,像PCR相关耗材,这三年的发展,质量的提升远超前面十几年的积累,这说明我们中国人是可以做出好产品的。但是为什么很多高端客户,特别是工业客户对国产产品还是有所忌惮呢?因为批间差大,稳定性不够。以用量惊人的单品-96孔PCR板为例,很多国产品牌同一个货号甚至是同一个批号的产品,有的很好(媲美Axygen),有的变形导至样本挥发(媲美海门作坊)。其实其他的很多国产产品同样是这个问题,而且非常严重,试剂和仪器更甚,比如胎牛血清、抗体、转染试剂、基质胶、PCR Mix、移液器、离心机等。大家更喜欢炫产品峰值,而忽视了正态分布的合理性,好的好,坏的坏。这其实涉及到原料的来源一致性、生产设备的稳定性、包材的密封性、生产工人的职业素养、生产环境的洁净度、品控质检等。这真的是需要老板有长远的发展眼光,舍得投入,懂打法,有情怀! 03 有序解决卡脖子的问题 进口替代喊了这么多年,最近几年大家又在喊被国外“卡脖子”,到底是什么在卡我们的脖子,以塑料耗材为例。三大核心:塑料粒子、模具和注塑机,除了模具(往上追溯,机床也在卡脖子),其他的两个核心实际都在卡我们的脖子。可以解决吗?我认为是可以的。先解决塑料粒子,我看到很多厂家用的是台塑的,我相信最先能赶上的就是这个了。然后是注塑机,国产最好的品牌是海天,先赶上日本东洋、住友,然后是德国和瑞士的品牌。当然这是一个逐步有序的过程。那么这些自我的提升需要什么,国家的支持?我认为最健康的是可观的利润。所以好的产品就必须坚持合适的售价,用利润滋养自己的研发投入、质控、设备更新等,逐步提升,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而不是现在国产厂家最喜欢的价格战,把对手打死了,但是又不能形成保护壁垒,最后自己也玩死了。那么如何才能够做到有足够的利润呢?那就是差异化!如何展开差异化竞争?请听下回分解。 今年的国产耗材厂家无疑是极度煎熬的,部分厂家已经大量裁员,甚至倒闭散伙,如“不方便说”;有的开始开拓海外市场,如武汉赛维尔;有的在做差异化竞争,如深圳逗点;有的在坚持和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如广东积健;有的持续价格战,一天一个价格,没有最低只有更低,如苏州的部分厂家。 一方面是国际环境下国家战略的需求,一方面是客户降本增效的需求,国产品牌的进口替代渐入佳境。经历痛苦的内卷,浴火重生,国产科研塑料耗材在三年内必将形成自己的格局,终有一家会占领半壁江山,坐观谁是哪位王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