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1:血脂异常流行特征改变(高TG血症→高胆固醇血症) 变化2:在TC、TG、LDL-C和HDL-C基础上,增加了ApoA1、ApoB、Lp(a)作为血脂常规检测项目 变化3:明确sdLDL-C(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助于ASCVD风险评估及相关疾病严重程度的判断,并建议有条件的医疗单位进行检测 变化4:细化ASCVD风险评估流程 (1)按是否患有ASCVD分为二级预防和一级预防两类情况; (2)在已患有ASCVD的二级预防人群中进一步划分出超(极)高危的危险分层; (3)在尚无ASCVD的一级预防人群中,增加CKD(慢性肾脏病)3~4期作为直接列为高危的三种情况之一。 变化5:增加了“ASCVD风险增强因素”评估,患者合并有多个风险增强因素时更倾向按高危处理。 变化6:将Lp(a)加入了ASCVD 低危人群的主要血脂参考指标 变化7:进一步明确原发性(遗传性)血脂异常的致病基因及对脂蛋白的影响 变化8:扩大血脂筛查人群范围,进一步细化筛查频率 变化9:明确血脂干预靶点及管理建议 变化10:调整了不同风险等级个体的降脂靶点的目标值 变化11:细化降脂达标治疗策略 变化12:明确生活方式对血脂的影响 变化13:明确降脂膳食治疗推荐 变化14:明确高TG的血脂管理 变化15:介绍了四种国外新型降脂药物(均暂未在我国上市) 变化16:明确降脂药物联合应用的适用情况 变化17:明确糖尿病患者血脂管理的具体目标值推荐 变化18:细化特定人群(CKD3-5、脑卒中、老年等)降脂治疗策略 变化19:明确儿童及青少年血脂异常参考指标准 变化20:细化FH(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筛查流程,并明确推荐诊断标准及治疗策略 参考文献: [1]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 年) [2]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 年修订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