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医疗仪器巨头荷兰皇家飞利浦公司(以下简称为飞利浦)发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该报告显示,在2022年第三季度,飞利浦销售收入为43.10亿欧元(折合约307.42亿人民币),其可比销售额下降了5%。该集团在今年第三度出现了15亿欧元的亏损(operating 丨诊断和治疗板块贡献超半数营业额 财报显示,飞利浦的业务范围主要被划分为四个板块,分别是诊断和治疗(Diagnosis & Treatment),连接式护理(Connected Care),个人健康 (Personal Health)和其他 (Other)。 其中,诊断和治疗(Diagnosis 丨业绩股价双杀计划裁员4000人以扭转颓势 除了业绩上的颓势,飞利浦的股价在近一年半的时间也表现得不尽如人意。在2021年4月,飞利浦的股价达到近三年以来的巅峰,为每股63.51美元。随后,飞利浦的彻底股价走上了下坡路。截至2022年10月22日收盘,飞利浦股价亿跌至14.27美元。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内,飞利浦的股价跌去了近78%。 同期,飞利浦宣布将裁减约 5% 的员工,还分析飞利浦第三季度的净亏损与之前召回有故障的睡眠呼吸器有关,并且持续的供应链困境抑制了销售。 飞利浦在去年底雇佣了 78,189 名员工,称裁员“立即”,但表示需要与工人委员会和社会伙伴协商。而裁员5%,意味着飞利浦将大举裁员4000人,该公司周一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大部分裁员将发生在美国、荷兰、印度和中国。 同时飞利浦表示暂时不会剥离任何业务,但表示可能会关闭一些销售额低于 2000 万欧元(1970 万美元)的部门。 裁员将使飞利浦在未来几个季度损失 3 亿欧元,此后每年将节省大约相同的金额。飞利浦将“仓库足迹合理化”命名为它试图改善其供应链的一种方式。新任首席执行官罗伊·雅各布斯(Roy Jakobs)在将执行视为飞利浦的主要挑战后下令进行变革。 雅培同样业绩股价双双下跌 无独有偶,雅培周三报告称,国际医疗器械销售增长低于预期,受到美元走强和中国供应挑战的打击,拖累了该公司近7%的股价。雅培(Abbott)第三季度全球销售额为10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4.7%。除去外汇影响,整体销售额增长1.3%,而医疗器械部门增长6.4%。COVID-19检测试剂盒的销售额第三季度为17亿美元,而第二季度为23亿美元,原因是感染速度放缓,检测呈下降趋势。雅培等医疗设备制造商依靠COVID-19测试在大流行高峰期带来销售。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接种疫苗和总体病例稳定下来,需求一直在放缓。 雅培在其本国以外的市场销售疲软,抵消了对其季度旺季和乐观预测的最初热情。雅培报告称,由于中国现状,该公司面临供应挑战,医疗设备总销售额为36.2亿美元,比去年下降0.5%。摩根大通表示,困扰医疗器械领域的问题可能在明年第一季度继续加剧。 雅培和强生(JNJ.N)等跨国公司在美国美联储为抑制通胀提高利率后,受到美元强势的打击。 强生Q3营收上扬 但也宣布即将裁员 2022年Q3,强生全球营收为237.91亿美元,同比+1.9%;净利润44.58亿美元,同比+21.6%。 强生的三大业务板块中, 制药业务营收132.14亿美元(+2.6%); 医疗科技业务营收67.82亿美元(+2.1%); 消费者保健业务营收37.95亿美元(-0.4%)。 可以看到在三大业务板块中,仅消费者保健业务营收略微下滑,强生在之前的公告中就宣称消费者保健业务即将拆分。 丨消费者保健业务Kenvue:已经开始拆分,预计明年完成 强生在去年11月曾表示,将把年收入146亿美元的消费者健康部门从制药和医疗器械业务中拆分出来,独立上市。此次分拆是强生136年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改组,预计将在明年完成。强生公司这一名字将保留给制药和医疗器械业务,强生公司首席执行官Joaquin 丨即将适当削减人数 《华尔街日报》10月19日消息,强生首席财务官Joseph 疫情、供应链、外汇带来的持续性影响 虽然从以上几家Q3公布的财报中看出几家欢乐几家愁,但不难发现这些医疗器械巨头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近年来由于疫情因素,导至全球的供应链问题困扰了很多企业。 除了呼吸机召回问题外,飞利浦还表示,挑战还有“长期的运营和供应挑战、不断恶化的宏观经济环境以及与中国COVID -19 措施相关的持续不确定性。”宏观经济问题带来的通货膨胀导至外汇汇率缺口不断加大,这样给很多跨国企业的贸易带来了新的挑战。 面对全球的经济考验与自身的战略调整,很多企业纷纷开启分拆业务或精简业务模式。就在近日,美敦力宣布即将拆分计划将患者监测和呼吸干预业务分拆成一家新公司,暂拟名为NewCo,分拆计划将在未来12-18个月内完成。此前分析师表示,美敦力面临的阻力之一是,该公司的组织规模太大、太复杂,分拆将有助于美敦力聚焦业务重点。除了美敦力,无论是放眼国外的医械龙头企业强生、GE、飞利浦、BD、奥林巴斯、捷迈邦美,还是聚焦国内的威高、乐普、微创,巨头业务模式由规模化走向精深化趋势已定。 整理自中国基金报、医趋势、医疗器械商业评论 |